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永樂座
永樂座
時間
1924年02月05日 ~ 1960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陳天來、
辜顯榮
、李延禧、陳天順、郭廷俊、楊潤波、梅谷光貞、簡阿牛、楊潤波、鄭水聲、
蔣渭水
、
林獻堂
、李臨秋、郭炳森、劉喜陽、施乾、陳茂通、張清港、詹天馬、陳守敬、顧正秋、
蔣經國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永樂座」位於台北大稻埕,是由茶葉大亨陳天來發起投資興建、由台灣人經營的首屈一指的劇院,也是台人及居台日人製作電影的首映首選,許多自上海進口的中國電影也選擇在「永樂座」開始放映。
背景: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北市區雖有不少戲院與電影院(以日片和西洋片為主),但很少照顧到本島人的興趣或娛樂需求。在「永樂座」出現以前,大稻埕地區原本只有「新舞台」一家戲院;「新舞台」是富紳辜顯榮於1916年從日人手中購買「淡水戲館」(建於1909年)後改名的,主要是作為自中國引進戲班演出京劇的戲院,但偶而也會放映電影。
大稻埕仕紳傳聞要建戲院,最早見諸於1919年,可能受到艋舺下崁莊要建新劇場(即「艋舺戲園」)的傳聞影響,當時有大茶商陳天來與李延禧、陳天順、郭廷俊、楊潤波等20位仕紳擬集資20萬圓成立株式會社,蓋1棟現代建築來演中國戲劇、日本劇與電影,並打算如公會堂般在此戲院舉辦各種大型集會,但後來不知何故無疾而終。
1920年,台北廳長梅谷光貞從中國旅遊返台後,認為台灣逐漸發達,大稻埕市商業繁盛、人煙稠密,為全島之冠,來台遊歷的日本人與華南及南洋的要人都會來台北參觀,因此應該要建置大旅館、大餐廳、大劇場來接待這些旅客;梅谷廳長授意大稻埕有力人士募集資本成立大會社來經辦這3項事業。
1920年的計畫投資額達300萬至500萬圓。然而,當時大稻埕茶業受到美國市場不振的影響,市況出現前所未見的不景氣,許多商人的財務狀況並不穩定,因此集資並不順利。剛好1920年9月台灣政體改制,台北廳改制為台北州,梅谷光貞也順勢去職,出洋遠遊,在大稻埕建旅館、餐廳與劇院的議案就此無疾而終。
1921年11月初,陳天來、簡阿牛、謝汝銓、楊潤波等人向當局提出申請書,且據聞已獲內定許可,正著手募股。促成此次大稻埕本島仕紳願意集資蓋戲院,主要是著眼於商業利益;由於台北城內新建的電影院「新世界館」在開辦後短短11個月的獲利就有6、7萬圓,讓大稻埕商人十分吃味,認為以大稻埕人口比「新世界館」所照顧的城內及艋舺人口要多的條件,蓋戲院的獲利絕不輸給它。
此次的籌建劇場計畫,將該戲院定位為公眾娛樂機關(而非營利會社),在大稻埕缺乏公會堂的情況下,除作為戲院供租賃演出戲劇及放映電影外,也打算拿來作為集會所使用。在籌建劇場計畫中,10多位大稻埕仕紳發起設立了一家「台北大舞台株式會社」,準備召募50萬圓資金,用其資本額的4分之1去蓋1間名叫「台北大舞台」的戲院。
劇場樣式擬參考上海「新舞台」與東京的「帝國劇場」的舞台與座椅,預計可容納2000多席。電影放映原本打算接洽放映最新出品的大正活映(大映)片廠的日本片與環球片廠的美國片到台灣放映,並訓練自己的辯士來擔任這些默片的幕前解說員。
盡管大家認為蓋戲院應該有利可圖,但因為台灣的經濟景氣在1922年依舊低迷,因此募股成立「台北大舞台株式會社」的過程並不順利,6個月後只好改變計畫將募資目標縮減為15萬圓,其餘不足股份由發起人概括承受。
1923年5月,第一期資金到位後,就在5月6日舉辦成立大會,設立名為「永樂座株式會社」的公司,將戲院改名為「永樂座」。該公司以資本額的3分之1(5萬圓)去蓋戲院,用2萬圓作內裝、購買設備等費用。「永樂座株式會社」自1923年成立後,雖然第2年起每年有1萬圓的固定收入,但前3年均入不敷出,到1926年才有1200圓的淨盈餘,到1930年純益增為6410圓,但仍遠低於股東原先收入1萬圓的期待。
「永樂座」最終選定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對面吳文秀舊宅動土興建,工程自1923年5月開工,在隔年農曆春節前完工落成。
承包「永樂座」劇場的是由以鄭水聲為代表人的「永樂有利興行公司」,該公司以每年7200圓的租金外加2900圓的茶房稅,取得3年的經營權。1923年底,當鄭水聲取得「永樂座」的經營權後,即計畫引進上海的海派京劇,自組「樂勝京班」,招集了近百位上海京劇演員、樂師等來台演出,而非如「永樂座株式會社」原先規劃的放映電影,箇中原因其實是有道理的。京劇自清末光緒年間即自上海、福州引進,成為台灣官紳商賈等上流階級的嗜好,至日本殖民統治初期,觀賞京劇甚至票戲仍在本島仕紳階級蔚為流行。
Top
發生過程:
1924年,日本昭和天皇還是皇太子,並舉行成婚大典的那一年,2月5日(舊曆大年初一),「永樂座」舉行落成典禮暨開幕首演,是當時台北最先進完善的戲劇表演場地,特邀來自上海的「樂勝京班」演出。
「永樂座」戲院是1座4層樓仿巴羅克式的磚造建築,建地410多坪,總建坪有238坪,外觀富麗堂皇,窗飾為4座藝術女神像的雕塑;內部結構完全仿造東京的帝國劇場,走日本風,設有1505個座位(票價分作三等,592個特等席或一等席、529個二等席與384個三等席),並設有咖啡座、健身房、化粧室等,設備齊全。
「樂勝京班」在「永樂座」演出譚派鬚生戲碼《珠簾寨》、《汾河灣》等,日夜滿座,頗受歡迎,打破「新舞台(淡水戲館)」長久獨佔大稻埕地區戲劇演出市場的局面。顯得老舊的「新舞台」為了不被新開張的「永樂座」搶走觀眾,也大肆修繕整頓、增聘藝人、重製佈景、降價吸客,於1924年春節推出上海「聯和京班」的演出,來和「永樂有利興業會社」自組的「樂勝京班」對抗,展開2個月的競演。
「樂勝京班」在「永樂座」演出至4月3日後,移到基隆等外地巡演。「永樂座」對外招租,4月16日起上演台灣本地戲(白字戲)約1個月。
此後,「永樂座」除了電影放映之外,也是各種戲劇表演的舞台,流行一時的福州戲與京戲,方興未艾的歌仔戲,還有萌芽不久的台灣新劇(話劇)等,尤其是新劇運動幾次重要的演出都選擇在「永樂座」上演。
「永樂座」也是當時領導台灣文化革新、社會改革運動的成立所在,蔣渭水、林獻堂等人經常在「永樂座」聚會、演講。知名的作詞家李臨秋於1924年進入「永樂座」工作,最後當上經理,他在此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謠,如望春風、四季紅等。
1924年11月16日至18日,「永樂座」第一次放映中國片《古井重波記》(但杜宇導演,1923),同場還放映不知名的中國名勝古蹟紀錄片。《古井重波記》在「永樂座」的放映雖獲益數千圓,卻並未能立即帶起繼續放映中國片的風潮,可能跟當時並無正式進口中國片的本地或外來發行商有關。
出身台南市港町但從小隨其父在菲律賓呂宋島經商的郭炳森,於1924年為掃墓而返台,順便攜帶這批二手影片於1924年10月14至16日公開在「台南大舞台」放映;這不但是台南市首次放映中國片,可能也是台灣的首次。這批影片1個月後來到「永樂座」放映,中間可能輾轉在各地放映。
1925年5月23日,劉喜陽等50多位台籍人士組成台灣第一個電影研究會「台灣映畫研究會」,出資並身兼編導演「誰之過」,該片是台灣人第一部自製電影,1925年9月在「永樂座」上演,可惜票房不佳,研究會因而解散。
1925年6月23日起,「永樂座」放映《孤兒救祖記》(張石琨導演,1923)。在此之前,目前所能確認在《古井重波記》後在台北最早放映的中國片是《閻瑞生》(任彭年導演),是1925年3月25日至28日於大稻埕之「台灣影戲館」放映。這部中國片是與美國西部片《咒之毒矢》(可能是The Poisoned Arrow, 1911)及一批喜劇短片一起放映。
1927、1928年,「星光戲劇研究會」都曾在「永樂座」演出,其中,1927年5月,是為了「台灣乞丐之父」施乾所創辦之慈善機構乞丐收容所「愛愛寮」蓋建寮舍而募款,在「永樂座」和艋舺的「萬華戲院」分別公演了四天三夜。
1930年,良玉影片公司承租「永樂座」,1月放映《孟麗君》(陳天導演,1927),1個月後放映《火燒紅蓮寺(第1集)》(張石川導演,1928),這部自上海引進的武俠片不但在「永樂座」造成大轟動,也隨即引爆台灣各城鎮觀眾觀看武俠片的風潮,良玉公司隨即接演5部《火燒紅蓮寺》的續集。隨著良玉公司與「永樂座」的租賃契約在1930年8月到期,接著取得經營權的清秀影片公司也在「永樂座」繼續推出全6集的武俠片《乾隆遊江南》(江奇峰導演,1929)及其他發行商進口的中國片。
「永樂座」的經營權每5至6個月會易手1次,顯示台灣電影發行這個行業在1930年代初期彼此激烈競爭搶演中國片,因而暴露出經營上的問題(例如資本規模太小、整體市場太小等淺碟型經濟的問題),以及可能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1931年,領導台灣人以政治結社抗日,有「台灣孫中山」之稱的蔣渭水,其告別式在「永樂座」舉行,當時萬人空巷,台灣各地許多群眾,趕來參加這一次「台灣大眾葬葬儀」。
1931年10月,「永樂座」株式會社的社長陳天來、常務(理事)陳茂通、取締役(董事)張清港、監察役(監事)郭廷俊等人會商後,決定大肆修繕「永樂座」內部,並將劇場演出與茶房兩部門均收回直營,可惜經營情況並未大幅改善。
1932年,名辯士詹天馬自組「巴里影片公司」取得「永樂座」經營權,花1個月重新粉刷並親自經營被詬病的茶房,改革用人方式。1932年農曆正月開始放映《恆娘》(史東山導演,1931)、《戀愛與義務》(卜萬蒼導演,1931)、《桃花泣血記》(卜萬蒼導演,1931)等片,後者還因為譜成流行歌作為宣傳曲,在台灣受到相當歡迎。
1933年秋天,「民烽劇團」在「永樂座」公演4天,4齣劇目包括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名作「人民公敵」,是一齣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陰暗與敗德的傑作。
1933年底之後,以放映中國片為主的「永樂座」票房仍然不佳,而讓中國電影發行與放映業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殖民政府自1934年開始對進口與放映中國片設下重重障礙,包括提高電影檢查的費用為2倍,以及試辦對中國片進口之限制,遂造成中國片在「永樂座」1934年春節檔完全消失的現象。
1934年1月1日,「永樂座」再聲明要進行改革,包括改以放映西洋劇及中國片為主、聘請著名說明者(辯士)、購買新式放映機,及更改一、二、三等席次之位置與配備、重新訓練從業人員的待客態度、廢止茶資制度(自由免費飲茶)等。由此可見設備老舊、辯士水準不足、服務態度不佳、茶資糾紛不斷等問題,讓「永樂座」逐漸失去客源。但這次的改革顯然並未到位,因為到同年8月,陳天來社長等人又決定繼續投入8000圓對「永樂座」建築的內外部作根本性的大改造,使其能與其他近代常設館(電影院)相匹敵。各項工程,包括3樓座位的改善、冷暖裝置的改良、新購防音的有聲電影放映機、鋪設道路與新裝設的道路照明設備,以及成立1間大咖啡廳之工程於8月底陸續完工。「永樂座」株式會社並與松竹片廠訂定契約,自9月1日起上映松竹電影,儼然讓「永樂座」一躍成為大稻埕的全新電影院。
這項以放映日本電影為主,偶而放映中國片與西洋片的新方針,加上館內的設備經過大改裝後,努力吸收新客源,終於讓「永樂座」的經營業績蒸蒸日上。而「永樂座」放映中國片的數量也在1934年春節檔之後又很快再度增加。此後,「永樂座」持續放映中國電影,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殖民政府禁止進口及放映中國片才停止,改放映日本片或西西洋片。
日據末戰爭時期,皇民化運動鋪天蓋地,新劇的「最後一幕」也是在「永樂座」落下。
1943年9月3日,「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永樂座」首演「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俯瞰都市的燈火」等四齣劇。台語舞台劇《閹雞》在「永樂座」首演,還發生演出中途斷電、演出曲目之後被日本當局禁唱等打壓事件;《閹雞》首演之後,再也無從登上台灣劇場的舞台,直到2008年,「台南人劇團」才把這部舞台劇重新搬上國家戲劇院演出。
歷史影響:
「永樂座」是台灣人的劇院,建成時,即為當時台北最先進完善之戲劇表演場地,在設備及地理位置皆較「台灣新舞台」為佳,為當時來台中國戲班及本地戲班在台北的重要演出場所。尤其在台灣電影萌芽階段,「永樂座」曾經扮演重要角色;昭和之後,電影放映的比例遠高於戲曲及新劇的演出。另外,「永樂座」亦於台灣新劇史上有著重要意義,幾次新劇的重要演出都選擇於「永樂座」上演,其中又以1943年「厚生演劇研究會」的演出最受人矚目。
見證了許多歷史的「永樂座」,1945年更名「永樂舞台」,1946年11月,再度更名為「永樂戲院」,仍做為專供戲曲上演的場地。1947年,劇院經理陳守敬曾組「永樂勝利團」歌仔戲班駐點演出。
1948年冬,顧正秋的京劇班在此公演,「顧劇團」一口氣就唱了五年,演出一千多場,是京劇在台灣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演出期間,許多達官富賈前往捧場,蔣經國也是常客。
19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是台語影片快速興起、盛況空前又黯然落幕的年代;1954年起,「永樂戲院」轉為電影放映和舞台演出混合經營,並搭上台語電影風潮,標榜「台語影片大本營」。
1960年,「永樂戲院」在舞台表演沒落與新興電影院的競爭下經營困難,陳天來的子孫出售產權,被拆建成兩列布市,這家「台灣人的劇院」就此走入歷史。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台灣大百科、莊永明書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