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蔣中正第三次下野
蔣中正第三次下野
時間
1949年01月21日 ~ 1950年03月01日
地點
南京、臺灣
相關人物
蔣中正第三次下野
資料來源:鳳凰網
簡介:

蔣中正的第三次下野發生國共內戰末期,1949年1月21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中正因國共內戰失利,為了促成議和,宣布引退並返回奉化老家,由副總統李宗仁接任。然而蔣中正並非真正放手,1949年4月國共和談破裂,蔣中正再度公開出面組織,不久李宗仁敗退並前往美國,蔣中正率政府遷台並在1950年3月1日宣布復職。

背景:

一、財政軍事失利,政權搖搖欲墜

1948年4月19日,蔣中正在第一屆國民大會總統選舉中當選,並於5月20日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8月19日,蔣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停止發行法幣,並在各地設置經濟管制督導員,企圖挽救通貨膨脹的困境。然而幣制改革失敗,財政雪上加霜。

1948年底,東北、華北全境,華中、華東的長江以北地區都已被解放軍占領。民眾飽經戰禍,對國軍腐化的表現極為不滿,而對日抗戰加上國共內戰,已將國軍精銳消耗殆盡,不僅無力反攻,更面臨被解放軍消滅的危機。

此時擁兵50萬的「華中剿總司令」白崇禧在武漢通電,要求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也提出五項和議主張,第一條就是「蔣介石下野」。蔣召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開會,絕大部分委員也都認為蔣介石是國共和談的最大障礙,希望他下野。

二、美方施壓,失去支援

除了來自國內的各方壓力,蔣中正最在意的美方支援也開始動搖。1948年10月,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向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建議「勸告蔣委員長退休」,美國輿論普遍認為,「欲實現國共和議,非蔣介石去職不可」。蔣介石一度派夫人宋美齡到美國會晤杜魯門,希望尋求支持,然而此時美國政府已對其失去信心,不再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