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抗日戰爭(八年抗戰)
抗日戰爭(八年抗戰)
時間
1937年07月07日 ~ 1945年09月02日
地點
中國、太平洋、緬甸、印度、日本
相關人物
蔣中正何應欽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陳誠、顧祝同衛立煌薛岳白崇禧張發奎孫連仲杜聿明傅作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約瑟夫‧史迪威、陳納德魏德邁、 昭和天皇、阿南惟幾、朝香宮鳩彥王、畑俊六、板垣征四郎、閒院宮載仁親王、近衛文麿、東條英機、松井石根、杉山元、岡村寧次、南次郎、寺內壽一、西尾壽造、梅津美治郎、清三石川
抗日戰爭(八年抗戰)
資料來源:中華網
簡介:

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是指20世紀中期,由中華民國領導抵禦日本侵略的一場全面戰爭,戰場包括中國大陸、緬甸、越南等地;由於戰爭時間約為八年,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為抗戰。

日本方面,1937年發動侵華戰事時,近衛文?內閣將這場戰爭的官方稱呼定為「支那事變」。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東條英機內閣將其納入為「大東亞戰爭」的一部分,更名為「日支戰爭」。二戰結束之後,應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日本禁止繼續使用「支那」這個詞來稱呼中國,遂改名為「日中戰爭」。而在國際上,出於中立性的考慮,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該戰爭也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亞戰事。

背景:

一、軍國主義的基本思想

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提高國力的同時,也已經確立以侵略為手段的發展策略。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時,明治天皇就以明確提出,日本對外方針是「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1878年,日本設立直屬於天皇的參謀本部,執掌用兵、作戰等軍令事務,不受內閣過問,確立「統帥權獨立原則」。此後「軍部」勢力不斷增強,已可與內閣對抗。

二、對中國的予取予求

1894年的甲午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都讓日本從中國取得龐大利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趁機入侵膠州灣德國租界,進而佔據山東。1915年1月18日,日本跟急於想稱帝的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戰後雖然中國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但列強紛紛拒絕,並簽署同意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因此日本早已將中國視為可任意宰割的侵略對象。

三、主戰派的絕對優勢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順利奪取東北地區,主戰派的計畫完全勝利,溫和派已無理由和能力加以牽制,日本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已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