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澤存書庫
澤存書庫
時間
1942年02月 ~ 1945
地點
南京
相關人物
陳群
、
孫文
、
馬君武
、
楊虎
、
羅亦農
、
汪壽華
、陳延年、
趙世炎
、
蔣中正
、汪精衛、
梁鴻志
、陳存仁、
李士群
、
江亢虎
、
馬星野
資料來源:作家生活誌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在南京頤和路2號,曾是江蘇省作家協會的辦公處所,此處已成頹然的空樓一座了。這三層樓環形封閉建築,在上世紀40年代是一座藏書樓;藏書樓的主人是陳群,中華民國的著名政治人物。
背景:
陳群,字人鶴,福建長汀人。早年就讀福建巡警學堂、福建法政學校,1913年,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專攻法律、經濟;次年7月,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7年任孫文大元帥府秘書;1921年孫文在廣州任非常大總統,以馬君武為總統府秘書長,陳群為秘書。一日不知何故,陳群竟與馬君武動武,孫文為調停起見,調馬君武長廣西,調陳群任諮議。
1926年,陳群任中國國民黨上海政治分會委員、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次年,上海「四一二」政變事起,陳群與淞滬警備司令楊虎(嘯天)大肆逮捕共產黨人,像羅亦農、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等領導人,都在此次被槍決,在短短兩個月中,就槍殺四百多人,當時有「養虎成群」之稱。但此後陳群卻因金錢及派系問題和蔣中正鬧翻,成為反蔣人物。
Top
發生過程:
對日抗戰時期,陳群先後在淪陷區的南京、蘇州、上海各建書庫一所。
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政權,維新政府及臨時政府同時解散;陳群應梁鴻志之邀,出任汪偽「國民政府」的「內政部長」、江蘇省主席、考試院長等職務。
陳群喜好收藏,利用職務之便,他手頭擁有了不少好書。1941年3月,陳群開始在南京頤和路2號修建藏書樓,1942年2月完工。三層樓的藏書樓名曰「澤存書庫」,是汪精衛取《禮記》「父沒而不能讀,手澤存焉」之意,所賜名的,並親自題寫了「澤存書庫」的匾名。
三處澤存書庫,以南京的規模較大,收藏新舊舊圖書達40餘萬冊之多,其中以明刊本居多數;蘇庫僅及其半,滬庫數量尤少。綜計三庫所藏,就《澤存書目》觀之,善本方面,明槧居多,普通圖書,幾全為清代刊本。
陳群早年並未以藏書聞名,而是在偽內政部長任內才大舉蒐藏,其中一部份以他豐厚的利祿高價收買,並以明版書為主,來往交易有上海、杭州、蘇州遠及北平的琉璃廠書肆,見有珍本書籍,均一一購之,因此他也成為淪陷區少見的書林豪客。此外,大部分是戰爭期間各公私藏家、文獻機構等等,不及疏散後方或無力保存而散落的圖書檔案,由各地方偽組織接收後轉送內政部,他一概照收。而據「中醫才子」陳存仁說他見過陳群蒐集的二十多部宋版書,「其中有幾部書,書的第一頁好像見到過,想了半天才想出來,就是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幾巨冊倫敦古物展覽畫冊圖片中見到過,再一想,就想到了這批書可能就是南京『朝天宮』中的東西,被陳群據為私有了。」
1943年9月,汪偽江蘇省長李士群被日軍毒斃後,由陳群繼任。
1944年11月2日,陳群被調回南京接任原本江亢虎的考試院院長。
1945年8月14日,日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16日,汪偽政府宣佈解散。當晚陳群知事無可為,寫好遺書後在京寓遂仰藥自殺。桌上留有遺書五十餘通,均分寄親友者。
其中有遺書,略云:我一生不受他人裁判,應赴九泉請總理處斷,遺體可用火化。我絕無所蓄,一生精力在正始學校(按:該校為陳氏所創辦)及澤存書庫,死後送之於國府,冀得保存,使其勿替也。
又有一遺書致馬星野,言:「弟八年來在南京設立澤存書庫,為紀念先人者,搜集舊籍凡七十餘萬冊,又日文書籍數萬冊。內有中國圖書之珍本、鈔本、孤本、善本不計其數。其中有弟於卅年來蒐購者,中國文化前途所關,謹獻於市有書庫,改名與否聽便。八年淪陷區諸君,誰肯為此事者?尚有正始中小學各一所,亦乞維持之。」
歷史影響:
抗戰勝利後,陳群服毒自殺之前,寫了遺囑,其中申明:「澤存書庫」藏書全部歸還國家。
其後,「澤存書庫」先由教育部上海區接收委員會接收,再被還都復員的國立中央圖書館接收,並在書庫門樓下增設北城閱覽室一所,供民眾閱覽所藏普通舊籍。同時亦將央館特藏組遷入2樓辦公,3樓更利用為央館同人宿舍,此對中央圖書館員工言,可謂受惠不淺。解放戰爭後期,被運送到台灣的那些珍籍,就出自這裡,那些沒來得及運走的澤存藏書,後來都收藏在南圖古籍部,共約萬餘種。
1949年,中央圖書館館藏移往台灣,原澤存書庫的善本書大部分被運往台灣,而澤存書庫的普本書一直保存在南京圖書館的古籍部。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華夏經緯網、作家生活誌)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