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永樂座
永樂座
時間
1924年02月05日 ~ 1960
地點
台北
相關人物
陳天來、辜顯榮、李延禧、陳天順、郭廷俊、楊潤波、梅谷光貞、簡阿牛、楊潤波、鄭水聲、蔣渭水林獻堂、李臨秋、郭炳森、劉喜陽、施乾、陳茂通、張清港、詹天馬、陳守敬、顧正秋、蔣經國
永樂座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簡介:

「永樂座」位於台北大稻埕,是由茶葉大亨陳天來發起投資興建、由台灣人經營的首屈一指的劇院,也是台人及居台日人製作電影的首映首選,許多自上海進口的中國電影也選擇在「永樂座」開始放映。

背景: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北市區雖有不少戲院與電影院(以日片和西洋片為主),但很少照顧到本島人的興趣或娛樂需求。在「永樂座」出現以前,大稻埕地區原本只有「新舞台」一家戲院;「新舞台」是富紳辜顯榮於1916年從日人手中購買「淡水戲館」(建於1909年)後改名的,主要是作為自中國引進戲班演出京劇的戲院,但偶而也會放映電影。

大稻埕仕紳傳聞要建戲院,最早見諸於1919年,可能受到艋舺下崁莊要建新劇場(即「艋舺戲園」)的傳聞影響,當時有大茶商陳天來與李延禧、陳天順、郭廷俊、楊潤波等20位仕紳擬集資20萬圓成立株式會社,蓋1棟現代建築來演中國戲劇、日本劇與電影,並打算如公會堂般在此戲院舉辦各種大型集會,但後來不知何故無疾而終。

1920年,台北廳長梅谷光貞從中國旅遊返台後,認為台灣逐漸發達,大稻埕市商業繁盛、人煙稠密,為全島之冠,來台遊歷的日本人與華南及南洋的要人都會來台北參觀,因此應該要建置大旅館、大餐廳、大劇場來接待這些旅客;梅谷廳長授意大稻埕有力人士募集資本成立大會社來經辦這3項事業。

1920年的計畫投資額達300萬至500萬圓。然而,當時大稻埕茶業受到美國市場不振的影響,市況出現前所未見的不景氣,許多商人的財務狀況並不穩定,因此集資並不順利。剛好1920年9月台灣政體改制,台北廳改制為台北州,梅谷光貞也順勢去職,出洋遠遊,在大稻埕建旅館、餐廳與劇院的議案就此無疾而終。

1921年11月初,陳天來、簡阿牛、謝汝銓、楊潤波等人向當局提出申請書,且據聞已獲內定許可,正著手募股。促成此次大稻埕本島仕紳願意集資蓋戲院,主要是著眼於商業利益;由於台北城內新建的電影院「新世界館」在開辦後短短11個月的獲利就有6、7萬圓,讓大稻埕商人十分吃味,認為以大稻埕人口比「新世界館」所照顧的城內及艋舺人口要多的條件,蓋戲院的獲利絕不輸給它。

此次的籌建劇場計畫,將該戲院定位為公眾娛樂機關(而非營利會社),在大稻埕缺乏公會堂的情況下,除作為戲院供租賃演出戲劇及放映電影外,也打算拿來作為集會所使用。在籌建劇場計畫中,10多位大稻埕仕紳發起設立了一家「台北大舞台株式會社」,準備召募50萬圓資金,用其資本額的4分之1去蓋1間名叫「台北大舞台」的戲院。

劇場樣式擬參考上海「新舞台」與東京的「帝國劇場」的舞台與座椅,預計可容納2000多席。電影放映原本打算接洽放映最新出品的大正活映(大映)片廠的日本片與環球片廠的美國片到台灣放映,並訓練自己的辯士來擔任這些默片的幕前解說員。

盡管大家認為蓋戲院應該有利可圖,但因為台灣的經濟景氣在1922年依舊低迷,因此募股成立「台北大舞台株式會社」的過程並不順利,6個月後只好改變計畫將募資目標縮減為15萬圓,其餘不足股份由發起人概括承受。

1923年5月,第一期資金到位後,就在5月6日舉辦成立大會,設立名為「永樂座株式會社」的公司,將戲院改名為「永樂座」。該公司以資本額的3分之1(5萬圓)去蓋戲院,用2萬圓作內裝、購買設備等費用。「永樂座株式會社」自1923年成立後,雖然第2年起每年有1萬圓的固定收入,但前3年均入不敷出,到1926年才有1200圓的淨盈餘,到1930年純益增為6410圓,但仍遠低於股東原先收入1萬圓的期待。

「永樂座」最終選定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對面吳文秀舊宅動土興建,工程自1923年5月開工,在隔年農曆春節前完工落成。

承包「永樂座」劇場的是由以鄭水聲為代表人的「永樂有利興行公司」,該公司以每年7200圓的租金外加2900圓的茶房稅,取得3年的經營權。1923年底,當鄭水聲取得「永樂座」的經營權後,即計畫引進上海的海派京劇,自組「樂勝京班」,招集了近百位上海京劇演員、樂師等來台演出,而非如「永樂座株式會社」原先規劃的放映電影,箇中原因其實是有道理的。京劇自清末光緒年間即自上海、福州引進,成為台灣官紳商賈等上流階級的嗜好,至日本殖民統治初期,觀賞京劇甚至票戲仍在本島仕紳階級蔚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