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江橋抗戰
江橋抗戰
時間
1931年11月04日 ~ 1931年11月19日
地點
齊齊哈爾、洮遼、錦州
相關人物
馬占山
、
張學良
、
張海鵬
、
石原莞爾
資料來源:中新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江橋抗戰,1931年11月爆發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南嫩江橋地區,是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革命軍所屬東北軍與日本帝國陸軍和投降日本的漢奸力量在日本侵略中國東北過程時爆發的一場小規模戰鬥。當時日本的主要目標為修復被守軍炸斷的嫩江橋,佔領後,讓坦克車、甲車、砲車等車輛能夠順利進入東北,並且進而佔領華北而作準備
江橋抗戰標誌著黑龍江戰役的序幕。亦是自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第一次有組織、大規模的抗日戰鬥,在中國各地都造成極大的影響。戰役結束後,領導戰鬥的馬占山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相反的,張學良由於未出手相助,成為全中國的眾矢之的。
背景:
1931年9月下旬,日本佔領遼寧、吉林兩省後,即著手謀取黑龍江省,但日軍若直接進入這個地區,與蘇聯的關係勢必發生變化。最後日本採「以漢制漢」策略,用金錢利誘的方式,收降了洮遼鎮守使張海鵬,由張代為攻取黑龍江。
10月1日,張海鵬宣布獨立,並利用日軍提供的資源擴充軍隊,準備進攻黑龍江省。10日,東北政府少帥張學良任命黑河警備司令兼步兵第3旅旅長馬占山為代理黑龍江省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黑龍江省副司令官,謝珂為軍事副指揮兼參謀長。
10月16日拂曉,日派偽軍向嫩江橋發起攻擊,偽軍因傷亡慘重而潰退。為防止偽軍再犯,守軍將嫩江橋炸毀三孔。馬占山得知偽軍向江橋進犯消息後,遂由黑河南下,10月20日在省會齊齊哈爾宣誓就職,布告安民,整頓社會秩序,致電前線將士奮力阻敵,以盡守土之責。
日軍利用偽軍侵佔黑龍江的陰謀失敗後,便決定直接出兵。10月27日,新任齊齊哈爾特務機關長林義秀少佐以關東軍司令部的名義向馬占山提出:「迅速修復嫩江橋,限期為一週。」10月29日,清水根據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的訓令通知黑龍江省政府:「直接在日軍的保護下開始修橋。」這是日軍進犯黑龍江省的公開信號。黑龍江省政府予以拒絕。關東軍集結部隊約4000餘人,至11月2日晚,集結於泰來附近。當天,林義秀奉關東軍司令部向黑龍江省政府發出關於修復江橋的通告。
Top
發生過程:
哈爾戈江橋橫跨嫩江,是通往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的咽喉,日軍欲侵佔黑龍江,必先奪取嫩江橋。1931年11月4日,由濱本大佐指揮的日軍嫩江支隊的3個大隊和南滿鐵道守備隊一部,在飛機和重炮的掩護下,向嫩江橋陣地守軍發動進攻。日軍以步兵進攻嫩江橋左翼高地,以牽制左翼守軍兵力,主力部隊向江橋正面的大興一線主陣地發起猛攻,並佔領了江橋。
埋伏在江橋北側的東北軍,在敵人進入有效射程內後,立即以猛烈炮火射向日軍。日軍遭此意外打擊後,隊形大亂。東北軍官兵躍出戰壕,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混戰中日軍的火力優勢均失去作用。激戰多時,日軍遭東北軍包括騎兵在內之夾擊衝殺,傷亡慘重。
11月6日,日軍再度投入步兵4 000餘人,火炮40餘門,飛機8架,鐵甲車3輛,在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的直接指指揮下,向守軍前沿陣地發動了瘋狂的進攻。馬占山亦親臨前線指揮。激戰至中午,戰壕幾乎全被日軍炮火摧毀,東北軍以白刃戰與敵相抗。最後,由於寡不敵眾、外無援軍、彈藥告罄等原因,決定放棄嫩江橋、大興陣地,將部隊撤退到大興站以北的三間房陣地。
洮昂鐵路線上的三間房車站,是保衛省會齊齊哈爾的最後一道防線。11月12日,日軍又重新開始攻擊。到16日,由於東北軍的頑強阻擊,日軍仍無法前進,但守軍損失慘重,人員彈藥已顯匱乏,日軍卻持續增援。17日,萬餘名日軍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向僅有2000餘名官兵堅守的三間房陣地猛,戰鬥持續到18日下午,守軍因腹背受敵,在彈盡糧絕,傷亡大半的情況下,不得不下令總撤退,並於11月19日退守齊齊哈爾。歷時16天的江橋抗戰結束。
歷史影響:
江橋抗戰時,張學良雖然電令馬占山死守勿退,但張學良駐錦州部隊卻毫無戰鬥準備,馬占山可謂孤軍奮戰,未獲駐防錦州一帶東北軍的實際援助。江橋戰鬥結束後,張學良受到社會輿論的猛烈抨擊。上海救國聯合會說「黑省馬軍,孤軍抗日,效忠疆場,張學良未能撥援」。市民聯合會致電國民政府,指責「張學良坐視日寇侵略東北,辱國喪地,放棄職守」。全國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亦電請政府「嚴懲張學良,克日出兵」。
儘管未能守住大橋,馬占山將軍依然成了中國的民族英雄,江橋抗戰得到了中國和國際新聞的廣泛報導。宣傳激發了更多人志願投身參加抗日義勇軍。這些義勇軍從1932年起,形成中國東北地區各式各樣的抗日隊伍,對在東北的日軍造成了一定威脅。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