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決瀾社
決瀾社
時間
1931年09月23日 ~ 1935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陳獨秀
、
徐悲鴻
、龐熏琹、周多、段平右、倪貽德、
陳澄波
、曾志良、王濟遠、周真太、張弦、陽太陽、楊秋人、丘堤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決瀾社」畫會組織醞釀於1930年,1932年正式成立面世,至1935年,共舉辦四次畫展,其基本成員十名,而參加過「決瀾社」活動及畫展的盟友眾多。
背景:
20世紀初,中國正處於中西文化相衝撞、相交融的激蕩年代。經歷‘五四’新文化運動洗禮的中國畫壇,也經受著中西相融、新舊交替的陣痛。作為‘五四’運動一部分的新美術運動,大致分三條線路向現代推進:一、自明以來,陳陳相因、日漸衰微的中國傳統繪畫,因西畫觀念的衝擊而有了轉機。從陳獨秀等呼籲用西畫的寫實精神‘革王畫的命’,到徐悲鴻提出並具體實施‘中國畫改良’的主張,在南中國還形成了折衷中西的「嶺南畫派」,這些中國畫革新的主張和派別,強烈衝擊著保守的‘國粹派’勢力,對中國畫的改革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二、新學正替代著舊學,效法西方教學體制的新型美術學校正在各地興起,替代著千年來師徒授藝臨畫的舊式學藝方法,而各種畫會的自由組成和畫展的層出不窮,加快新美術運動的發展。三、從西方或東鄰日本留學歸來的畫家各自帶回來了西方近現代形式的藝術思潮,則使新舊之爭的衝突更為激烈。誠然,由‘五四’運動導引的中國早期的新美術運動,是在西方繪畫觀念的影響下動搖了根深蒂固的傳統繪畫價值體系,但對於外來文化的西畫(主要是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卻步履維艱。二三十年代被稱為「洋畫界」中的西畫家們在不斷地學習、分化、淘汰中成長起來。
西畫,最初是通過迎合大眾欣賞趣味的俗文化而被接受的,諸如學西畫有光感的立體效果,創作出了月份牌式的年畫,這類畫在民國初年作為早期學習西畫中的一種品種存在,或許是順應了中國民眾對西畫的承受能力,有其合理性;但由於它的濫觴,而使人們誤解了西畫的真正的藝術價值。陳獨秀在1918年的《美術革命》一文中曾對此類繪畫有過尖銳的指斥:「上海新流行的仕女畫,他那幼稚和荒謬的地方,和男女拆白黨演的新劇,和不懂西文的桐城派古文宗譯的新小說,好像是一母所生的三個怪物。要把這三個怪物當做新文藝,不禁為新文藝放聲一哭。」這很形象地切中了當時畫壇的時弊。然經二十餘年的努力奮鬥,充塞於畫壇的依舊是月份牌式人物畫和佈景式的風景畫,真正意義上的西畫在中國的進展不大。其因由是:‘五四’前後雖然有一批從國外留學回國的畫家,他們在國外或許學習努力,也創造出較好的成績,但回國後,有的或是因為環境不良,或是因為得到了名譽而自滿,便從此擱筆,有的則投降於傳統繪畫,畫起水墨文人畫來,洋畫界的這種國畫傾向是個普遍現象。這些人留學,只是為了‘鍍金’,並非真正為瞭解西方文化與掌握西方藝術技巧,並進一步融和中西,創造自己的新藝術。因而回國後,依然故我,仍是舊式文人,或者有的人,一手可畫傳統文人畫,一手也畫學院式的西畫,兩者的觀念、技法互不搭界,成為兩棲畫家。
當時,有些所謂的‘革新派’與封建買辦官僚糾纏在一起,形成一股壓制新生力量的官學派勢力,他們的革新僅是作作姿態,並不真正去研究西方乃至世界藝術的過去歷史和目前發展的狀況。只是為了權欲和私利,要確立‘尊於一’的權威,排斥藝術的多元與多樣的探索。中國的繪畫運動,就在被官僚和市儈所控制的藝術空氣中幾乎窒息,這不能不引起新進畫家的反思並揭竿而起。
Top
發生過程:
剛從法國留學回來的龐熏琹於1930年曾發起組織一個較為激進的「苔蒙」畫會,不久就被查封,一些成員被捕。他‘面對今日中國藝術精神之頹圮,與中國文化之日趨墮落,輒深自痛心,但自知識淺單力薄,傾一己之力,不足以稍挽頹風,乃思集合數同志,互相研究,以力求自我之進步,集數人之力或能有所貢獻於世人,此組織「決瀾社」之原由也’(見1932年《「決瀾社」小史》)。龐熏琹也就成為「決瀾社」的開創者、推動者,而「決瀾社」中的主要成員如周多、段平右等人,也都是原「苔蒙」中的成員。
倪貽德此時在上海藝專任教,在熏琹畫室初見龐熏琹,觀看了他從歐洲帶回的一批作品,認為龐熏琹‘不論在他的作品的構思上,技法上,乃至畫因的把握上,都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優秀畫家’,深感相見恨晚。
1931年夏,倪貽德從武昌到上海美專西畫系任教,再次訪問龐熏琹,對於組織畫會,二人的觀點不謀而合,遂草擬簡章,進行徵集會員等事項。
1931年9月23日,在梅園酒家開第一次會務會議,與會者有:龐熏琹、倪貽德、陳澄波、周多、曾志良五人,會議決定:畫會定名為「決瀾社」。顧名思義,是他們懷有挽狂瀾於既倒的決心,給頹敗的現代中國藝術一個強大的波濤。原定於1932年1月1日在上海舉行畫展,後因東北九一八事變,展覽計畫流產,然會員卻日漸增加。
「決瀾社」的基本成員為:龐熏琹、倪貽德、王濟遠、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張弦、陽太陽、楊秋人、丘堤(其中王濟遠於第二回展後退出,丘堤於1933年日本回國後加入)。第一回展時,發表了由倪貽德撰寫,經龐熏琹、王濟遠同意的「決瀾社」宣言,表明了他們對當下藝壇狀況的看法及自己使命的確認。
1935年,「決瀾社」舉辦過第四回展後,就自行解散了。其客觀原因是,「決瀾社」誕生在硝煙彌漫的‘九一八’、‘一•二八’事件之後,正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外患日益迫緊,國民黨當局對左翼文化圍剿日益加劇之時,畫家們缺少從事藝術探索、研究、創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環境。其次,他們也缺少相當的經濟力量來支持此項事業,靠借貸終難維持長久;其主觀原因是因為「決瀾社」是一個以青年為主體的繪畫團體,他們年少氣盛,但實力不夠。
「決瀾社」終然如龐薰琹自己所描述的那樣:“四次展覽,像投進了一塊又一塊小石子到池塘中去,當時雖然可以聽到一聲輕微的落水聲,和水面上激起一些小小的水花,可是這石子很快的沉到池塘的污泥中去了,水面又恢復了原樣”。
歷史影響:
誠然,「決瀾社」沒有達到‘宣言’所嚮往的目的,但它已掀開了中國美術運動新的一頁,是我國新美術運動進入一個新歷史階段的標誌。如陳抱一當時所說,是“在沉寂中,猶如新花綻放似地微微顯露了一點豔色來”。雖然「決瀾社」的基本成員只有十名,參加「決瀾社」活動及畫展的盟友卻眾多,他們由於種種客觀原因未正式加入,例如參加了兩次「決瀾社」會務會的陳澄波,於1933年回台灣籌備「台陽美術協會」了;能畫油畫和漫畫的女畫家梁白波和曹志良1932年離開了上海,梁白波有作品參加了第四回展,有些文章把以上三位畫家和曾參加會務會的鄧雲梯及本想參加後在成立時又退出的傅雷,也算作「決瀾社」成員。若廣義上說,均可算,因當時「決瀾社」並非是一個組織嚴密的畫會,來去自由;若從參加畫會實際起作用的情況來衡量,則這十名可說是基本成員。
「決瀾社」在當時吸引著一批不甘於被時風所困而隨波逐流的新進畫家,他們雖然藝術觀念並不完全一致,但是卻以狂飆運動來衝破庸俗陳腐的畫壇沉寂的局面,掀起一個新興藝術運動的願望,把他們聯繫在一起。「決瀾社」在一定程度上,團結西畫家去作多方面的探索,創造生動活潑的藝術風氣,並且也促進了對西方近現代繪畫諸流派的研究和借鑒,為中國現代藝術開拓了一片疆士。
(資料來源,參考:百度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