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西關屠城血案(廣州商團事變)
西關屠城血案(廣州商團事變)
時間
1924年08月04日 ~ 1924年10月15日
地點
廣州
相關人物
西關屠城血案(廣州商團事變)
資料來源:廣州十三行檔案文獻信息資源中心
簡介:

廣州商團事變,指1924年8至10月廣州商團和商界因反對孫中山組織的廣州軍政府而引發的一場流血衝突事件。廣州軍政府將此次事件描繪為叛亂行動,故又稱為廣州商團叛亂;廣州商團及民間則把孫中山鎮壓商團的這一事件描繪為專制政府迫害商民的暴行,所以又稱西關屠城血案、西關慘案。

鎮壓活動是由孫中山下令,蔣中正等人指揮軍隊完成,廣州軍政府認定此大規模衝突事件有英國政府在背後操縱與支援,並解釋孫中山北伐的對象直系軍閥受英美兩國支持,而任廣東省商團軍總團長的陳廉伯又是英籍華人,廣州商團的活動很有可能受到英美的支持,以牽制北伐進程,然而這種解釋迄今缺乏有力的證據,因為在整個事變進程中,無論是英國政府還是南北各大軍閥,都沒有給廣州商團任何實質性援助,相反孫中山依靠蘇聯提供支持鎮壓了廣州商團。另一方面,在商團事變中,廣州商團採用共議機制,陳廉伯的個人作用不大。

背景:

從清末開始,廣州商團為維護自身利益就敢於同政府對抗,當時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工商業較各地為發達,廣州商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因此,無論是清末官員、革命黨人還是軍閥勢力,在廣東執政時,都希望得到廣州商人的支持。清末兩廣總督,民國都督、督軍到廣東蒞任之時,都會接見商團代表。他們在制定重要政策時,通常會召集商團領袖徵詢意見。當廣州商人認為某項政策嚴重損害商界利益時,有時便會採取罷市等方式同政府抗爭。

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社會治安差,廣州商人為自衛於1912年成立廣州商團。陳廉伯擔任團長兼廣州粵商公安維持會(商團公所)理財課主任,他支墊商團經費,借款購置槍械。1917年陳廉伯任粵商公安維持會代理評議長,進一步武裝商團。1919年8月,陳廉伯就任廣東省商團軍總團長。至1924年,廣州商團總人數已擴大到1萬3千人。商團在此前的廣州政權的多次更迭中一直保持中立,更因為保護商人利益及維持治安穩定受到部分廣州民眾的支持。

1920年10月,陳炯明率領粵軍驅逐盤據廣州已久的桂系軍閥,開始「粵人治粵」時代。陳炯明於1920年11月回到廣東就任省長,並邀請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回廣東參政。11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改編陳的軍隊由其直轄。後陳炯明、孫中山因政見逐漸產生矛盾。陳炯明主張實行「聯省自治」,孫中山打算以武力制壓北方軍閥。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部隊炮擊觀音山總統府,孫中山與陳炯明決裂。1923年2月,孫中山控制的部隊擊敗陳炯明,返回廣州,重組軍政府。

孫中山在廣州以大元帥名義統率軍政,一方面徵召平民入伍,另一方面徵收了一些團體如寺廟的土地進行拍賣,並大量發行紙幣以籌集資金。各地軍隊駐紮廣州以及對陳炯明部隊的對峙,導致軍費上升,政府因此大幅度擴大稅收,並將陳炯明在任時禁止的賭博再次開禁以徵收稅款。由於軍政府的種種行徑,開始引發社會各界的不滿。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廣州商人恐懼在蘇聯協助下的孫中山會實行共產主義,轉而敵視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5月下旬,廣州市政廳發布「統一馬路業權」法案,以收取新的稅項,引起廣州商界不滿。5月至8月,廣州商界發生多個行業的罷市活動。廣州及周邊地區商團成立「廣東省商團軍聯防總部」,陳廉伯任總長,鄧介石、陳恭受任副總長,並對廣州市實行戒嚴。經過廣州商團和政府談判,政府決定取消馬路業權法案,大罷市活動風波暫息。同時,廣東省商團舉行大會企圖成立聯防,討論添購武器裝備。1924年6月29日,孫中山舉行軍、警、團會操,曾通過各種途徑爭取廣州商團人士加入國民黨,但沒有得到商團的回應。政府與商團武裝共存的局面再也無法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