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
時間
1941年01月04日 ~ 1941年01月14日
地點
安徽涇縣茂林地區
相關人物
皖南事變
資料來源:中國網
簡介:

皖南事變又稱為新四軍事件,「皖南」指事變發生地區—安徽南部,而新四軍是指共產黨轄下,由葉挺、項英分別擔任正副軍長,袁國平擔任政治部主任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事變發生於1941年1月4日到1月14日,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所轄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部隊與新四軍之間的一次衝突事件,事件中,新四軍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遭到了嚴重的損失。

由於抗戰爆發後,毛澤東要求部下致力擴大軍隊,建立根據地,導致國共軍隊衝突不斷。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支隊9000多人由雲嶺出發向南移動,違抗國民政府直接北上渡江的命令,南下企圖繞過國民革命軍防區再東進由蘇南渡江;6日,行至皖南涇縣茂林時,與國軍第40師發生衝突,雙方互稱對方先開槍,隨後第三戰區國軍將新四軍包圍。激戰七晝夜,新四軍除約2000人突圍外,大部被俘或陣亡;葉挺與國軍談判時被扣押,項英、周子昆被其副官劉厚總殺害。

背景:

一、 黃橋事件:

根據國共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協定,新四軍在編制上屬於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領導,但是事實上只聽命於延安的中國共產黨,極力擴張勢力,過程中必然與同一戰區的國民革命軍發生武裝衝突。

1940年10月初,陳毅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突襲江蘇北部的黃橋,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措不及防,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中將軍長李守維戰敗溺斃,國民革命軍萬餘人傷亡。本來僅駐安徽的共產黨新四軍,控制了江蘇部分省境。

同月19日,因為擔心類似黃橋事件的再度發生,蔣中正命令何應欽、白崇禧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長的名義,向八路軍正副司令朱德、彭德懷和新四軍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發出「皓電」,命令新四軍將撤到舊黃河以北。11月19日,毛澤東以上述受令者「朱彭葉項」四人名義答覆同意,蔣介石則發手令寬限新四軍的北移期限,要求所有新四軍部隊必須在1940年12月31日止撤出皖南和蘇南。

二、共軍移防拖延,再起衝突

毛澤東覆電後,新四軍並未如承諾隨即移防。12月3日,蔣中正再次致電催促葉挺,在繁昌、銅陵渡過長江,在無為附近集中後按規定路線北上。此令一出,前往換防的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師與新四軍紛爭再起,華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猛攻曹甸,國軍損失慘重。此外,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兼新四軍副軍長項英仍駐雲嶺,並未北渡移防前進。由於新四軍和國民黨軍隊在有關行軍路線、安全措施以及撤離經費和給養等問題糾纏不休,12月9日,蔣中正下令反擊。

12月中旬之後,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再次發電,嚴令皖南新四軍於12月底以前過江。受此壓力,12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皖南部隊全部以戰備姿態繞道茂林、三溪、寧國、朗溪到溧陽,然後待機北渡。26日,中共中央又電項英,對他們一再拖延、遲遲不北移提出了批評,要求項英立即撤離。12月28日,項英召開會議,決定遵守中共中央指定的北移路線:向南繞道茂林、三溪、旌德、寧國,迂迴天目山到溧陽。但一直到1941年1月4日,新四軍部隊才真正開始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