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宋哲元
宋哲元 1885-1940
宋哲元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哲元
生日
1885年10月03日
卒日
1940年04月05日
籍貫
山東省樂陵縣
組織
國民軍(國民一軍、西北軍)
學歷
武衛右軍隨營武備學堂
相關事件
宋哲元,字明軒,山東樂陵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馮玉祥「五虎將」之一,曾任陝西、察哈爾、河北省主席、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等,逝世後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宋哲元出身貧寒,幼年從舅父沈蘭棻讀書,後在家設館授徒。1907年宋哲元赴北京考入武衛右軍隨營武備學堂,1911年畢業後分發第六鎮見習,跟隨陸建章,1912年調入陸建章之左路軍備補軍馮玉祥營任哨長,逐漸成為馮玉祥的心腹,曾參與討伐張勳、第一次直奉戰爭,累功升為團長、旅長,並授將軍府銳威將軍。1924年北京政變後,宋哲元任第十一師師長,次年兼任熱河都統,在熱河推廣農工業而受好評。1926年,宋哲元出任國民軍第四路總司令,但國民軍旋即撤往綏遠整編,在馮玉祥領導向全軍加入中國國民黨,支援北伐。1927年宋哲元出任北路軍總指揮、第二集團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任陝西省政府委員兼主席等。中原大戰時,宋哲元跟隨馮玉祥對抗蔣中正,失敗後所部由張學良改編,歸入東北軍;1931年宋哲元出任第二十九軍軍長。

九一八事變後,宋哲元主動支持抗日,兼任察哈爾省政府委員、主席,並指揮了長城戰役。《塘沽協定》簽訂後回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兼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5年宋哲元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同年《秦土協定》、《何梅協定》簽署,非國民政府嫡系的宋哲元任平津衛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長、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作為抵抗日本的第一線。抗戰爆發後,宋哲元曾試圖調停雙方,但由於雙方戰意高漲而失敗,之後宋哲元出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但因舉棋不定而敗退撤離平津。1938年因病辭職,改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至四川綿陽休養。1940年4月5日病逝。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