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四存中學
四存中學
時間
1920 ~ 1938
地點
河北
相關人物
徐世昌
、
張蔭梧
、
梁漱溟
、
蔣中正
、溫健公、
陳誠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四存中學位於河北省博野縣北楊村境內,由時任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組織籌建,始建於1920年,十餘年後,日軍佔領博野,被毀。
背景:
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1919年到博野縣北楊村瞻仰顏元故居,認為顏李學說可以富國強民。次年即在北京組織了“四存學會”,並在府右街籌備建立了一所“四存中學”。所謂“四存”乃是以顏元(顏習齋)四部書,即存性、存人、存學、存治而得名的。1922年,由“四存學會”撥銀2800元作為建築費,在北楊村創一所小學,徐世昌命名為“四存小學”。次年,“四存學會”又撥款800元招生開學,嗣後,徐世昌每年撥銀元800成為定制。張蔭梧作為四存學會博野分會的會員,他在執掌北京市長期間,當然大力捐助,組織四存學會旅京的博野會員成立北楊村學務委員會(後改為校務董事會),親任主席,募捐資金,擴展校務,將“四存小學”增設中學。
Top
發生過程:
1922年,北京的四存學會以博野縣北楊村是顏元故里的緣故,撥銀2800元作為建築費,北楊村顏氏宗族後裔慷慨捐獻村北地產15畝作為校址,在北楊村創立了一所兩等小學,徐世昌定名“四存小學”。四存小學的目的:繼承和發揚顏元學說,培養社會人才,富國強民。
1923年,四存學會又撥款800元,招生開學。此後,徐世昌每年捐銀元八百,成為定制。
張蔭梧作為四存學會博野分會的會員,組織四存學會旅京的博野會員成立了北楊村校務委員會(後改為校務董事會),親任主席,募捐資金,擴展博野四存小學校務。
1929年,他將四存小學增設中學班次,還一度兼任校長,當年,連同小學共有學生240人。
1931年春,張蔭梧將四存小學改為四存中學,專心致力校務。這時,熱衷於“鄉村建設”的梁漱溟自北京聞訊而至,他本著顏李學派的務實精神,幫助張蔭梧確定了“以適應社會為基礎、改進社會為標的”的教育方針,倡辦農村教育,納教育於整個生活中,旨在由學校社會化而跨入社會學校化。
1934年,河北省教育廳以四存中學新教育方案注重勞作實踐,學生堂內堂外成績優良,按獎勵條例並提經省政府會議通過,每年撥發獎金1920元,並形成定案。於是,四存中學進一步擴展校務,又開設了農村師範班。
1935年6月,又增設安國、博野、蠡縣三縣(後又增加安平、深澤)聯立師範班。當年8月,張蔭梧又接任河北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校校長一職,該校設在省會天津。不久,張蔭梧以日軍要佔領天津,時局不穩為由,將民眾教育實驗學校由天津遷到北楊村,與四存中學合併。這樣,到1936年,四存中學在校學生計有初小4個班、高小2個班、初中3個班、師範5個班、民教2個班,共11個班次、學生870餘人,教職員工百餘名。學校內教室19座、房舍600多間,總共占地200餘畝,橫跨孝義河兩岸。除教學和師生生活設施外,還建有醫院、農民問事處、郵政代辦所,學校外還建有農場、林場、菜圃、火力發電廠等。後來,又在保定、深澤等地開辦了四存分校。北楊村的四存中學不僅在河北,而且引起了全國各地有關方面的關注,參觀訪問者接踵而至,絡繹不絕。1935年一年中,到該校參觀者達29起、570多人次,其中有軍政要員,更有教育工作者,對四存的學以致用,注重實踐,加以讚揚。
四存中學的教學作息實行“三八制”,即八小時堂內教育,八小時堂外教育,八小時休息。堂內教育為普通中學課程,除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之外,兼注重切合農村社會實際的學科,特另增農業、醫藥常識、簿記學、鄉村自治、戶籍法、警章、違警罰法和顏李學說等。堂外教育主要為軍事訓練和工農勞作,分農作、軍訓、國術、村治、書報、飲食、印刷、中西醫院、文書等實習;軍訓包括童子軍訓練,均由學生合組自衛團,實行輪流值夜守衛,學生生活徹底軍事化、紀律化,由堂外主任和各班主任按照軍事教育進度表,嚴格訓練,以期學生畢業後對於農村自衛、農民團結有訓導指揮之智慧。此外,四存中學還特別注重社會教育和社會活動,其社會教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開設“農隙學校”,二是開辦民眾教育傳習所,其社會活動,也都是為了聯繫民眾、教育民眾,實行政教合一,由學校社會化跨入社會學校化,以期改造農村,掌握農村。
四存中學的辦學方針和教育宗旨是:以適應社會為基礎,改進社會為標的,由學校社會化進而跨入社會學校化。授予學生實際應用及升學之智慧,實行嚴格的心身訓練,俾做多方面之發展,要求嚴格具有農人身手、軍人體魄、科學頭腦、超物意識及服務農村之精神。用這些人去領導、改造、建設農村,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
四存中學教育內容包含七個方面:公民訓練(堂內講授公民,堂外以班為村,實行村自治)、基礎訓練(武術、軍事。堂內講軍事學,堂外軍事化)、生產訓練(堂內講授農業知識,堂外設農場、林場、菜場,以班為單位,共同耕作、研究、改良)、合作訓練(設立學生消費合作社、教師信用合作社、農隙傳習所,創造實習機會)、衛生訓練(設中、西醫院,講授衛生、醫藥知識,輪流到醫院實習)、民族精神訓練、教學訓練(師範班專業課)。各項訓練的實施均按三八制,堂內和堂外穿插,腦力和體力均衡,理論與實踐、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以具體活動代死板學科,以實際工作代假設工作,以現實活動代各活動之理想,力求實現。
此外,四村中學為了密切聯繫群眾,重要大會如國慶、國恥紀念等會議,都邀請附近村群眾參加。農閒時,每週末舉行校村聯歡會,村與學校輪流演出節目,既豐富了文化娛樂生活,也密切了學校和群眾的關係,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
1938年5月,侵華日軍入侵博野縣,日本軍機炸毀了四存中學。
抗日戰爭後,張蔭梧退到了河南和山西的交界處林縣、陵川一帶,以“四存中學”的教員和學生為核心建立了“河北民軍”。蔣中正任命張蔭梧為保定行營民訓處處長及河北民軍總指揮。抗戰初期,張蔭梧打著抗日的旗號,與八路軍有一定的聯繫,他請來共產黨員溫健公任河北民軍秘書長兼政治部主任。但張蔭梧是一個野心家、投機分子,1938年夏,張蔭梧在武漢受到陳誠(張與陳誠是保定軍校的同學)召見時,陳誠即任命他為河北省三青團總幹事及民政廳長。從此,張蔭梧開始公開反共反八路軍,千方百計地進行反共活動。
歷史影響:
張蔭梧在北楊村的四存中學的辦學活動以及其組織成立的抗日武裝河北民軍,在華北的歷史上是很重要的事件。但是張蔭梧的民軍也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時有摩擦,毛澤東稱張蔭梧為“摩擦專家”。然而,張蔭梧在博野北楊村孝義河兩岸興辦的教育實驗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應有其重要的地位,四存小學擴建為中學,其教育宗旨、內容、形式及農村教育實驗基本上是本著顏元思想進行的。四存中學的大部分學生後來都投身於革命事業中,為抗戰事業、解放事業和建設新中國做出了貢獻。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