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徐庭瑤
徐庭瑤 1892-1974
徐庭瑤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庭瑤
生日
1892年10月20日
卒日
1974年12月16日
籍貫
安徽省無為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
學歷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相關事件
徐庭瑤,字月祥,安徽無為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陸軍二級上將,有「國軍裝甲兵之父」稱譽。

徐庭瑤幼年入縣立書院學習,後升入皖江中學、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等,1914年時考入保定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後回到安徽,於安武軍第三路第四營擔任見習關,後又編入皖系參戰軍為連長。不久,徐庭瑤南下廣東,於東路討賊軍中擔任連長、營長;後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第八團團附,參與東征、北伐。北伐期間,徐庭瑤歷任獨立第四師副師長、第一軍第二師師長等。

戰後陸軍整編,徐庭瑤出任第一師步兵第一旅旅長,後代理師長;1932年時調任第四師師長,調往安徽、湖北一帶剿共。1933年,徐庭瑤升任第十七軍軍長兼蚌埠警備司令,不久北上參與長城戰役,任第八軍團總指揮、保定行營主任等,在古北口與日軍激戰。1935年,徐庭瑤晉升中將,並出任訓練總監部交通兵監兼任交通兵、輜重兵、通信兵三學校教育長,負責組織國軍裝甲部隊的雛形。

抗戰爆發後,徐庭瑤任機械化學校教育長兼軍訓部機械化兵監,1938年時間任新編第十一軍軍長,次年升任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戰後,徐庭瑤出任國防部科學委員會主委,於1948年就任裝甲兵司令,後隨政府赴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並於1952年退役。1974年12月16日,徐庭瑤逝世於臺北。著有《步兵操典草案之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