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彭德懷
彭德懷,原名得華,後改名德懷,號石穿,化名清宗,湖南湘潭人,中國近代軍事人物,中共十大元帥之一。

彭德懷少時短暫入學,後因家貧輟學當學徒。1916年彭德懷投軍,表現突出而擔任基層軍官;1922年,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擔任連長、營長。北伐期間,彭德懷隨唐生智加入北伐軍,1928年升為團長。同年,彭德懷加入中共,率部在湖南平江起事,被編為工農紅軍第五軍,後轉移至井岡山,1930年升為第三軍團軍團長。1934年,彭德懷參加長征,屬於毛澤東一派;在延安獲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

抗戰爆發後,彭德懷部改編為第八路軍(後改為第十八集團軍),任副總司令,但偏好消耗戰的策略也使他後受到不少批評。1945年,彭德懷兼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國共內戰期間,彭德懷擔任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與胡宗南在西北對峙。1949年,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彭德懷續任司令,完成對西北諸省的占領,並攻入新疆;中共建政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西北軍政治委員會主席等。

1950年韓戰爆發,彭德懷出任志願軍司令員,至朝鮮半島與聯合國軍對抗,直到1953年雙方停火後才歸國。1954年,彭德懷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次年晉升元帥,在十大元帥中僅次於朱德。彭德懷在國防部長任內與毛澤東出現分歧,他認為應削弱政委在軍隊中的影響力,而毛澤東則認為彭德懷擁兵自重;1959年,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中批評毛澤東,不久後遭解職並劃為反黨份子。1965年,彭德懷被調往四川,任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不久文革開始,彭德懷被捕並囚禁於北京,遭到迫害。1973年11月29日,彭德懷在北京逝世,1978年之後才逐漸獲得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