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青天白日勳章
青天白日勳章
時間
1929年05月15日
地點
中國、台灣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張學良
、
張治中
、
宋哲元
、
謝晉元
、
湯恩伯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青天白日勳章,又稱青天白日大藍綬帶,為中華民國的軍職勳章,此勳章的頒授對象是保家衛國,抵禦外侮的有功軍職人員。 其等級僅次於國光勳章,目前獲頒人數計有210人。
此章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15日由國民政府公布《陸海空軍勳章條例》(現《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時頒行第一位獲獎的是張學良。
此章頒給陸海空軍軍人。凡捍禦外侮、保衛國家,著戰功者。自從兩岸關係緩和之後,一般只有卸任國防部部長和參謀總長可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致使該勳章淪為個別軍隊高官的資歷牌,其實際地位和價值相對以往有所下降。
青天白日勳章210名獲得者當中絕大多數為軍官,其中又以將級軍官為多。士兵中先後只有三人獲得過此勳章。另外有四位美軍軍官獲得:陳納德、魏德邁、史迪威與馬歇爾。
事件背景: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通過陸軍部制定《勳章章程》,於民國元年(1912年)4月1日公布,規定種類為九鼎勳章、虎羆勳章、醒獅勳章三種,每種各分九等。
北洋政府又陸續公布〈頒給勳章條例〉、〈陸海軍勳章令〉等相關法令,訂定大勳章、蒙回藏爵章、勳位章、寶光嘉禾勳章、嘉禾勳章、白鷹勳章、文虎勳章、雲鶴勳章、金獅勳章、星雲勳章、棠勳章、慈惠章等。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勳章全部廢止。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陸海空軍勳章條例〉,規定青天白日勳章與寶鼎勳章,適用於軍職人員。
Top
發生過程:
青天白日勳章頒給陸海空軍軍人。凡捍禦外侮、保衛國家,著下列戰功之一者,頒給之:
1.運籌適宜,致獲全功者。
2.戰鬥間處置妥善,使全軍或一部得重要之勝利者。
3.冒險前進,偵得重要敵情,致獲全勝者。
4.最困苦時,毅然奮起戰鬥,挽回頹勢者。
5.冒險辦理戰場後方勤務,成績最著者。
6.冒險破壞敵人伏置水雷或障礙物,以開導戰艦之進路者。
7.我軍艦護送多數船舶驟遇敵優勢艦隊,劇戰之後,俾護送船舶得安全航到其目的地者。
8.於一次任務中擊落敵機四架以上,地面擊燬敵機六架以上者。
9.空中轟炸命中敵軍之重要根據地、高級司令部、兵工廠、巡洋艦、驅逐艦等,使之全燬或沉沒,有確實證明者。
自從兩岸關係緩和之後,一般只有卸任國防部部長和參謀總長可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致使該勳章淪為個別軍隊高官的資歷牌,其實際地位和價值相對以往有所下降。
此勳章章體依1980年12月19日修正之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施行細則之圖案完全相同的正(星章)、副(綬章)、大綬帶及小禮服飾章和及勳表組成,材質為銀質鍍金,表面含琺瑯質。其勳章的中心為青天白日國徽,代表國家,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有禦侮克敵,使國家光輝四耀之功勳。 另外由於采玉大勳章同樣以中華民國國徽為主圖案,故不熟悉中華民國勳章的人容易將采玉大勳章與青天白日勳章混淆。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月15日改訂為《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此章照舊頒行,為襟綬,有表,不分等級。
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12月19日修正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施行細則,改為大綬。
綬帶色彩:中央為白色寬條,外側各有一紅色窄條,紅、白條之間各夾有一條藍色窄條。
此章於著軍禮服時,星章佩於左襟中部,大綬由右肩斜至左脅下;著軍常服時,得佩帶勳表,與他種勳章並佩時,其位置居於國光勳章之後,一等寶鼎勳章之前。
該勳章於1929年開始授與,至2015年止,共有210獲獎者。第一位獲獎的是張學良。有四位美軍軍官獲得:陳納德、魏德邁、史迪威與馬歇爾。
1930年發生中東路事件,因此參與戰事的東北軍張學良、王樹常、胡毓坤、于學忠、鄒作華、沈鴻烈成為第一批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的將領。
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倒戈投降解放軍或被俘人員甚多,如:于學忠、王樹常、杜聿明、李玉堂、李宗仁、李仙洲、宋希濂、吳奇偉、胡毓坤、張炎、張治中、沈光漢、區壽年、黃琪翔、鄧寶珊、羅廣文、衛立煌、鄭洞國、廖耀湘、董其武、陳明仁、王耀武、陳紹寬、孫蔚如、劉斐、馮玉祥、鹿鍾麟、戴戟、蔡廷鍇、蔣光鼐、程潛。
歷史影響:
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15日由國民政府公布《陸海空軍勳章條例》規定青天白日勳章為軍職人員最高榮譽勳章,後來雖然被1938年2月20日施行頒發的國光勳章取代,但國光勳章至今分別只有五人獲得,分別為蔣中正、傅作義、周至柔、俞大維及何應欽,因此青天白日勳章依舊為國軍中最重要的勳章之一。
另外,由於青天白日勳章210名獲得者當中絕大多數為軍官,其中又以將級軍官為多。士兵中先後只有三人獲得過此勳章:分別為抗日戰爭期間的安德成(時任第58師戰車防禦炮連中士班長)、張綸林(時任第58師戰車防禦炮連下士炮手)因在武漢會戰中表現英勇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批授予。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第87師261團3營上士排附廖鈞因在四平戰役中立有戰功亦被授予該勳章。故外間往往誤以為該勳章專屬於高級軍官。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