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太原戰役
太原戰役
時間
1948年10月05日 ~ 1949年04月25日
地點
山西太原
相關人物
閻錫山
、
梁敦厚
、
徐向前
、
彭德懷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太原戰役,是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場大型戰役,戰役發生於山西太原。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等部在徐向前指揮下發起戰役。共軍在1949年3月底於太原城下,共集結了3個兵團、10個軍、36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師,1300餘門火炮,連同中央軍委補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義部改編的4個師,25萬人對太原形成合圍之勢,國軍則由太原綏靖公署集結十餘萬兵力固守,雙方共陸續投入42萬餘部隊參戰。至1949年4月24日戰役結束,共軍全殲國軍10餘萬人。但解放軍在這6個多月的戰事中,共傷亡4.5萬人,是國共內戰中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攻堅戰。
最終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4月25日攻克晉系軍閥閻錫山控制的山西省會太原,基本占領了山西乃至華北全境。
背景:
自辛亥革命後,晉系閻錫山就長期統治著山西,歷經北洋政府、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他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地方軍閥之一。抗日戰爭初期,閻錫山與共產黨人薄一波等組建犧牲救國同盟會、山西新軍等,使得山西境內閻錫山部與八路軍組成抗日同盟。太原會戰後,山西大部被侵華日軍占領。1939年冬,晉西事變後,薄一波率山西新軍加入八路軍編制,雙方勢力主要以汾陽、離石為界分別控制山西南北。閻錫山為了鞏固自己在山西的利益,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前後,他和日方達成協議共同防共。國軍搶先進入太原受降,並留用日本軍隊。另一方,中國共產黨也在山西迅速擴張其晉冀魯豫、晉察冀和晉綏軍區勢力範圍。1945年初,閻錫山派往上黨地區的晉綏軍第十九軍遭到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的圍攻。上黨戰役使得晉綏軍損失第19軍,削減了閻錫山兵團總兵力的三分之一,閻錫山不得不請求中央軍在山西地區的協助。
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之始,中共在部署戰略計劃中,即包括對太原周圍防區的進攻策略。1946年,陳賡率領太岳縱隊發動聞夏戰役、同蒲戰役、臨浮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陸續占領山西南部等地區。聶榮臻和賀龍在北線進攻正太路、同蒲路、平漢路北段的戰役中受到國軍阻擊。1946年8月,聶榮臻率晉察冀軍區部隊發動了大同集寧戰役,因傅作義的巧妙救援,晉察冀部隊的進攻以失敗告終。此後的解放軍在華北、陝北一度相當被動。
1947年1月18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會同晉綏野戰軍攻克孝義,守軍第三十四軍第四十五師一部及地方團隊2500人全部被殲。閻錫山以孝義失守,是日赴平遙前線部署,調9個師及2個縱隊共3萬餘人分三路往援。直到1947年底方才攻克石家莊,局勢對解放軍一方有所好轉。此後,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在豫東戰役中攻占開封等大城市後,解放軍始才陸續積累了攻堅大型城市的經驗。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十二萬人南渡黃河,進入大別山。隨後不久,陳賡、謝富治分別率一路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南渡黃河,進入河南西部。尚在養病中的徐向前出任晉冀魯豫軍區副總司令,率領當地五萬餘地方武裝籌備與閻錫山的晉綏軍交戰。1948年7月下旬,徐向前以運動戰方式在晉中地區重創閻錫山部,解放軍以六萬兵力擊敗了十萬餘人的晉綏軍。晉中戰役後,國共雙方在山西的力量對比由此發生逆轉。山西省除太原、大同外均被華北野戰軍攻占,不過晉綏軍傅作義部依然控制著歸綏至北平、天津一線。
Top
發生過程:
1948年9月28日,華北解放軍第一兵團周士第、陳漫遠聯署下發了《進攻太原的戰術補充指示》。前線指揮員周士第預定在10月18日向太原發起攻擊,分三個階段連續進攻外圍、城垣和太原城。
當時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成功包圍並攻入濟南。閻錫山受濟南戰役震撼,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攻為守。10月1日,國軍率先兵分三路,以7個師的兵力離開工事主動出擊,沿汾河以東、同清路以西,出太原城南平原地帶產糧區搶糧,以緩解城內糧荒。
10月24日,國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組成「援晉兵團」,以救援太原為名,企圖偷襲石家莊和中共中央所在西柏坡。中共預先得知並做好防範。11月初,國軍偷襲部隊退回保定。東北戰事結束後,為穩住京津的國軍傅作義集團,防止其向南或西轉移,中共中央軍委在林彪等建議下於1948年11月16日發出緩攻太原的電令,讓徐部再打一兩個星期控制幾個要點和機場後,停止進攻。同月,閻錫山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準備了毒藥和汽油,打算太原城被攻破時殉城。
12月1日,解放軍太原前委發出休整指示,太原戰役轉入軍事圍困、政治攻勢、軍事練兵階段,隨之作戰方針改定為「以圍困瓦解為主,固守已得陣地,以軍事圍困與政治瓦解相結合,逐步削弱敵人」。同時,解放軍派王平的北嶽兵團圍困大同。原計劃參加太原戰役的華北野戰軍第2、第3兵團改派去防範傅作義,圍困張家口。
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與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平津戰役結束。解放軍占領北平、天津後,太原日益孤立,國軍糧食接濟極度困難。1月底,發生了西山反擊戰。解放軍地方部隊和閻軍爭奪西山陣地,最後守住了西山。平津戰役結束後,華北野戰軍第19、20兵團和四野炮一師於1949年3月加入太原戰役。太原前線解放軍的總兵力增至32萬餘人,組成以徐向前為書記的中共太原前線總委員會和太原前線司令部,統一指揮參戰部隊。彭德懷返回西北途經太原前線,參與指揮總攻太原的作戰,也是為攻克太原後,馬上帶第18、19兵團去西北。
1949年3月,太原守備司令王靖國的女兒王瑞書受共產黨派遣入太原勸降,遭到拒絕。在晉中戰役中被俘的閻軍高級將領趙承綬也試圖入城勸降,仍遭王靖國堅決拒絕。太原城內的中共地下黨員張全禧成功取得了城防圖,送出城。而另一地下黨系統則被查獲,原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的兒子趙宗復再次被捕,但因閻念舊情,趙宗復沒有被處決。
當時桂系逼迫蔣介石下野後;1949年3月29日,閻錫山應代總統李宗仁邀請,藉機飛赴南京。閻錫山將軍政大權交給由梁敦厚、王靖國、孫楚等五人,至此再也沒有回山西。經過一個冬天的圍困,閻軍此時物資非常困難:空運給部隊的糧食不足1/2;副食品不夠,半數以上士兵患夜盲症。而解放軍的實力大增,中國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赴太原前線協助帶病指揮的徐向前。
4月9日,解放軍開始進攻外圍據點。為配合中共和李宗仁政府的和談,總攻時間推遲到22日。4月20日,由於北平和談破裂,解放軍決定發動對太原的總攻。同日解放軍以絕對兵力和火炮優勢,以三大兵團分別從東、北、南三方圍攻太原城。4月22日,解放軍攻占城外圍的雙塔寺要塞和臥虎山要塞。太原外圍作戰全部結束,城郊的國軍防線被攻破,約占太原守軍總兵力的80%。解放軍太原前線司令部接連發表了《告困守太原敵官兵書》和《最後警告閻錫山書》[69],要求太原守軍投降,但守軍向解放軍陣地開炮,並在廣播中宣稱「堅強意志、奮鬥到底」、「成功成仁的決心,誓死保衛太原」。
4月24日,解放軍開始向太原發動最後攻勢,並進入太原城。25日,城內巷戰結束。山西省代主席梁敦厚、閻慧卿、今村方策等人集體自殺,閻錫山稱「太原五百完人」,將領王靖國、孫楚、日本人岩田清一等被解放軍俘獲。國軍守軍共有八萬九千餘人傷亡;而整個太原戰役國軍共有十三萬五千餘人傷亡,解放軍也有四萬五千餘人的傷亡。
歷史影響:
攻克太原一周後,困守北部大同的1萬餘人國軍最終接受解放軍的和平改編。5月5日,鎮守新鄉的國軍第四十軍1萬餘人接受解放軍改編。共產黨至此基本控制山西全境,華北再無戰事。在太原戰役影響下,9月19日,以董其武為首的綏遠各界代表通電全國,宣告投共。
國軍方面,閻錫山後到廣州於1949年6月擔任中華民國臨時行政院長,不久再遷至台灣。閻錫山隨後積極極籌建「太原五百完人招魂冢」,並組織舊人回憶拼湊「五百完人」名單,並由台灣山西文獻社編印了《太原五百完人成仁三十周年紀念》一書,以紀念此事。在台灣長期成為國民黨政權在進行思想教育時的教材。然而此事真實性受到質疑,共產黨認為此事是閻錫山「自欺欺人」,據中國大陸方面的文史研究人員調查,「太原五百完人」中有的並非太原易手時死亡,有的是戰死或病死的,有的是被閻錫山自己的特務機關處死的,甚至有的仍健在;而台灣作家李敖也質疑真實性。
Top
中外雜誌 208
‧
感懷湯恩伯將軍
Top
書名:
共赴國難──國共合作抗戰紀實
‧
第五章 太原會戰─ 一、平型關戰役
‧
第五章 太原會戰─ 三、娘子關戰役
‧
第五章 太原會戰─ 四、太原保衛戰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