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
時間
1935年12月09日 ~ 1935年12月16日
地點
北平
相關人物
宋哲元
、
何應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一二九運動,是指1935年12月9日由中共北平臨時市委的彭濤等人通過「北平大中學校抗日救國學生聯合會」(簡稱「北平學聯」)發動的要求「停止攘外必先安內、一直對外抗日」的學生運動。
狹義的「一二九運動」是指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市大、中學校學生上街請願遊行,以及12月16日北平市更大規模的學生遊行活動,和1936年1月初「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還包括同時期受北平12·9、12·16遊行的影響在全國20多個城市掀起的學生運動與社會響應。這一階段是受中共《八一宣言》思想影響下,以中共黨員與共青團員為領導核心發動起來的學生運動。
廣義的「一二九運動」是直接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之下,包括1936年1月底成立的中共北平市委下屬的學聯黨團、1936年4月成立的中共北平市委學生工作委員會,以後成立的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
事件背景:
日本於1931年占領中國東北地區後,繼續向華北步步進逼。1933年爆發長城抗戰,熱河省被日軍占領。國民政府對日本之態度,激起中國國內許多人士不滿,給正遭圍剿的中國共產黨有機會擴大影響力。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民黨一直秉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圍剿鎮壓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與勢力,對日本對中國進行的不斷侵略處於被動狀態,導致中國東北地區遼、吉、黑三省與熱河省被日本軍隊全部占領。日本當局操控「華北特殊化」、「華北五省自治」,逼迫國民政府與中國國民黨不斷退讓,簽訂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秦土協定,從華北撤出黨、政、軍、憲、特力量,成立以宋哲元為首的推行「華北高度自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華北局勢岌岌可危。
在這種局勢下,北平的知識分子和知識青年走上街頭,抗議國民政府不對日本進行反擊,請願要求國民黨放棄其「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中共北平臨時市委的彭濤成功透過潛伏在燕大、清華和東北大學的地下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及他們所設立的學生組織,鼓動學生的愛國熱忱,在國內製造盡快與日本開戰的輿論。胡適等學者曾用了二十多日勸喻學生「安心求學」,以失敗告終。在期間,胡適甚至收到來自一名熱血青年的恐嚇信。
在《何梅協定》簽訂後,華北局勢日益危急。1935年6 、7月間,日本通過《秦土協定》控制察哈爾省,10月指使殷汝耕發動「冀東事變」,在河北省建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李守信與德王籌備蒙古軍政府,大力策動「華北特殊化」、「華北五省自治」。何應欽為首的中央軍、國民黨河北省黨部、北平市黨部、憲兵三團於1935年9月撤出華北,由29軍宋哲元部主政,計劃於1935年12月成立宋哲元為主任的冀察政務委員會。
Top
發生過程: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學校學生在北平學聯策劃、組織、領導下,針對國民政府即將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展開請願遊行。北平學聯設立行動指揮部,姚依林和郭明秋坐鎮西單北亞咖啡館負責各校遊行隊伍的聯絡協調;孫敬文任總交通,指揮各校步行與騎車的交通員;黃敬在遊行隊伍中參與一線指揮;而彭濤則作為此次遊行的實際幕後領導人不在遊行隊伍中露面。
城外參加遊行的學生主要來自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他們計劃從這兩所大學出發,逐漸壯大隊伍,但不料當局關閉了西直門,於是燕大、清華遊行學生未能按計劃進城到中南海居仁堂面見何應欽並由燕大學生作代表當面遞交請願書斥責國民黨的投降賣國政策。
燕京大學男女學生共編成六個大隊,每隊九十人。清華學生早晨5時集合出發,學生隊伍沿平綏鐵路線於8時在西直門與燕大學生會合。北平大學農學院20多學生,弘達中學、成達中學的100多名同學也陸續抵達西直門外,聚集已不下兩千人,就在城外的空地當作會場,開起群眾大會。燕大學生會主席張兆麟、清華大學女生陸璀、燕大學生趙志萱等演講,控訴日本兵在東北的暴行,指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明確表示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並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
12月9日清晨,位於西直門內的東北大學召開全體學生大會,傳達了北平學聯的決定,選舉該校政治經濟系大二學生在宋黎為「東北大學學生請願團」總指揮。這時,交通員傳來消息,西直門關了,城外的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的隊伍被阻於城外,這種情況下,東北大學孤軍出動,經新街口、北溝沿轉到西四北大街、西四牌樓、府右街前往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門前,與東北中山中學隊伍會合,其它學校的學生三五成群突破封鎖,在新華門前會合了2000多人,向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請願。
宋黎、董毓華、陳澤雲等12人被推選為請願代表,向何應欽當局提出了北平學聯的六項要求。何應欽的秘書侯成作為代表和學生進行了對話,說:何代委員長不在北平,代表們提的要求可以轉達;學生們要諒解政府的困難,好好地讀書救國;並拒絕了學生代表提出打開西直門讓清華、燕京學生進城參加請願的要求。
宋黎當場決定,請願改為遊行示威,並考慮到城內許多學校被軍警圍堵,學生隊伍沒有完全拉出來的情況,為了集結同學、壯大隊伍、宣傳群眾、擴大影響,決定遊行路線由新華門出發,沿著西長安街經西單、西四牌樓、沙灘、王府井大街,然後到天安門廣場集會。
一路上衝擊遭軍警包圍的中國大學、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師範大學、弘達學院、北平大學醫學院、中法大學、女一中、女二中、志成中學、成城中學、鏡湖中學、匯文中學、藝文中學、河北高中、孔德中學、競存中學、精業中學、輔仁大學、北京大學、中法大學和兩吉女中等學校的同學加入遊行行列,人數擴大至六、七千人。遊行隊伍經過北大紅樓時,北大歷史系同學汪德昭倉促從課堂中跑到樓下打鐘,所以北大參加「一二九」遊行是臨時參加的。
12月14日,北平的部分報刊登出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將在16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學聯決定12月16日再度舉行遊行示威,確定的示威遊行路線是:先到天橋集合召開市民大會,然後進前門,經天安門,向東單行進,再到外交大樓—「冀察政務委員會」預定成立的地點,舉行總示威。
各校學生隊伍分為四路。第一路共8所學校,由東北大學任領隊學校。第二路領隊學校是中國大學。第三路領隊學校是北京大學。第四路城外各校,領隊是清華大學,並汲取一二九當天城外的學生隊伍未能進入西直門的教訓,決定除了大隊學生由西便門的鐵路門入城外,燕大、清華還各派三十名同學提前一天進城,一定要代表燕大、清華和城內各校的同學一齊參加遊行示威。
12月16日9時,燕大、清華學生代表在西直門內的東北大學宿舍集結,燕大三十人在前,清華三十人居中,後面是二百多人的東北大學的學生隊伍,從西直門內北溝沿出發,一面遊行示威,一面發動沿途學校的學生來參加,在錦什坊、石駙馬大街等地聯絡、接應了被軍警包圍校門的北平大學工學院、第三中學、鏡湖中學、平民中學、師範大學、民國學院、民國學院附中等,於上午11時會集到天橋召開市民大會。這天遊行中黃敬仍擔任隨隊的第一線指揮,黃敬站在北平天橋的有軌電車後面的鐵梯上講演,宋黎在下面撐扶,被新聞記者照了下來公開發表了,這張照片差不多是一二九的象徵,在全國以至世界上都流傳甚廣。因而在歷史敘述中黃敬成為一二九運動的主要領導和代表人物。
在天橋的大會結束後開始示威遊行,隊伍綿延兩里地。當遊行隊伍到達珠市口時,燕京、清華、平大農學院、孔德中 學等城外的學生隊伍經西便門的鐵路豁口進城趕來會合。北平已經有60餘所大中學校學生參加。此時,遊行隊伍已達兩萬多人,比12·9請願遊行的規模大數倍。前門已被軍警關閉,並兩次鳴槍威脅。遊行隊伍不得不繞道和平門,遇阻又直奔宣武門。
這次學生遊行,宋哲元的北平當局有了準備,天近黃昏時,在騾馬市大街,軍警憲兵以棍棒、大刀背、水龍頭,清場驅散學生,各校受傷者二百五十多人,還有二十二人被捕。12月22日,在中國大學逸仙堂,北平學聯在這裡舉行血衣展覽和控訴大會,「血淋淋鐵的事實」7個大字下面,500多件學生的血衣令人觸目驚心,到會兩千多名各校學生代表一致要求發表文告,向南京政府和北平當局提出強烈抗議。被捕學生一個星期後沒有受審訊,便被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其他幾個大學校長聯合保釋。
歷史影響:
一二九運動中鍛鍊出一大批大中學校的骨幹,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生力量。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將軍的有23人。
1935年,東北大學體育專修科音樂教師閻述詩親身經歷了一二九運動。1936年,閻述詩譜寫了歌曲《五月的鮮花》,一問世就在中國民眾中引起強烈共鳴,迅速傳唱全國。
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一些學校會在每年的12月9日舉行紀念活動,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二九合唱;復旦大學的一二九歌會,華中科技大學的一二九詩賽,山東經濟學院的一二九長跑等。
一二·九運動之後,反對中國共產黨推動分裂主義的學生們也自發組織「新學聯」,與「北平市學生救國聯合會」相互對抗,其主張:「中國無條件的統一,真正的統一,實質的統一」,被中共形容為「反黨的小團體」。
一二九運動中的許多人物後來成了中共歷史上的有重要影響的人。譬如黃敬後來和女青年李雲鶴交好,而李雲鶴則是毛澤東的夫人江青,黃敬本人的兒子俞正聲是中國當代的高級幹部,中共政治局常委。姚依林曾在六四事件中支持對學生的鎮壓,並成為中共政治局常委。谷景生則後來成了有望成為中共政治局常委的薄熙來的岳父,他的女兒谷開來的案件牽扯出一大批人物。
目前,在北平輔仁大學校園舊址(今北京師範大學北校區,定阜大街),留有一座輔大教授啟功落款的「一二九運動紀念碑」。在北京臥佛寺附近的櫻桃溝修建有彭真題字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
Top
中外雜誌 269
‧
魯迅新傳(二﹚
中外雜誌 291
‧
奇葩綻開烽煙中:羅家倫在中大
Top
書名:
宋慶齡傳
‧
第三章 中華革命的中流砥柱 第四節 為抗日救亡奔走呼號
書名:
閱讀經典女人-王光美
‧
第一章 光者美行
‧
第二章 輔仁求學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