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史迪威
史迪威
1883-1946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Stilwell
名字
Joseph
生日
1883年03月19日
卒日
1946年10月12日
籍貫
美國佛羅里達州帕拉特卡
組織
美國陸軍
學歷
美國指揮與參謀學院
相關事件
史迪威事件
、
中國遠征軍
、
中印公路工程
、
仁安羌大捷
、
仁安羌之戰(仁安羌大捷)
、
滇緬反攻作戰
、
滇緬聯盟作戰
、
同古戰役
、
兵敗野人山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史迪威,全名約瑟夫‧華倫‧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在1942至1944年間擔任駐華美軍司令、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最後因與蔣中正關係失和而離開。
史迪威出生於佛羅里達州的帕拉特卡(Palatka),1900年入西點軍校就讀,並發掘其外語長才,1904年畢業後升入美國指揮與參謀學院(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深造,亦曾赴菲律賓任職,以及在西點軍校任教。一戰期間,史迪威調赴西歐戰場,擔任情報官;由於他個性嚴厲,言詞刻薄,同袍為他取了「醋酸喬」(Vinegar Joe)這個外號。
1919年,史迪威調往中國,擔任駐北京美軍語言教官,並學習中文;1926年調為駐天津美軍營長、參謀,並獲得當時上司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的信任,為往後的仕途奠下基礎。1935年起,史迪威仍留在北京,擔任駐華大使館軍事參贊。1939年,史迪威回到美國協助訓練新兵,在軍隊中頗孚人望,又獲得了「喬叔叔」(Uncle Joe)這個綽號。美國參戰後,史迪威首先前往北非戰場,但在當時參謀總長馬歇爾的提議下,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決定將史迪威派往中國,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駐華美軍司令,與蔣中正合作。
史迪威的經歷大多是參謀、訓練及外交工作,對於蔣中正及中國軍隊的評價並不高,反而較同情國民黨左派的馮玉祥、新桂系甚至中共,因此處處與蔣中正發生矛盾。1942年初,蔣中正委任史迪威指揮中國遠征軍前往緬甸,但史迪威不信任中國將領,造成遠征軍在緬北失敗,一部分在孫立人等人的率領下撤往印度。緬甸戰役後,史迪威與蔣中正的關係逐漸破裂,在日記中將蔣中正比做希特勒,並稱其為「花生米」(Peanut,俚語蠢材之意);而蔣中正也數次向美國要求撤換史迪威,但在馬歇爾力保下功敗垂成。1943年,史迪威兼任盟軍東南亞戰區副司令,指揮中國駐印軍等盟軍反攻緬甸,這支部隊在1945年初成功打通中印公路,蔣中正之後將此段公路改名為「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
1944年,日本在中國發動「一號作戰」,蔣中正為了確保緬甸的局勢而沒有從西南抽調部隊,使得國軍在中原及廣西大敗,使史迪威更加質疑蔣中正的指揮能力,並向美方要求接管中國指揮權,而蔣中正則以退出同盟國作為要脅;羅斯福最終決定將史迪威於1944年10月調離中國,由魏德邁接手(Albert C. Wedemeyer)。
史迪威回國後,先後出任美國第十軍團、第六軍團司令,曾參加沖繩之役。戰後,史迪威被診斷罹患肝癌,於1946年10月12日在舊金山病逝。
Top
中外雜誌 95
‧
羅卓英揚威域外(續完)-從東戰場到印緬
中外雜誌 175
‧
國軍印緬血戰記 (上)
中外雜誌 199
‧
最得意的一刻-日寇投降.日僑遣送
中外雜誌 207
‧
中美合作抗日秘錄(四)
中外雜誌 221
‧
抗戰戰友孫立人
中外雜誌 228
‧
馬歇爾的功過
中外雜誌 277
‧
魏德邁與中美合作所
中外雜誌 286
‧
沈冤大白──我所認知的孫立人將軍
中外雜誌 294
‧
戴笠與梅樂斯(上)
中外雜誌 295
‧
戴笠與梅樂斯(下﹚
中外雜誌 313
‧
傅維藩死得冤
中外雜誌 335
‧
抗日來華助戰的洋人:中美合作打擊敵寇
中外雜誌 349
‧
誰在管中國的「家務事」──外國人為中國制定政策
中外雜誌 351
‧
中外名人傳(十四)
中外雜誌 428
‧
中國之友魏德邁上將的功績
中外雜誌 430
‧
文武雙全的羅卓英將軍
中外雜誌 441
‧
中外名人傳(一0三)
Top
書名:
國共內戰與中美關係-馬歇爾使華秘密報告
‧
緒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