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國防醫學院
國防醫學院
時間
1902年11月24日
地點
臺北內湖
相關人物
國防醫學院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國防醫學院(英語: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簡稱國醫,是中華民國最高層級、歷史最悠久的軍醫學校,前身為「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軍醫學校」,1902年由袁世凱成立於天津海運局,歷經九次遷校,現址位於臺北內湖,與其直屬教學醫院三軍總醫院等國軍軍醫機關合稱國防醫學中心。

由於學校歷史悠久,畢業生參與過各大著名戰役,包括抗戰、國共內戰、臺海戰役、越戰、大漠任務;學校遷台後為中華民國醫療、食品、藥材之研發主要力量之一,並成立了許多醫療、教育與事業單位,包括臺大護理學系、臺大醫院麻醉科、臺北榮總、臺中榮總、高雄榮總、三軍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國軍臺中總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國軍新竹醫院、陽明醫學院(今陽明大學)、榮民製藥廠、景德製藥廠等。

事件背景:

1902年(清光緒28年),時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於天津東門外海運局創立北洋軍醫學堂,招收第一屆醫科學生(期班代號M1)。1906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學堂,並於1908年開始招收藥科學生(期班代號P1),創立中國藥學教育先河。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改為陸軍軍醫學校,由李學瀛(M1)主持校務。1928年(民國17年)北伐結束,學校改隸國民政府軍政部,經張仲山、郝子華、楊懋因故未能到任校長,後由醫科科長林鴻代理,1929年由戴棣齡擔任校長,將醫科期限由四年改為五年,增加一年為醫院臨床實習,藥科由三年增加為四年。1933年(民國22年)遷往南京指定前陸軍第三軍醫院院舍(簡稱北校)與前江蘇省立工業學校為校址(簡稱南校),低年級在南校上課,高年級在北校上課,由軍事委員會軍醫設計監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瑞恆兼任校長,將所有教職員撤職力圖整頓但引發學潮,因此停課兩周並處分學生代表於陸軍官校禁閉一周以平息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