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馮國璋代理大總統
馮國璋代理大總統
時間
1917年08月06日 ~ 1918年10月10日
地點
北京、南京
相關人物
黎元洪
、
段祺瑞
、
張勳
、
馮國璋
、
孫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馮國璋代理大總統」指1917年7月復辟事件後黎元洪辭去大總統一職,由馮國璋代理,任期至1918年10月10日止。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依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繼任大總統,10月30日經過國會補選,馮國璋當選為副總統,但仍兼江蘇督軍,在南京辦公。1917年7月,大總統黎元洪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的府院之爭演變為張勳擁立溥儀復辟,最後復辟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也辭職。馮國璋於8月在北京就任代理大總統,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
在代理大總統任內,馮國璋主張和平統一全國,反對段祺瑞的武力統一,又引起第二次府院之爭。1918年8月12日,新國會(安福國會)開會,段祺瑞辭去國務總理,馮國璋也不再參選大總統,國會選舉徐世昌為新任大總統,馮、段二人同時下野,結束府院之爭。
背景:
馮國璋於1916年10月30日當選為副總統,因兼江蘇督軍的關係,仍留在南京辦公。1917年5月,第一次府院之爭愈演愈烈,大總統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一職。段祺瑞不甘示弱,策動友好的督軍脫離中央獨立。黎元洪無奈之下,請督軍團領袖張勳入京調停,並解散國會作為交換條件。孰料張勳於6月14日入京,7月1日便擁立溥儀復辟,黎元洪倉皇逃入日本公使館,行前發表通電,請馮國璋以副總統代行大總統職權。復辟事件僅十二天就告平息,馮國璋仍電請黎元洪復職,黎堅辭不就。1917年8月1日,馮國璋抵達北京。之後幾天馮國璋接連探訪北京各界人士,在獲得他們認可之後,才在8月6日通電全國,宣布就任代理大總統。
Top
發生過程:
馮國璋就任代理大總統後,為表示尊重責任內閣制,對於國務總理段祺瑞的用人行政和決策都不加干涉,國務院也定時派一名官員至總統府報告政情,府院之間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由於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開國會,孫中山遂以護法為號召,1917年9月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與北京政府遙相對峙。面對南方的護法運動,段祺瑞力主武力統一,馮國璋則主張和平統一全國,再度掀起府院之爭。
1917年8月,段祺瑞調北洋第八、第二十兩師入湖南,揭開護法戰爭序幕。之後又派心腹傅良佐為湖南督軍,引發直系官兵不滿。11月,正當湖南戰事擴大時,屬於直系的第八師師長王汝賢、第二十師師長范國璋突然發出通電,主張停戰議和。緊接著直系長江三督(湖北督軍王占元、江西督軍陳光遠、江蘇督軍李純)和直隸督軍曹錕聯名發表通電,響應停戰。11月22日段祺瑞辭職。馮國璋於11月25日下令准免,先以外交總長汪大燮代理國務總理過渡,後又請出王士珍署理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12月2日,段祺瑞策動北方十督:曹錕、張懷芝、張作霖、倪嗣沖、閻錫山、陳樹藩、趙倜、楊善德、盧永祥、張敬堯等在天津舉行督軍團會議。12月6日,聯名電請馮國璋明令討伐西南。馮國璋讓步。又任命段祺瑞為參戰督辦,段芝貴為陸軍總長,以消解皖系的不滿。此時,西南軍閥陸榮廷提出恢復舊國會,停止湘粵進兵和擁護馮國璋繼任總統,作為取消兩廣獨立的條件。馮發出停戰布告,責成南北兩軍停止敵對行動。12月31日,北方十督曹錕等發表通電,堅決反對恢復舊國會,主張以皖系控制的臨時參議院代行國會職權,選舉正式大總統,企圖合法倒馮。馮聲稱要親自出征討伐西南,率拱衛軍一旅,乘專車沿津浦路南下,想回到直系大本營南京。不料車到蚌埠,被皖系安徽督軍倪嗣沖攔截,迫使馮回京。同時,奉軍入關兵諫。皖奉聯合,馮不得已,1918年3月23日再次請段出任國務總理。
1918年8月12日,新國會(安福國會)開張。段祺瑞聲明要辭職,迫使馮國璋也聲明不參加總統競選。9月4日,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新任大總統,徐提名錢能訓組閣。馮國璋、段祺瑞同時下野,府院之爭落幕。
歷史影響:
一、由府院之爭到直皖戰爭
馮國璋、段祺瑞分別為北洋軍中直系、皖系的領袖。由於同出北洋系,各界均期待府院能竭誠合作,但在政策與各自利益考量下,兩派人馬在政治上相互傾軋,最終演變為直皖戰爭,這是北洋軍閥內部第一次公開而全面的軍事衝突,引發後續數年的軍閥混戰,直到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才結束此一亂局。
二、南北分裂與護法運動
復辟事件落幕後,段祺瑞重掌國務院,卻拒絕恢復臨時約法與國會,孫中山以此號召國會議員南下,在廣州另組政府,進行護法運動,中國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