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第二次江西剿共戰爭
第二次江西剿共戰爭
時間
1931年04月01日 ~ 1931年05月31日
地點
江西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何應欽
、
魯滌平
、
朱紹良
、
孫連仲
、
毛澤東
、
朱德
資料來源:大紀元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第一次剿共失利後,國民政府於1931年3月改組南昌行營,由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兼任南昌行營主任,除第一次剿共的第六路軍、第九路軍、第十九路軍繼續參與剿共,分由朱紹良、魯滌平、蔣光鼐任總指揮外,再自湘南調第五路軍、魯南調第二十六路軍入贛剿共,各由王金鈺、孫連仲任總指揮。
共軍參戰的軍力,以朱德率領的第一軍團之第三軍、第四軍、第十二軍,彭德懷率領的第三軍團之第一師、第三師、第四師、第六師,以及鄧毅剛的第三十五軍為主力。
第二次剿共於4月1日展開,主要作戰地區在贛南之樂安、建寧、興國之間地區,先後發生東固戰役、東韶戰役、廣昌戰役等3次重要戰役。
其中第五路軍的第二十八師、第四十三師在東固戰役遭到紅軍擊敗,損傷頗重;第二十六路軍第二十七師在東韶戰役亦有相當受損,加以各路軍之間協調欠周,第二次剿共仍以國軍失敗告終。
背景:
第一次江西剿共戰爭時,蔣中正本以為以10餘萬大軍,剿滅江西數萬紅軍必操勝算,所以他從南昌返回南京後,公布《國民會議選舉法》及《政治犯大赦條例》等,發表《告國民書》,為召開國民會議及選舉總統一事作準備。
未料1931年新年第一天即傳來江西剿共失利的噩秏:第18師師長張輝瓚兵敗被俘,公秉藩軍長第28師折損大半。蔣中正一面安撫譚道源、魯滌平等下屬;一面重新調集兵力,決定另派大員何應欽以湘鄂贛閩四省剿匪司令名義代理總司令職權,同時兼漢口、南昌兩行營主任,前往江西指揮四省圍剿部隊,全權負責指揮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
中共部隊在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攻勢後,即轉入戰略進攻,向廣昌、寧都、永豐、樂安、南豐等縣境展開攻勢,擴大了中央蘇區的範圍。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對國民政府此次失敗後,必定會部署第二次圍剿的情勢,已經有所估計和瞭解。指示強化部署地方機關,打擊地方土豪,加強赤衛隊,鞏固蘇維埃政權等一系列工作,為迎擊國民政府的再次進攻作好準備。
Top
發生過程:
1931年1月29日,國民政府撤換圍剿軍總司令魯滌平,由軍政部長何應欽代理總司令職權,除第一次剿共的第六路軍、第九路軍、第十九路軍繼續參與剿共,分由朱紹良、魯滌平、蔣光鼐任總指揮外,再自湘南調第五路軍、魯南調第二十六路軍入贛剿共,各由王金鈺、孫連仲任總指揮。總計共有20個師、4個獨立旅,總兵力約20萬人。
4月1日,國軍開始行動,各路每日僅行進不到10公里,以防紅軍的穿插迂迴。4月23日,進到江背洞、龍岡、富田、水南、嚴坊、招攜、界上、橫石、廣昌一線,並對占領區實施大規模破壞,以毀滅紅軍的經濟基礎。
5月10日,在鞏固了占領區後,國軍各部再次出發,深入中央蘇區腹地。5月13日,五路軍第28師和第47師一個旅,離開富田向東固推進,5月15日,朱德和毛澤東作出部署,命令紅三軍團和紅三十五軍為左路、紅三軍為中路、紅四軍、紅十二軍為右路分割包圍此路部隊,並且命令紅七師和紅三十五師阻擊十九路軍,其餘可能出現的援軍,由地方武裝負責遲滯。
5月16日,第28師和第47師一個旅在中洞遭到紅軍中路軍和右路軍的突然襲擊,很快潰散。當夜,紅軍左路軍攻占富田,紅十二軍開始進攻第43師,該師連夜逃走。5月19日,追擊的紅軍部隊在白沙追上第43師以及中洞殘軍,將其擊潰,紅十二軍於當日乘勝進攻第54師,該師與白沙殘軍逃往永豐,十九路軍因戰情不明,亦於同日撤回贛州。
5月21日,紅軍前鋒在追擊過程中接觸第27師81旅,旋即展開進攻,將該旅大部殲滅。當晚,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之後,項英決定將軍事指揮權完全交給以毛澤東為首的紅一方面軍總前委。5月27日,紅軍攻占廣昌,殲滅第5師4個團,擊斃其師長胡祖玉。5月31日,紅軍主力攻占建寧,殲滅第56師3個團。
至此,第二次戰役以紅軍的完全勝利告終,據紅軍戰報,國民革命軍在戰鬥中損失超過3萬人。
歷史影響:
此次戰爭的勝利,使得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擴大了中央蘇區的勢力範圍,其掌控勢力從江西南部伸展入福建西部。毛澤東也因此戰,又一次證實了自己的軍事才能,更加穩固了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在此次戰爭失敗後,蔣中正認識到無法依靠其他派系的武裝消滅中國共產黨部隊,加之各地軍閥反對中央政府的敵對行動漸漸平息,蔣中正開始抽調其最精銳的嫡系部隊開赴剿共戰場,並積極準備接下來繼續對共產黨的作戰。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