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光绪即位
光绪即位
時間
1875年02月25日 ~ 1908年11月14日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康有為
、光緒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光緒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愛新覺羅氏,名載湉(滿語:ᡯᠠᡳ
ᡨᡳᠶᠠᠨ,穆麟德:Dzai Tiyan,太清:Zai Tiyan),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兵入關統治中原的第九位皇帝,蒙古稱巴達古爾特托爾汗(「光明統緒」的可汗,即意譯「光緒」)、被西藏尊為文殊皇帝(藏族以文殊菩薩尊稱「清帝」),1875年2月25日至1908年11月14日在位。醇賢親王奕譞次子,道光帝孫,以三歲沖齡,過繼與咸豐帝,即帝位,年號「光緒」。
幼年時由慈安太后及慈禧太后兩宮聽政,歷經甲午戰爭、戊戌變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被慈禧太后禁閉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在中南海瀛台中砒霜毒死亡,比慈禧早一日駕崩。關於兇手的身分,歷史學存在爭議。
光緒帝死後,諡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上廟號為德宗,葬於崇陵。
事件背景:
清穆宗同治帝堂弟和表弟。其父為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生母那拉氏為慈禧太后之妹。因穆宗(同治帝)為文宗(咸豐帝)獨子,又早死無後,慈禧太后便以和自己血緣最近的載湉,過繼於咸豐帝,登基為帝,名義上繼承咸豐帝而非同治帝的皇位。
1908年秋,慈禧病危,光緒帝遭人以砒霜毒害,於11月14日逝於瀛台,比慈禧早一日駕崩,得年38歲。
光緒辭世時尚沒有陵墓,一直到1913年(民國2年)才葬入中國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縣清西陵中的崇陵。
Top
發生過程:
四歲即位,主少國疑,大臣未附,兩宮太后姑允王大臣所請,依《太后垂簾章程》十一條,垂簾聽政。大權在成年後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緒9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翌年簽定《中法新約》。
光緒帝一生受慈禧太后的控制,自小由翁同龢做他的老師,但慈禧太后規定翁同龢只能教孝經,更被李連英監視。
光緒14年(1888年)大婚,翌年19歲,宣告親政,慈禧太后勉允禮親王領班軍機大臣世鐸等王大臣所請,於皇帝親政後再訓政數年。中外同辭, 再三瀝懇,慈禧不得不依據《訓政細則》開始訓政,不需垂簾亦無須議政王引見大臣,其餘細則與《垂簾章程》略同,實際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此後,載湉逐漸建立了以翁同龢、汪鳴鑾、孫家鼐、文廷式、志銳等為骨幹的帝黨,嘗試與慈禧太后爭奪政治實權。
光緒20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堅決主戰,但國家積弱與內鬥嚴重而戰敗,被迫在《馬關條約》上簽字用璽。
自甲午戰敗後,德宗銳意變法革新,「不做亡國之君」,於1898年起用康有為、梁啓超等推行新政,並以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四軍卿架空原有的軍機大臣,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當權保守派的反對。
1908年秋,慈禧病危,光緒帝遭人以砒霜毒害,於11月14日逝於瀛台,比慈禧早一日駕崩,得年38歲。
歷史影響:
多數史學者認為,光緒自清朝歷代皇帝以來,是較能接受新式制度的開明君主。甲午戰爭時主戰,不向日本屈服,展現其想保疆衛土的決心。但無奈其一生從未掌握大權,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但若翻開維新變法的失敗,也要歸於光緒的個性太急躁,在重大改革中,一百天內就訂這麼多的諭令,就算慈禧沒有阻撓,以當時清朝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也決難有成功的可能性!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