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參戰案
參戰案
時間
1917年02月09日 ~ 1917年08月14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段祺瑞
、
梁啟超
、
孫文
、
黎元洪
、
張勳
、
馮國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中國原本持中立立場。但1917年春天,在德國潛水艇政策迫使美國參戰後,情況發生改變,中國是否參戰成為國際與國內各派勢力之間的角力重心。當時國務總理段祺瑞握有實權並贊成參戰,他組織督軍團會議,逼迫總統黎元洪同意參戰,又在5月間國會審議對德宣戰案時,指使「公民請願團」包圍眾議院,毆打反對派議員,企圖強行通過此案。結果造成國會停開,且要求內閣改組。此舉不但加重原有的府院之爭,更進一步引發督軍團叛變、溥儀復辟、護法運動等一系列政爭。8月,中國終於加入協約國陣營,擾攘多時的參戰案才告一段落。
背景:
1917年2月1日,德國宣布以無限制潛水艇策略實施海上封鎖,致使美國在2月3日對德絕交,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時希望中國政府能夠跟進。
國內方面,支持參戰的人以國務總理段祺瑞與梁啟超為主。段祺瑞欲藉參戰的機會提高中國國際地位,取得協約國財政支持,擴大其個人在國內影響力;梁啟超則著眼於參戰後可望收回德國租界、提高中國國際聲望上。反對參戰的人以大總統黎元洪和孫中山為代表,孫中山認為參加協約國有害無利,中國應嚴守中立立場,藉歐洲戰爭期間,積極發展對外貿易,提升中國經濟實力。
國際上,德國公使辛慈曾秘密與國內各方面接觸,希望能阻止北京政府對德宣戰;日本則相反,極力慫恿段祺瑞參戰,以便從中加強對北京政府的控制,獲取更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美國主要著眼於狀大協約國聲勢,促使戰爭早日結束。
Top
發生過程:
1917年2月9日,北京政府提出對德抗議。3月14日,宣布對德絕交。1917年3月4日段祺瑞偕同內閣成員到總統府,請黎元洪在國務院向國會提出的對德絕交案咨文上蓋印,黎元洪拖延不辦,段祺瑞憤而提出辭職,離京赴天津。後在馮國璋調解下,段祺瑞返回北京,並經國會通過了對德「絕交」。
1917年4月25日為了實行對德「宣戰」,段祺瑞聯絡各省督軍,在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向國會施壓。5月1日,國務會議通過對德宣戰案;5月7日,段祺瑞向國會眾議院提出參戰案;5月10日,眾議院召開會議審議宣戰案,段祺瑞組織三千餘人以公民請願團名義向眾議院示威,逼迫議員須於當日通過此案,並歐打反對派議員;5月11日外交總長伍廷芳、司法總長張耀曾、農商總長谷鍾秀、海軍總長程璧光四位閣員,抗議國會議員被辱,提出辭職。5月15日國務院再咨眾議院對德宣戰案。5月19日眾議院以多位內閣閣員辭職,而催議咨文乃用國務院名義於法律不合,議決緩議對德宣戰案,要求內閣先行改組。
黎元洪遂於5月23日免除段祺瑞國務總理職務,結果引發安徽、陝西、河南、浙江、奉天、黑龍江、山東、直隸、福建、山西等省宣布獨立。安徽省督軍張勳以入京調停為名,脅迫黎元洪解散國會。7月1日,張勳擁立宣統復辟,黎元洪逃往日本公使館。7月3日,段祺瑞在天津南郊宣布討逆,副總統馮國璋在南京代行大總統職務。7月12日,討逆軍攻入北京,張勳逃入荷蘭公使館,復辟失敗。段祺瑞重任國務總理,並於8月14日照會荷蘭駐華公使,宣告中、德兩國進入交戰狀態。
歷史影響:
一、中國欲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會,收回德國租界,但在巴黎和會上,山東利權卻被列強轉交予日本,引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團更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直到1922年簽訂的《九國公約》中,中國才收回山東利權。
二、參戰案引爆了袁世凱死後民國初年的政治亂象,不但加重了府院之爭,還引起溥儀復辟。段祺瑞再造共和後,卻拒絕恢復國會,也不願遵守《約法》,導致孫中山南下廣州護法,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