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時間
1945年09月 ~ 1949年05月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是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9月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的戰略方針。這一方針的含義就是將江南的孤立部隊撤退至江北,以避免在內戰爆發時被江南優勢國軍全殲;同時大力向華北和東北發展力量,建立根據地,從而使得中國共產黨以中國北方為基地,建立牢固的基礎。

這一方針使得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總體進展軸向是由北往南的方向,首先中共軍隊集中於毗鄰蘇聯的東北和華北,通過在該地區的決定性勝利而向南發展;最終發動渡江戰役,占領江南地區,進而占領整個中國大陸。

國民黨失敗後認為,該方針是中共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最為成功的戰略方針,這一方針使得中共終於可以毗鄰蘇聯,直接獲得蘇聯援助;從而蠱惑群眾,壯大武裝;這一方針同時也奠定了中共在華北立足的基礎,為未來中共定都北京埋下了伏筆。

事件背景: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開始爭奪地盤。原滿洲國日偽政權控制區的中國東北有日本留下的重工業基地,在此還可以更加便捷的蘇聯紅軍的援助,並且毗鄰蘇聯和北韓,可進可退,是中共擴張勢力的最佳位置。而東北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如果國民黨占領這一地區,那就能夠利用東北雄厚的工業基礎,同華東、華中相配合,南北夾擊中國共產黨占據的地盤。

反之,如果中國共產黨控制東北,就可以依靠那裡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建立鞏固的戰略基地。九一八事變後,由於張學良為首的地方實力派保存實力,將所屬東北軍完全撤出東北;抗戰勝利時,國軍精銳主力遠在西南、西北大後方。相反,名義上由中共領導實際上由蘇聯直接扶持並指揮的的抗日武裝在東北進行了長時間的游擊戰,有著較為堅實的群眾基礎。同時,共產黨領導的華北、華中根據地在地理上臨近東北。這些都為共產黨進軍東北,占據東北的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