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夜襲戰
夜襲戰
時間
1937年07月25日 ~ 1937年07月31日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張自忠
、
李文田
、
馮玉祥
、
張學良
、
宋哲元
、麥新、黃維鋼、李致遠、祁光遠
資料來源:文史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37年7月的天津,29軍下轄的38師與日寇上演著激烈的戰事,天津抗戰具備著偉大的歷史意義,因為這是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第一戰。
背景:
29軍的前身本是馮玉祥的西北軍,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後,西北軍的部分部隊經張學良整編成為了29軍。東三省淪陷後,日寇並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於1933年3月進犯至河北省、熱河省交界的長城隘口喜峰口。面對武器精良的敵人,負責防務的29軍軍長宋哲元派出大刀隊夜襲敵營,一戰便砍死鬼子數百,繳獲、燒毀輜重無數,史稱“喜峰口大捷”。這場戰鬥大大的為國人出了一口惡氣,連日寇都承認此次失利是奇恥大辱。作曲家麥新深受鼓舞,根據戰鬥事蹟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大刀進行曲》。
1937年,駐守天津的29軍38師師長正是抗戰名將張自忠將軍,副師長是李文田將軍。除了統帥38師外,兩人於1936年6月分別兼任天津市市長、天津警察局局長的職務;二人在任期間通力合作,李文田更是利用職務對內整頓警務、整飭警風,對外軍訓學生、宣講形勢,做好抗戰準備。七七事變雖然是日寇主動挑起的衝突,但敵人也並未做好全面侵華的準備;於是,日寇一方面假惺惺的搞和談迷惑中國守軍,一方面不斷的向北平、天津地區增兵。
Top
發生過程:
7月25日,張自忠赴北平負責與日本人談判、周旋,38師和天津的軍政事務由李文田負責,李將軍迅速命令38師各部向市區集結,聽候調遣。此時,日寇控制著天津的海陸交通,大沽口海面上遊弋著日戰艦,日陸軍的總部設在海光寺,東局子設有飛機場,天津總站(今北站)、東站(今天津站)等樞紐都有駐軍,共計三千餘人。
從26日開始,日寇不斷向天津增兵,進行包括巷戰在內的軍事演習。
27日,日寇向29軍發出了要其撤出平津的‘最後通牒’,軍長宋哲元予以拒絕,向全軍發出守土自衛通電,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27日上午10時,李文田公寓中,李將軍和38師下設的兩位旅長(112旅旅長黃維鋼、獨立26旅旅長李致遠)、手槍團團長(祁光遠)、天津地方的保安隊司令官等七人召開會議,就是否對天津的日寇率先發動攻擊還是等軍長宋哲元的命令再做行事,這場仗該怎樣打等問題進行商榷。這場會議足足開了十二個小時,最後商定38師和天津地方保安隊統一由李文田將軍指揮,於29日淩晨2時主動出擊,向盤踞在各個交通樞紐的日寇發起進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29日淩晨2時,夜襲戰正式打響。雖然日寇武器精良,但天津地方保安隊有三千餘人,加上38師官兵共有萬人,人數上佔有優勢,加之又是夜襲,所以最開始的戰事非常順利,捷報頻頻。
中國軍隊用預先佈置在北寧公園的大炮猛轟天津總站,步兵緊隨其後發起進攻,很快將其和北寧鐵路總局奪回;盤踞東站的四百多鬼子也是抵擋不住連連敗退,黎明時分放棄車站,龜縮在倉庫中固守。在東局子機場停有日寇戰機百餘架,襲擊機場的中國軍隊利用夜幕幹掉哨兵後衝進停機坪,由於缺乏對飛機的瞭解,許多戰士用步槍、大刀進行破壞,但是效果有限,日機大部分逃離。當日寇飛行員駕機逃離時,戰士們不惜以命相博阻擋飛機,最後用汽油、手榴彈成功擊毀敵機十餘架。
戰事最為激烈的,當屬進攻海光寺日軍營和進攻日租界的兩場戰鬥。海光寺的日寇用大炮阻擋中國軍隊,到快天亮時,中國軍隊攻至軍營外圍,日寇戰機前來增援,敵我雙方幾進幾退;而日租界在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激戰後,被中國軍隊成功攻入,日寇逼不得已將維持治安的警察和僑民武裝起來,湊數作困獸鬥。
在戰鬥中,天津的普通民眾紛紛施以援手,包紮傷員、運送彈藥,有的商鋪將門板卸下運到前線充當工事。這場戰鬥,打亂了日寇的軍事部署,為挽回敗局,日寇一方面緊急調兵,一方面出動大量戰機,對天津市政府、警察局、電話局等機要機構進行轟炸,飛機所到之處,成百上千的房屋倒塌、烈焰騰空,軍民死傷慘重,僅僅是死於戰火的市民就達兩千多人,難民人數更高達十萬。
在抗日前沿被敵人視為眼中釘的南開大學自然也不能倖免,教學樓、圖書館以及宿舍樓大部被毀,後來日寇開進校園,將圖書典籍、設備儀器盡數搶走後,一把大火將這座著名的學府燒成灰燼。
29日下午,中國軍隊已奮戰十餘小時,又遭敵機轟炸,漸漸不支,日寇援軍也相繼趕赴天津。29軍軍長宋哲元雖然致電中央求援,但電報如石沉大海,毫無音信。為避免覆滅的危險,李文田將軍於29日晚率部隊撤出天津市區,轉至靜海一帶開展遊擊作戰,少量留在市區的地方保安隊官兵仍然不時騷擾敵人。
根據市紡織局接收的檔案記載:公大七廠(今天津印染廠)戰前被日寇強行收購,並設坦克護衛,也是重點攻擊目標,一名負責抬屍首的工人回憶,戰鬥到31日才結束,日寇共被擊斃三十四人。期間曾有五名戰士見突圍無望,登上二十多米高的發電機房八角水樓與敵人一拼到底……零星戰鬥則一直持續到了8月1日以後。
歷史影響:
38師從天津撤出後,於當年8月擴編為國民革命第59軍,李文田任副軍長,年底歸隊的張自忠將軍任代理軍長,張將軍對老部下言道:“今日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死的地方。”正是這隻59軍,台兒莊會戰中,在張自忠將軍的率領下,僅一天一夜就行了三天的路程,痛殲日寇板垣師團兩個聯隊數千人,為台兒莊大捷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是後話。
抗戰時期,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抗戰史,每一個城市的抗戰都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也正是這如星火燎原般的地方抗戰史,最終書寫出整個中華民族寧死不屈、英勇鬥爭的壯烈篇章,也唯有將這等被遺忘在‘角落’的歷史示之於人,公之於眾,為後人熟知、感動,才能讓這種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永遠的薪火相傳。
(資料來源,參考:文史網、百度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