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張自忠
張自忠
1891-1940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張
名字
自忠
生日
1891年08月11日
卒日
1940年05月16日
籍貫
山東省臨清縣
組織
國民軍(國民一軍、西北軍)
學歷
濟南法政專門學校(肄業)
相關事件
長城抗戰
、
長城戰役(長城抗戰)
、
臨沂保衛戰
、
棗宜會戰
、
隨棗會戰
、
徐州會戰
、
平津作戰
、
南苑保衛戰
、
南苑戰鬥
、
夜襲戰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張自忠,字藎臣、藎忱,山東臨清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屬西北軍系,為抗戰期間中國方陣亡的最高階將領之一。
張自忠出身地方望族,父親曾在江蘇擔任知縣,張自忠幼年隨父在任所讀私塾,父親逝世後回到家鄉。1908年,張自忠入臨清中學就讀,畢業後考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繼轉入濟南法政專門學校,期間曾加入同盟會。1914年,張自忠輟學前往東北,投陸軍第二十師三十九旅當兵。1916年,第三十九旅調往湖南參加護國戰爭,擴編為湖南陸軍第一師,張自忠擔任師部幕僚,但所部在戰爭中瓦解,張自忠遂轉投馮玉祥部第十六旅擔任基層軍官,至1924年升為團長。1926年,張自忠升為國軍一軍第十五混成旅旅長,調往山西前線作戰;北伐期間,張自忠調回馮玉祥麾下擔任副官長,後轉為第二十八師師長兼開封軍官學校校長,北伐後再調為第二十五師師長。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張自忠部編為第六師,隨馮玉祥對抗國民政府,為西北軍中戰力較強之一部。馮玉祥失敗後,張自忠部為張學良收編,轉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駐防河北、察哈爾一帶。1933年長城戰役爆發,張自忠部在喜峰口戰役中擊退日軍,因功晉升為陸軍中將,並任察哈爾省主席、保安司令、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等。1936年,張自忠出任天津市長,在戰前曾赴日本考察,而被劃為親日派。抗戰開始後,張自忠出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長,負責與日軍周旋並掩護第二十九軍殘部南撤,因此一度被指控為漢奸。1938年,張自忠出任第五十九軍軍長,參與台兒莊戰役,以戰功提升為第二十七軍團軍團長,後又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防守武漢一帶,在湖北北境數次擊退日軍。1940年5月,日軍大舉進攻襄陽,張自忠親率部隊反擊,於5月16日在襄陽宜城縣南瓜店陣亡,後追贈為陸軍上將。
Top
中外雜誌 49
‧
故都蒙塵目擊記(上) ─抗戰採訪錄第三章
中外雜誌 50
‧
故都蒙塵目擊記(下)─ 抗戰採訪錄第三章
中外雜誌 80
‧
記王陸一(續完)
中外雜誌 88
‧
中外珍聞﹙三)
中外雜誌 91
‧
怪人怪事韓復渠
中外雜誌 123
‧
張自忠英烈千秋
中外雜誌 124
‧
張自忠英烈千秋(續完)
中外雜誌 132
‧
三十年前的杭州舊報
中外雜誌 147
‧
白崇禧別傳(四)
中外雜誌 158
‧
雜記馮玉祥
中外雜誌 162
‧
熱河縱遊奇聞怪事-女扮男裝戲劇人生之五
中外雜誌 177
‧
棗宜會戰湖陽殲寇記
‧
憶張自忠將軍
中外雜誌 215
‧
張大千外傳(四)
中外雜誌 223
‧
大刀雄兵殲敵:宋哲元與二十九軍
中外雜誌 225
‧
華北風雲中的宋哲元
中外雜誌 229
‧
壯烈殉國的張自忠
中外雜誌 230
‧
馮玉祥新傳(一)
中外雜誌 234
‧
馮玉祥傳真(三)
中外雜誌 245
‧
白崇禧傳(四)
中外雜誌 246
‧
從九一八到抗戰勝利-為紀念「七七」抗戰五十週年作
中外雜誌 248
‧
李立三緩兵之計-中國大陸沉淪序曲之一
中外雜誌 252
‧
張自忠戎服輝煌赴死記
中外雜誌 256
‧
王克敏的醜劇
中外雜誌 291
‧
東北風雲錄(二)-張學良、張作霖傳奇
中外雜誌 307
‧
東北風雲錄(十八)張學良張作霖傳奇
中外雜誌 323
‧
西北名將孫連仲(二﹚
中外雜誌 375
‧
戴安瀾血灑異域
中外雜誌 410
‧
軍人政治家 陳大慶傳真
中外雜誌 465
‧
工程才子 李惟梁蒙冤錄(一)
中外雜誌 467
‧
回憶抗戰時期的防空作戰
中外雜誌 471
‧
兩岸抗日軍人共慶抗戰勝利
中外雜誌 473
‧
秦德純與七七抗日
‧
張建勛戎馬一生有遺憾
東方雜誌 57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1
‧
時事日誌
東方雜誌 596
‧
蘆溝橋事件與中日戰爭
東方雜誌 597
‧
全面抗戰的展開-從平津失守到上海抗戰
Top
書名:
人物春秋 第三集
‧
陳大慶明達謙謹
書名:
人物春秋 第四集
‧
張自忠英烈千秋
書名:
少年行
‧
在歷史的逆流中游泳
書名:
民國人物新傳
‧
陳大慶明達謙謹
‧
湯恩伯的一生
‧
模範軍人胡宗南
‧
關麟徵的傳奇
書名:
神州見聞
‧
記王陸一
書名:
傳記精華 第五集
‧
記王陸一
書名:
戴笠和他的同志
‧
抗日硬漢張子奇
書名:
韓復榘與西北軍
‧
10.困頓豫南
‧
11.騎兵團長
‧
12.南苑練兵
‧
13.四十三團
‧
20.退守南口
‧
22.一度投晉
‧
23.倦鳥歸巢
‧
25.平叛與困惑
‧
36.山雨欲來
‧
37.甘棠東進
‧
40.二度主豫
‧
43.大戰初起
‧
46.西北軍解體
‧
47.山東省府
‧
49.第三路軍(一)
‧
64.濟南北平
‧
65.濟南成都
‧
7.討伐張勳
‧
73.結局
‧
9.常德練兵
書名:
共赴國難──國共合作抗戰紀實
‧
第一章 全面抗戰─ 三、北平淪陷
‧
第一章 全面抗戰─ 四、天津陷落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二、大戰林准關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三、臨沂保衛戰
Top
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
1891 年
8月11日
※出生於山東臨清。
1897 年
是年
※入私塾啟蒙
1904 年
是年
※父任江蘇省贛榆縣巡檢,公隨父母在贛榆縣讀書。
1906 年
是年
※父病逝於任所,隨母返鄉。
1907 年
是年
※娶臨清縣咨議局議員李化南之女李敏慧為妻
1908 年
是年
※入臨清高等小學堂
1910 年
10月17日
※長子廉珍(劍光)生。
1911 年
是年
※考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讀書,同年在校參加同盟會。
1912 年
是年
※轉入濟南法政專科學校讀書。
1914 年
是年
※赴奉天,投陸軍第20師第39旅87團車震部為副兵,開始了軍旅生涯
1915 年
是年
※車震升任第三十九旅旅長,張自忠隨車震部駐綏遠豐鎮平地泉。
1916 年
是年
※車震升任暫編第一師師長,兼嶽州鎮守使,隨車震部駐湖南,張自忠升任師部參謀。
6月
※車震去職,張自忠隨車震返鄉,車薦張至天津鎮守使趙玉珂處,留三月,見部隊中積習甚深,官兵日以敷衍,乃乞假歸里。
1917 年
6月
※次子廉靜生。
9月
※車震偕張自忠到廊坊,將其推薦給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初任差遣、排長,隨部開赴浦口。
1918 年
是年
※隨部駐武穴。
1919 年
是年
※馮玉祥升任湘西鎮守使,張自忠隨部駐常德,入教導團受訓,期滿後升任連長。
1920 年
春
※任旅部上尉副官
4月
※調任水上陸戰隊第三隊隊長,訓練新兵
9月
※任第四團第二營第五連(學兵連)連長。
12月
※任學兵大隊第二連連長,全連共126人,其中任職到軍長者5人,任職到師長者6人,任職到旅長者7人。
1921 年
5月
※十六混成旅駐陝西咸陽,升任騎兵營副營長兼學兵隊隊長。
9月
※馮兼任陝西省督軍,公升任師衛隊團第三營(學兵營)營長。
1922 年
是年
※馮玉祥調任河南省督軍,5月成立學兵團,馮自任團長,該團下設一個營(第一營),公任第一營營長,下轄五個學兵連。
10月
※馮調任陸軍檢閱使,隨部移駐北平南苑。
1923 年
是年
※永定河洪水爆發,公率學兵團駐盧溝橋搶險。
8月
※女廉雲生。
1924 年
9月
※直奉二次戰爭爆發,奉命跟隨總部開赴熱河,途中經灤平縣時,馮玉祥決定新建衛隊旅,因而升任衛隊旅學兵團團長。
10月
※奉命班師
10月23日
※抵平,駐北平擅旃寺。
1925 年
9月
※升任第五師第十五旅旅長,駐包頭。
1926 年
5月
※國民軍與晉軍開戰,馬邑失守,得知石友三以十五旅擁兵不救之名欲加陷害,隻身逃到商震(原二十鎮同事)處避難。
1927 年
是年
※馮玉祥由蘇聯回國,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查清馬邑事件本末,派張樹聲執其親筆信,召公歸部。初任命公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運輸部副司令,幾日後升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副官長,未幾任二十八師師長兼鄭州市警備司令,年底公又兼任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校長。
1928 年
是年
※率二十八師赴豫西執行任務,後駐開封,二十八師更改番號為二十五師,任師長兼開封市警備司令。
1929 年
是年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進行軍隊風紀考查,二十五師列全國陸軍第一。
6月
※二十五師擴編為第四軍,調任第十一軍副軍長兼二十二師師長。
冬
※調任暫編第六師師長。
1930 年
是年
※率第六師移駐天水。
2月
※兼任天水鎮守使。
4月
※奉命率部開赴河南鄭州。
5月
※中原大戰開始。
9月
※西北軍戰敗,率殘部移駐山西曲沃待編。
1931 年
1月
※原西北軍殘部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宋哲元任軍長,下轄二個師,公與馮治安分任師長。
6月
※第三軍更換番號為陸軍第二十九軍,仍由宋哲元任軍長,下轄三十七、三十八兩個師,任三十八師師長,駐平定、陽泉練兵。
1932 年
是年
※和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在和順縣北門外鹿良山培訓所部營以上的軍官。
8月
※宋哲元升任察哈爾省省主席,二十九軍調駐察哈爾。
1933 年
1月
※宋哲元率二十九軍開赴長城對日作戰,駐喜峰口戰場的前線三屯營。首次與日軍作戰,殲敵步兵兩聯隊、騎兵一大隊。
1934 年
春
※率第三十八師移駐察哈爾省宣化、懷柔、沙城等地。
7月
※率二十九軍營以上的軍官到廬山受訓。
4月23日
※奉宋哲元之命率「冀察平津國外旅行團」出訪日本。
5月23日
※離日回國。
1935 年
1月
※指揮三十八師黃維綱旅在察省東部龍美、赤城一帶抗擊日本組織的軍事挑釁。
7月17日
※國民政府授青天白日勳章。
11月8日
※任三十八師師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
12月11日
※兼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
12月12日
※真除察哈爾省省主席。
1936 年
6月
※奉命率三十八師移駐天津。
6月18日
※任三十八師師長兼天津特別市市長。
1937 年
7月
※月初,公因患痢疾在北平家中養病。
7月7日
※盧溝橋事件發生,帶病與馮治安、秦德純主持公務;
7月9日
※由秦德純出面與日方達成口頭停戰協定,與日方談判停火協議。
7月11日
※宋哲元將軍返津,命與張允榮代表二十九軍與日方在北平簽訂「盧溝橋停戰協議」。
7月19日
※奉命與張允榮代表二十九軍與日方簽訂「細則」。
7月28日
※被宋哲元將軍任命為「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冀察綏靖代主任」、「北平市代理市長」等職留平十日。下午公電令駐天津的三十八師副師長李文田,率部殺敵。
7月29日
※李於晨2時,率領全軍向駐津日軍發起進攻,因無後援,30日撤出天津,功敗垂成。
8月1日
※8月1日公令石振綱旅由北平德勝門突圍,公親率手槍隊隨後,前二千人突圍成功,後一千人受阻打散,公未能出城。
8月6日
※致函冀察政務委員會辭去「冀察政務委員會代理委員長」職。
9月3日
※在英美友人協助下,化裝逃出北平,在途三日,抵津。
9月10日
※乘英輪「海口號」離津赴煙臺。
9月13日
※公抵煙臺,當日赴濟南。
10月8日
※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天津市長兼第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放棄責任,迭失守地⋯⋯撤職查辦⋯⋯。」
10月9日
※抵南京,由秦德純向中央遞交「宋哲元呈蔣委員長為代主任張自忠離平歸來報告」,蔣委員長接見,聽取報告。
10月12日
※蔣委員長再次邀見,令暫住南京休養。月底錢大鈞帶著由蔣委員長簽署的、任命為軍政部中將部副的委任狀,前來慰問。
11月
※由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轉呈宋哲元將軍,請張自忠回原部代理五十九軍軍長職的報告,獲蔣委員長批准。
12月
※月初,公到達河南汲縣李源屯五十九駐地,任軍政部中將部副兼代理第五十九軍軍長。
1938 年
1月
※五十九軍劃歸五戰區轄制。
2月11日
※任命為五十九軍軍長,暫歸第三集團軍于學忠部,奉命於淝水與日軍作戰,先復曹老集。
2月20日
※攻下小蚌埠,五十九軍奉令調歸二十二集團軍指揮,向滕縣集結。
3月
※月初,解除五十九軍受第二十二集團軍指揮的命令,奉令調往臨沂與第三軍團(龐炳勳部)協力殲滅深入之敵。
3月12日
※率部一晝夜行軍180里到達臨沂。
3月14日
※淩晨3時向板垣師團發起進攻,鏖戰七天,板垣戰敗,後退70里,使板垣師團向台兒莊進攻的計畫落空,從精神上和物質上支援了台兒莊戰役,19日奉令到費縣休整。
3月24日
※奉令再援臨沂,在臨沂附近戰鬥到4月20日。
3月30日
※軍事委員會行文撤銷1937年10月8日對公的「撤職查辦處分」。
4月13日
※晉升為第二十七軍團軍團長,轄五十九軍及九十二軍。
4月
※月底,奉命掩護全軍撤出徐州戰場。公將五十九軍排在隊伍的最後,車輛馬匹全部運送傷病員,公步行於全軍的最後。
9月
※武漢會戰開始,公率五十九軍先參戰於春和鋪,隨後參戰於光潢,孤軍防守潢川十二天,三十八師黃維綱師長李九思旅長迭挫強敵,一八○師劉振三師長、張宗衡旅長,潢川之役作戰英勇,皆受中央嘉獎。戰役後期擔任掩護大軍向鄂東轉進。
10月13日
※晉升為陸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轄五十五軍、五十九軍、七十七軍。
11月13日
※奉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又稱右集團軍司令),駐荊門,指揮五十五軍、二十六軍、三十九軍、六十七軍及九十四軍,擔任保衛襄江的任務。
年底
※日軍第三師團向三十三集團軍駐河東的部隊進攻。
1939 年
2月16日
※國民政府頒授公「寶鼎勳章」。
2月28日
※因河東戰況緊急,公親率部過河督戰,大敗日軍。該戰役稱「京鐘之役」,這是公擔任守江的任務後,第一次渡襄河,親赴火線督戰。
5月2日
※公加陸軍上將銜。
5月8日
※五戰區與日軍交戰於隨棗,本日公第二次渡襄河督戰,大敗日軍於田家集,遂成隨棗會戰的「鄂西之捷」。
8月
※公奉召赴重慶述職。
12月
※右翼兵團參加全國的「冬季攻勢」,於12日向日軍發起進攻,受阻,公於20日第三次率部渡襄河,戰果輝煌,受中央表彰。
1940 年
4月
※上旬宋哲元將軍逝世,赴綿陽悼祭。中旬,赴老河口參加戰區會議。
5月1日
※日軍分三路向棗陽方向進攻,棗宜會戰開始,當日三十三集團軍河東駐汪家店一帶的五十九軍騎九師、一八○師及駐普門沖一帶的七十七軍的一三二師、一七九師各受到五十餘架飛機、幾十輛戰車的重點進攻,雙方膠著狀態戰鬥數日,損失嚴重。
5月3日
※日軍又向五十九軍三十八師進攻,至6日日軍冒天下之大不韙,向三十八師三次施放毒氣。
5月7日
※率特務營於七十四師正在渡河的窯灣渡,第四次過襄河,趕赴火線。
5月9日
※集合江東右集團軍的五個師(三十八師、七十四師[三個團]、一八○師、騎九師、一七九師)向北追擊,大勝敵人於梅家高廟,追擊日軍至耿家集。
5月10日
※日軍集兩個師團及池田支隊向右翼張自忠將軍部進攻。
5月12日
※得戰區命令,依令將所部分為左右二縱隊,向南攔截日軍。
5月14日
※率右縱隊與日軍大戰於方家集,左縱隊一度攻克新街。
5月15日
※率右縱隊到達東通新街、西達王集、北出罐子口、南至宜城的南瓜店。
5月16日
※日軍將右翼兵團分割,將左縱隊(三十八師、一七九師、一八○師)圍困在新街一帶。張自忠身邊僅有右縱隊(騎九師、七十四師及總部衛隊),受敵三十九師團三面包圍於距新街僅七、八公里的南瓜店,形勢危急,近午張令總部傷患、文職人員與蘇聯專家向宜城撤退,為與主力靠近,敵我往返四次爭奪與新街相通的羅家榨屋,張曾親率手槍隊參加戰鬥。16時許,日軍突破防線,張身負七傷,腹為之穿,殉國於湖北宜城縣十里長山南瓜店,同時殉職的尚有張敬、洪進田等近千官兵。
5月17日
※左縱隊黃維綱將軍在張家溝得知日軍初葬將軍於陳家集,當夜令手槍隊將遺體護送至王集鄉槐樹村「明記三房」糧行。次日淩晨在章家嘴由章德宏船工架船過襄河,移靈快活鋪總部,全國人民、國外友人隆重著文,集會悼念。
7月7日
※國民政府頒發「追晉陸軍上將令」。
11月16日
※權厝於重慶市北碚區雙柏樹雨臺山。
1942 年
12月31日
※國民政府頒發「入祀忠烈祠令」。
1944 年
12月31日
※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頒發「湖北省宜城縣更名自忠縣」之通令。
1946 年
6月5日
※國民政府頒發「榮哀狀」。
1947 年
5月10日
※國民政府頒發「國葬令」
1960 年
是年
※深葬於北碚梅花山。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