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兵敗野人山
兵敗野人山
時間
1942年05月01日 ~ 1942年07月
地點
緬甸、印度
相關人物
杜聿明
、
史迪威
、
羅卓英
、
陳納德
、亞歷山大、羅又倫、
孫立人
資料來源:雲南省圖書館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地帶,是一條長達400公里的狹長河谷,這裡山嶺縱橫,河流密佈,傳說有‘野人’出沒,當地人叫做胡康河谷;所謂‘胡康’在緬語當中就是‘魔鬼出沒的地方’。
背景:
1942年3月8日,失魂落魄的英國人像過街喊打的老鼠一般逃出了緬甸;打了4年仗、已經疲憊不堪的中國人拼了血本派出最精銳部隊,遠離家鄉來到異國和大英帝國組成盟軍,本想守住這個為中國運送海外戰爭物資唯一的出海口,但仰光的過早失陷,導致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失去了作戰意義。
日軍對緬甸作戰非常重視,投入了第33、55、18、56四個精銳師團外加一個第5飛行師團。但當時遠征軍司令部包括指揮官史迪威、羅卓英等對敵情並不明瞭,漏算了精銳的56師團;並且日本投入了400多架飛機助戰,而戰前英軍承諾提供掩護的100架戰機卻根本沒有到達緬甸,而是飛到了他們認為更重要的北非戰場,只有陳納德的25架飛機與日周旋,戰場的制空權完全落在日軍手裡。
1942年4月中旬,日軍從東線側翼突破盟軍防線,日軍主力從東線奮進北上,以期包抄圍剿中國遠征軍主力。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總司令,決定作戰重心轉移至東線。此刻,英軍送來情報,說西線發現3000名日軍,防線有被撕裂的危險,在中國戰區盟軍統帥部參謀長史迪威和遠征軍第1路總司令羅卓英的嚴令下,原定用於補救東線危機的新38師、第96師以及200師主力之一部緊急西調。但英軍這一情報是完全錯誤的,遠征軍在西線撲空,只好再掉頭東進,來回折騰了500公里,疲於奔命,且耽擱了3天時間。即使在這樣情況下,第200師仍通過夜戰一舉拿下東線東枝城,準備繼續攻擊前進,以切斷日軍退路,解除遠征軍後路被斷之危局。
此時,杜聿明的方案是,繼續將主力移往東線,堅決阻止日軍插入我側後(事後證明,這一判斷極為準確)。按這一作戰思路,戰局的結果是我放開中路,日軍第55師團、第18師團從中路長驅直入,切斷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之間的聯繫,英軍退往印度,而中國遠征軍由中路移到東線,全軍以和邦為軸心,成扇形向東北旋轉後撤,安全退往中緬邊境地區,固守密支那、八莫、東枝防線,這是個萬無一失、絕對保險的方案。雖不能達成出國作戰的主要目標——佔領仰光,確保滇緬公路安全,但與日軍保持一個僵持局面沒有太大的問題,並且這一態勢更有利於爾後的反攻。
可這時史迪威和羅卓英卻連續四次下令:攻下東枝後,除留下第200師繼續進攻和邦、萊林一線外,其餘部隊轉向中線,進行根本不可能的「曼德勒會戰」。
按杜聿明的看法,這一錯誤調動正好與戰場形勢南轅北轍,前景凶多吉少。但是,‘性格決定命運’,戰場上,杜聿明有敏銳的直覺和正確的判斷,但卻往往沒有堅持自己判斷的決心,此刻依然如此。杜聿明沒有堅持己見,而是服從了史、羅的命令,結果戰局急轉直下,最終導致了全面崩潰。他自己後來也承認:「我的最大責任是1942年4月19日未與史迪威、羅卓英徹底鬧翻,未能獨斷專行,下令第5軍全部向棠吉(東枝)集中。」
Top
發生過程:
1942年4月25日,羅卓英、杜聿明與史迪威、亞歷山大在曼德勒以南一個叫皎克西的小鎮,舉行了最後一次聯席會議,這一次,中、英、美三方終於難得地達成一致意見——全部撤退。
日軍的56師團搶佔了從保山通往大理的道路,截斷國軍的退路。中國遠征軍只面臨三種選擇,一是與日寇血戰,奪路而出;二是從保存實力的目的出發,撤往印度;三是翻越野人山撤退回國。第一種選擇,從純軍事角度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緬甸的日軍是號稱為‘叢林之虎’的第18山地師團與第55師團,還佔有絕對的制空權,硬打下去很有可能全軍覆滅;這種賭一把的弄險作法,絕不是一個冷靜的將軍應該選擇的。二是撤往印度,但當時英美方面要求中國軍隊以難民身份撤入印度,雖然羅卓英同意這種方案,但杜聿明認為這有侮辱中國軍人的人格,嚴詞拒絕。在生與死、榮與辱的面前,杜聿明選擇翻越荒無人煙的野人山撤退回中國。
但是,這個選擇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杜聿明看了地形圖,就認為此路可行,但他根本不知熱帶叢林的危險性,不熟悉熱帶叢林的自然環境,中國軍隊也不具備熱帶叢林的生存技能。
1942年5月1日,杜聿明率領第5軍軍部、新編第22師、第96師和新38師及大批輜重沿著緬甸曼德勒以北鐵路和公路撤退,計畫從緬北重鎮密支那回國。
5月8日,得知日軍佔領了密支那,杜聿明沒有聽從大部分部下的要求,按計劃從密支那強行突圍回國,也拒絕了史迪威和羅卓英的命令,要他們從緬甸洪馬林(Homalin)進入印度(這也是英軍撤退的路線),而是要參謀長羅又倫選擇穿越整個緬甸北部到達印度阿薩姆雷多小鎮的撤退路線。
這條路線要進入原始森林無人區和翻越群山,當時叢林溫度高達42度,潮濕悶熱,瘴氣肆虐;而且由於延誤了時間,在撤退中遭遇了東南亞最可怕的雨季。
5月中旬,部隊到達曼德勒以北500多公里的小鎮曼西一個叫做莫的的小村莊,就再也沒有公路了,軍長下令把大炮、汽車、裝甲車等一切重型裝備全部集中銷毀,原來乘坐車輛的1500名重傷病員就地安置(最後這些人員全部死亡),部隊官兵每人肩背輕裝和5天的糧食走進原始森林,前面是22師64團,軍部直屬隊在中間,後面也是22師的部隊。這裡樹木遮天蔽日、崇山峻嶺、野獸出沒蚊蟲滋生,各種熱帶疾病特別是瘧疾、痢疾、回歸熱肆虐,人煙稀少,籌集糧食非常困難。
6月初,可怕的雨季來臨,傾盆大雨、泥石流沖刷、洪水氾濫,士兵捆紮的竹筏在洪水中瞬間玩具般支離破碎。緬北胡康谷地一片汪洋,唯獨一個小鎮如同孤島,本來一路掙扎的中國士兵希望在此休養生機等待雨季過去,但是軍長下令繼續前進,這樣,陷入絕境的中國人可以說是遇到了沒頂之災!
每天下午3點多鐘,只要看到有水源的地方就宿營;開始還有吃的,後來就沒有了,吃騾馬牲口,吃野菜番薯芭蕉,最後吃猴子。在叢林裡時日一長,吃喝無繼,遠征軍在喝了不乾淨的水之後傳染病橫行,但藥品不足,又讓大量患病的人開始死亡,連杜聿明都受到了傳染,靠人用擔架抬著才能走。
除了置人於死地的瘴癘之氣以外,吸血的螞蝗和各種不知名的吸血蟲子遍佈叢林,大蚊子傳播著登革熱和猩紅熱,生存環境極其惡劣,到處都是屍體。有時士兵半夜爬到路邊窩棚睡覺,早上起來看到自己睡在整整齊齊一排一排的死人中間;屍體發酵膨脹,軍裝撕開一個個大口子,在屍體上蠕動的蛆、蒼蠅、螞蟻不計其數,也大得出奇。
再往後,隊伍裡就出現自殺的人,開始是把槍口放到下巴下面,用大腳趾頭扣動步槍的扳機;這是部隊崩潰的前兆。後來,是上吊死的,因為槍都扔了,屍體掛在樹上隨風飄動,十分可怕。
大軍走了三個月才走出叢林,到了一個叫做大洛的村子,第一次得到了空投的食物,結果又脹死了一些人。再後來到新平洋,一堆堆的屍體聚集在幾間茅屋裡,臭氣直上雲霄!
這一路上,遠征軍前仆後繼,留下累累白骨;這條路線距離很長,從部隊棄車徒步行走的起點緬甸曼德勒以北大約500公里的曼西莫的村,直到印度的阿薩姆邦小鎮雷多,距離有650公里,是眾多遠征軍撤退中最艱苦、最漫長、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條路線。第5軍出發時有3.5萬多人(途中新編38師和第96師改走其他路線,剩下1.5萬人),大致歷時114天(史迪威小隊和孫立人率領的新38師撤退印度僅僅用了18天),最後生存下來的僅僅剩下2000多人。
歷史影響:
歷時半年的入緬之戰,以遠征軍慘烈的撤退宣告結束。中國遠征軍撤退的路線是非常龐雜和混亂的,大體上可以分為五條:野人山路線(第5軍軍部和新編第22師殘部)、恩帕爾路線(英軍、史迪威司令部和新編第38師)、葡萄(野人山)福貢路線(新編第96師殘部)、滇緬公路沿線(第5軍軍部部分、第200師和第66軍的新編28、29師殘部)及景棟路線(第6軍第93師、暫編第55師和暫編第49師殘部)。
撤退中到底倒下了多少官兵,至今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根據杜聿明的粗略計算:中國遠征軍10萬人入緬,死亡61000人,生還者僅有4萬,戰鬥犧牲僅1萬多人,也就是說,有近4萬人死在了撤退途中。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也是中國軍事史上黑暗的一頁。
杜聿明是國民黨軍隊中被公認最有才華的將軍之一,打過許多硬仗、惡仗,有敗有勝。但是,「野人山」這場敗仗卻最讓他痛不欲生、追悔莫及,並承認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所有撤退部隊中,僅僅只有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脫離第5軍,向西折往印度,全師保存建制的基本完整,非戰鬥犧牲人員低於戰鬥傷亡人員。
(資料來源,參考:歷史之家、雲南省圖書館、三聯生活週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