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國民政府遷臺
國民政府遷臺
時間
1949年12月07日 ~ 1949年12月10日
地點
臺灣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毛澤東
、
李宗仁
資料來源:中央社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
1947年1月,中華民國憲法頒布,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也回歸國家體制並改名為中華民國國軍。此時第二次國共內戰仍在進行中。由於國民政府節節敗退,直到1949年12月7日,決定撤往臺灣,遷都台北。12月底,中共占據大陸,國民政府撤至臺灣,未能撤出的國軍則遭共軍殲滅或收編。
背景:
1945年抗日戰爭後,中共勢力擴大,國共兩黨再起衝突。自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中國共產黨為與中央爭奪受降權和受降區域與政府軍發生武裝衝突。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市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年底,美國派特使馬歇爾調停國共雙方,於1946年1月簽訂了一月停戰令,並召開各黨平等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同年春,國共爆發政治摩擦,4月,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5月,孫立人在第二次四平戰役取勝後追擊林彪率領的中國共產黨部隊,直逼哈爾濱市。此間美國馬歇爾威脅要求停戰,國軍被迫停止追擊。1947年初,中國共產黨三次拒絕國府的和平要求、堅持廢除憲法後才能實現和平,至此國共談判完全破裂。2月,美國宣布完全退出國共調停,並開始在中華民國撤軍。3月,中央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逐出南京市;胡宗南率軍攻進延安市,國共戰爭全面爆發。
Top
發生過程:
戰爭初期,國軍在各個戰場呈進攻態勢,但1947年入冬開始,解放軍反攻駐守於大城市的國民政府軍,相繼佔領石家莊,四平等。1948年夏,國軍困守城市,失去周圍農村拱護,戰局不利。1948年9月遼西會戰爆發,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林彪率領下南下圍攻錦州,廖耀湘救援失敗。錦州、瀋陽先後被解放軍攻下,東北失守。11月爆發徐蚌會戰,黃百韜部集結途中被圍,國軍自徐州東進解圍失敗,黃維部自華中前往解救,也於宿縣附近被解放軍中原野戰軍包圍。中華民國政府令杜聿明放棄徐州,撤退途中被分割包圍,於隔年1月潰敗。遼西與徐蚌會戰的失利,使華北陷入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野戰軍入關,切斷華北國軍海運退路, 天津失守,北平守將傅作義投降,華北大部被解放軍佔領。
國共矛盾無解,蘇、英、美、法四強也先後拒絕調停,戰事持續。1949年1月21日,蔣中正宣布下野,但仍任中國國民黨總裁。李宗仁就任代總統職,2月5日,行政院遷往廣州辦公。1949年4月,李宗仁與中國共產黨開啟北平和談,李宗仁期望「劃江而治」。然而中國共產黨提出逮捕民國正副總統等「43名戰犯」的要求,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談判破裂。不久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4月20日,江陰要塞守備部隊投降。4月23日,國軍撤離南京。
1949年5月4日,杭州失陷。5月20日,西安撤守。5月22日,上海市區被解放軍攻佔,不久武漢也失陷,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廣州。
1949年8月至10月,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於陸續佔領華南地區。8月16日,國軍撤離福州。8月20日,贛州失守。9月10日,衡陽失守。10月7日,韶關失守。10月12日,國民政府宣佈自廣州遷往重慶。10月13日,廣州失守。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0月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攻佔福建。10月16日,國軍撤離廈門,退守金門。在金門戰役中,解放軍登陸金門失利。11月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進攻重慶。11月14日,桂林失守。11月20日李宗仁宣稱赴港治病,軍政大權交由閰錫山代理。11月25日,貴陽失守。11月29日,政府行政院再遷至成都。11月30日,廣西南寧失守。
1949年12月1日,重慶失守。12月5日,代總統李宗仁稱病辭職,離港赴美。12月7日,行政院電令中央政府遷臺灣臺北,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12月10日,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也飛往台北,國民政府全部遷台。
歷史影響:
一、政治方面
1949年,中國大陸易主,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遷到臺灣,確立現今兩岸的統治範圍。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隨即宣布戒嚴令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鞏固一黨專政的體制,民主憲政暫時無法實現。1987年宣布解嚴、1990年結束動員戡亂時期,至今民主政治仍在一步步試圖建立軌道。
在國際地位上,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大幅度滑落;1979年與美國斷交,更是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造成嚴重衝擊。至今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仍在中共壓力下力求突破,而對中共的立場也成為政局紛擾的理由之一。
二、經濟方面
在經濟方面,陸續推行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和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政策,並奉行「以農養工」,以農產品出口來換取外匯以進口工業機器,發展民生工業。並提高關稅,管制外匯,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土產業。到1960年代,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積極爭取外商在臺投資;1966年(民國五十五年),政府成立高雄出口加工區,以擴大加工生產。臺灣以加工中繼站的角色,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一環。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工業占臺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超過農業。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臺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政府遷台初期,在臺灣的經濟建設確實有一定成果。
三、社會與文化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之初,致力消除日本殖民教育的痕跡與影響,推動以中華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政策,並且深植反共、抗日思想,以建立對中央政權的認同。然而1970年代後,伴隨著經濟的起飛,本土文化日漸興起,外國思想湧入臺灣,臺灣的文化趨向多元。不論早年政府主導的復興傳統文化,以及近年政府提倡的本土化,如今都和日韓歐美等各地流行文化一起融合,形成臺灣自有的社會現象與文化表徵。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