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喜峰口大捷
喜峰口大捷
時間
1933年03月09日 ~ 1933年03月14日
地點
河北、熱河
相關人物
張學良宋哲元湯玉麟何應欽武藤信義、张自忠、劉汝明、孫德荃、孫魁元、丁喜春沈克趙登禹王長海何基灃于學忠商震萬福麟趙登禹董升堂、李九思、佟澤光、蘇東元
喜峰口大捷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喜峰口大捷」是抗日戰爭初期的主要戰鬥之一。

背景:

喜峰口兩側群峰矗立,險要天成,長城依勢蜿蜒,是中國河北省、熱河省交界一帶的長城隘口,是北平與熱河的交通咽喉,東有鐵門關、董家口、西有潘家口、羅文峪,自古以來即為軍事要地,不但是京師北衛的重要屏障,也是關外入朝進貢的關口;故喜峰口一線的安危將直接影響整個華北的戰局。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我國東三省,同時鎮壓了東三省抗日義勇軍,並準備隨時向關內進犯。1933年元旦,日軍在山海關製造事端,接著用武力將其佔領,山海關保衛戰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1月3日,山海關失守後,熱河告急,平津震動,張學良急調29軍移防平東。1月20日,宋哲元率領所部1.5萬餘人陸續到達通縣、薊縣、三河、玉田一線。2月21日,日軍又發動對熱河的進攻,中國守軍湯玉麟部不戰而逃,3月4日承德失守,張學良引咎辭職。何應欽繼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他秉承南京政府旨意,不作收復失地之打算,只是沿長城一線佈防,試圖依靠長城來阻止日軍向華北進軍。2月9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和侵華日軍發佈了侵略熱河的軍事命令和軍事調遣:「儘快向建昌附近至其以南一線挺進;並應不失時機以一部確保界嶺口、冷口、喜峰口等長城重要關口,掩護軍主力的側翼;而後以主力佔領承德及古北口」。

這時,駐山西陽泉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奉命開往前線對日作戰。29軍接到移防喜峰口的命令後,即派先頭部隊前往商洽接防,主力部隊則集結在三屯營、澈河橋、灤陽城一線。開赴前線之時,宋哲元寫下了「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