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焦土抗戰論
焦土抗戰論
時間
1936年04月17日 ~ 1945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李宗仁
、
蔣中正
、
薛岳
、何成睿、
張治中
、
林蔚
、
酆悌
、徐權
資料來源:騰訊歷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八年抗戰中,最激勵國人的悲壯口號,莫過於“焦土抗戰”四字。“焦土抗戰”之所以會成當時國人的共識,實在是因為當時敵強我弱之際,於種種主張當中其乃最悲壯、最能激發民族志氣、彰顯民族精神的口號。
背景:
“焦土抗戰”這一口號乃是李宗仁首倡,作為對日主戰派的核心,他在1936年4月17日對記者發表關於中日問題的談話中,第一次提出“焦土抗戰論”:“目前中國所最迫切需要者,為整個民族救亡問題,為保衛中華民國領土主權之完整,必須發動整個民族解放戰爭,本寧願全國化為焦土,亦不屈服之決心,用大刀闊斧來答覆侵略者……中國之生死存亡,全繫於中國本身之能否抗戰,全在我國大多數軍民之能否覺悟,與軍政當局之能否領導,上下一致,本焦土抗戰之精神,毅然決然為民族解放戰爭而犧牲奮鬥之一點而已。”
Top
發生過程:
李宗仁之所以提出這一悲壯口號,乃是因為當時彌漫在國民政府軍政界的“不抵抗論”,1937年1月1日,李宗仁在《東方雜誌》新年特大號上發表《民族復興與焦土抗戰》一文,痛批了五種宣導“不抵抗”的觀點:“夷考此種不抵抗論之產生,不外基於下列各種觀點,第一、認為國際條約正義公理之可恃,故吾人與其以自力犧牲抵抗,毋寧向國際列強申訴,或乞靈於國聯盟約,或乞靈於華盛頓公約或凱洛格公約,期能在國際勢力干涉之下,以確保中國國家領土主權之完整;第二、認為日本以一蕞爾小國,決不能併吞中國全土,其侵略慾望,或僅在於邊疆局部利益,一侯慾望滿足,中日關係即可調整;第三、認為中國國力不充,實不堪與日本一戰,與其抗戰召亡,毋寧忍辱和平,徐圖準備;第四、認為中國內部尚未臻於統一,共匪尚未肅清,實不能與日本作戰,必須侯內部徹底安定,然後始能對外;第五、認為日俄、日英、日美之衝突日益尖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爆發當在不遠,故中國此時必須隱忍自重,以徐待國際機會之到來。基於上述各種觀念之交互綜錯,於是構成中國數年來不抵抗之事實。”因此李宗仁大聲疾呼:“必須堅決反對依賴論,準備論,機會論,唯武器論,物質對比論等等,一切不抵抗論。……要救國,首先要樹立自信心,自信自勉,下一個最大的決心,這個決心就是持久戰的決心,就是焦土抗戰的決心。”
如何實行“焦土抗戰”呢?李宗仁主張從兩個方面入手:1、堅壁清野,打持久戰:“日本利在速戰,而中國則以持久戰困之,日本利於主力戰,而中國則以游擊戰擾之,日本利在攻佔沿海重要城市,而我則利用內陸及堅壁清野之方法以苦之……則敵必疲於奔命,無法速結戰局。戰局一經延長,則日本內部及其在國際關係上之矛盾,將日益擴大,最後結果,必陷於空前慘敗。”;2、實行全民戰爭:“這一次抗戰是整個民族的戰爭,是全體國民性的戰爭。……加強民眾組織,實行全體動員,使我四萬萬人都能站立起來,抵禦日寇,只有這樣一座新的長城,是敵人無論如何殘暴、兇惡也不能攻破的。”
全面抗戰開始後,面對華北、淞滬戰場的慘痛損失和日軍氣勢洶洶的進攻鋒芒,李宗仁所描述的幾種“不抵抗”觀點又開始活躍,而此時,在諸種抗戰主張中,唯有“焦土抗戰”論最為堅決底氣最足,也最具感召力,同時其具體的策略主張也最能適應抗戰時局。因此,極需鼓舞軍民士氣的蔣中正開始接受並宣導“焦土抗戰”的主張,但蔣所理解和積極推行的“焦土抗戰”措施主要側重以下兩點:一是李宗仁所主張的“堅壁清野”,跟日軍打消耗戰,比如薛岳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是這樣做的:“一面屯備糧彈,更將戰地公、鐵、驛路徹底破壞,使敵機械化部隊不能運用;將戰地民眾物資疏藏於公鐵路三十裡外安全地帶,使敵無食無用”;二是“自我焦土”,即“我們自動對於我們將丟棄撤退的地方付之一炬”,主要目的在於防止物資為敵所用。比如據何成睿說:“在撤出武漢前,蔣中正曾‘交下火燒武漢計畫書一大部,用十行紙寫者約200頁’。因當時武漢空氣緊張,今皆以焦土政策為天經地義,反對之,此皆被目為落伍分子,故無人敢言”。
在國軍抗日的眾多戰役中,能夠完美詮釋“焦土抗戰”政策的戰例很多,其中最典型當屬1943年的常德會戰,其慘烈程度和將士用命死守孤城的決心絕對堪稱“焦土抗戰”的典範,而其在站前“堅壁清野”中所做的諸種準備,也很好的做到了“堅壁清野之方法以苦敵”,並且還沒有給百姓造成無謂的傷亡。其具體做法如下:
設置障礙,切斷交通。首先是破壞公路。當時,常德有三條公路線,共計百餘公里,規定每隔30公尺,在公路橫斷面上挖成10公尺寬,5公尺深的深坑。由縣政府徵集民工進行破壞。全縣32鄉鎮按人口數分派任務,每鄉鎮大概分擔3-5公里,約有幾千上萬的土方。
破壞鄉村要道。將鄉村各交通要道,每隔幾十公尺挖掘丈餘寬人多深的地道,平時在上面鋪蓋木板,便於人們通行,敵人來犯時,便將木板拆掉。
有計劃地實行全城大疏散。從抗戰初期常德被敵機轟炸起。一些大商富戶為了避免敵機的轟炸,早已將自己的財物疏散到農村。老幼婦孺亦已陸續遷居鄉間。會戰前夕,留在城市的是些機關職員、貧民與小商小販。為了使市民迅速離開城市,五十七師還派出士兵幫助老弱市民搬送物資出城,不取分文報酬。在渡河的船上派兵維持秩序,每船一兵,不許船戶貪載,不許勒索多收渡資。因此,渡河秩序並然,截至11月10日,城內已經空無一人。”
由此可見,“焦土抗戰”若運用得當,作為抗戰手段的確還是很成功的。
1938年11月12~13日的長沙大火一直使得蔣中正的“焦土抗戰”政策飽受詬病,但看一下當時批判者的言論就可以知道,他們從來沒有把矛頭對準“焦土抗戰”政策本身,他們所不滿的,都是國民政府的操作失誤與疏散百姓上的失責。
長沙大火的確是依據蔣中正“焦土抗戰”政策提前佈置的。11月12日張治中又接到蔣中正侍從室副主任林蔚的傳諭電話:“我們對長沙要用焦土政策”。旋又接到電報:“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根據蔣的指令,酆悌、徐權到張治中處拿出一份焚城準備綱要,同時,張還和酆徐二人商定:“下命令還不夠,要等到接命令後,先放空襲警報,使人民逃避,等到再放緊急警報時,即開始行動。”
長沙大火之所以在日軍還在230里之外就燒了起來,的確是執行人員失誤所造成的。對於大火為何突然燒起,國民黨當局的解釋是:(一)由於地方軍警負責者誤信流言,臨時躁急慌張所致。(二)由於曾從事破壞準備之人員……激於民族義憤,以為敵將至,乃即自焚。”
雖然從張治中到蔣中正都承認有責任,各方的批評隨後也都紛至遝來,但基本沒有人說“焦土抗戰”有錯,都是在批評放火燒城並非真正的“焦土抗戰”, 在執行過程中的無能,以及沒有及時疏散百姓的失職。
歷史影響:
“九一八”事變後,面對日軍侵華的嚴酷現實,李宗仁總結了自中國軍隊進行抗日武裝鬥爭以來的經驗教訓,經過反復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焦土抗戰論”。總體而言,“焦土抗戰論”在鼓舞民心士氣、消耗日軍戰力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具體說來,如常德會戰那般的“焦土抗戰”值得肯定;如長沙大火那般的“焦土抗戰”,則須反思。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中文百科在線、中國新聞網、騰訊歷史)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