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
時間
1937年12月 ~ 1938年05月19日
地點
江蘇徐州
相關人物
李宗仁
、
白崇禧
、
程潛
、
湯恩伯
、
張自忠
、
孫連仲
、
鄧錫侯
、
王銘章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徐州會戰指1938年1月至6月間,中國軍隊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省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次重要的會戰。
日本軍隊於1937年12月13日占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之後,繼續揮軍北上,而另一股日軍亦從華北方向南下,意圖打通津浦線。中日兩國軍隊,以徐州為中心展開一系列激戰。其中,三四月間的台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莊大捷」。
日軍在台兒莊失利後,為爭回國際顏面,不惜推翻1938年不發動新攻勢的原議,自4月中旬後開始調整華北及華中兩方面師團部隊,全力向徐州方向進軍。國民政府考量國家整體戰略,續下令各參戰主力部隊,開始按計畫轉進以保存後續作戰實力。
儘管徐州於5月仍終為日軍所佔領,但也僅是一座空城,所有重要戰略物資及人員,均已安全向西撤離,對國軍日後抗日作戰,提供穩定而持續的後勤資源,影響甚鉅。
事件背景:
1938年元月,日本企圖以打通津浦鐵路,使華北(寺內壽一)及華中方面日軍實行南北對進,計畫先攻佔華東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蘭州─連雲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北京─漢口)南奪武漢,迫使國民政府投降。初期兵力約3個師團,總兵力為8個師團,共約30萬人。
1937年12月當國軍自南京退出後,蔣中正即發表〈我軍退出南京告國民書〉,重申「抗戰到底」之決心,翌年更對第一、五戰區重要幹部作出戰略指導:「我軍戰略,就是東面要保持津浦鐵路,北面要保持道清鐵路,來鞏固我武漢核心基礎……。」
因此,第五戰區即遵此指示以徐州為中心,集結有利兵團於津浦鐵路南北兩段間,佔領既設陣地,並對日軍進行襲擾,誘其主力於津浦鐵路方面,以遲滯日軍溯江西進。初期兵力約29個師,總兵力為64個師,共約45萬人。
Top
發生過程:
1938年1月26日,日軍第13師向安徽鳳陽、蚌埠進攻。守軍第11集團軍第31軍在池河西岸地區逐次抵抗後,向定遠、鳳陽以西撤退。至2月3日,日軍先後攻占臨淮關、蚌埠。9日至10日,日軍第13師主力分別在蚌埠、臨淮關強渡淮河,向北岸發起進攻。
中國軍隊中原東北軍改編的第51軍在軍長於學忠率領下,與日軍展開激戰,淮河兩岸敵我陣地反覆易手,雙方數度展開白刃戰,淮河被染成血河。51軍與敵激戰10天後,第五戰區以第59軍軍長張自忠率部馳援,進至固鎮地區,協同第51軍在淮河北岸地區頑強抗擊日軍。同時,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團軍第48軍固守爐橋地區,第7軍協同第31軍迂迴攻擊定遠日軍側後,迫日軍第13師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第51軍乘勢反攻,至3月初恢復淮河以北全部陣地。第31軍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雙方隔河對峙。後31軍、59軍奉命到北線支援,淮河仍由51軍固守,直至掩護徐州會戰的中國軍隊全部安全轉移。
3月20日,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南進連陷臨城(今薛城)、棗莊、韓莊後,孤軍深入,向台兒莊突進。台兒莊為徐州水、陸運輸大動脈的關鍵地,如遭佔領徐州的防禦將更為艱難;李宗仁決定扼守京杭大運河河北要塞台兒莊,在當地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決戰。
李宗仁以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率部固守台兒莊,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率部讓開津浦鐵路正面,轉入蘭陵及其西北雲谷山區,誘敵深入,待機破敵。
3月23日,日軍由棗莊南下,在台兒莊北側的康莊、泥溝地區與守軍警戒部隊接戰。24日起,日軍反覆向台兒莊猛攻,多次攻入莊內。守軍第2集團軍頑強抗擊,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第五戰區以第20軍團主力向台兒莊機動,拊敵側背,與第2集團軍形成內外夾擊之勢,並令第3集團軍進至臨城、棗莊以北,斷敵後路。日軍為解台兒莊正面之危,速以第5師坂本支隊從臨沂馳援,進至蘭陵北面的秋湖地區,即被第20軍團第52軍卷擊包圍。
由於張自忠第五十九軍、龐炳勛第40軍的通力合作化解日軍衝力,讓湯恩伯第二十軍團完成包抄,成功包圍了攻擊台兒莊的谷瀨支隊,4月7日,第五戰區發起全線反攻,谷瀨、坂本二支隊遭擊退;日軍後撤回嶧城、棗莊,該役日軍死2369、傷9615,共計折兵萬餘。中國方面稱此仗為台兒莊大捷。
中國最高軍事當局令第五戰區集中兵力於徐州附近,準備再次聚殲日軍。日軍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牽制對方,主力向西迂迴,企圖從側後包圍徐州,殲滅第五戰區主力。
4月18日,日軍第10、第5師分別從山東嶧城(今屬棗莊)和臨沂西北的義堂地區南進,對守軍第2集團軍和第20、第3軍團及第27軍團第59軍實施牽制性進攻。守軍頑強抗擊,至月底,將日軍阻止在韓莊、邳縣(今邳州)和郯城一線。
5月5日,日軍開始從南北兩個方面向徐州西側迂迴包圍。在南面,第9、第13師從蚌埠地區分別沿北淝河、渦河西岸北進,至13日,陷蒙城、永城(屬河南)後,向江蘇蕭縣、碭山(今均屬安徽)進攻;第3師由蚌埠進入大營集地區,向宿縣(今宿州)進攻。
在北面,第16師由山東濟寧渡運河,至14日,連陷鄆城、單縣、金鄉、魚台後,向江蘇豐縣、碭山推進;第14師從河南濮陽南渡黃河,陷山東菏澤、曹縣後,直插河南蘭封(今蘭考);同時,第10師將韓莊、台兒莊地區的作戰交由第114師接替後,在夏鎮附近渡過微山湖,向沛縣(屬江蘇)進攻。
由於日軍日軍東南兩路趕到,已形成對徐州的四面合圍態勢,5月15日,中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放棄徐州。16日,第五戰區命令各部隊分別向豫、皖邊界山區突圍。中國軍隊於1938年5月19日撤出徐州,19日徐州陷落。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6月6日占領開封。
為阻止日軍前進,蔣中正於6月9日下令在鄭州東北花園口附近炸開黃河大堤,河水經中牟、尉氏沿賈魯河南泛。日軍被迫向黃泛區以東地區撤退。會戰結束。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因臨陣退縮,被蔣中正下令槍決。
歷史影響:
日軍在台兒莊失利後,為爭回國際顏面,不惜推翻1938年不發動新攻勢的原議,自4月中旬後開始調整華北及華中兩方面師團部隊,全力向徐州方向進軍。國民政府考量國家整體戰略,續下令各參戰主力部隊,開始按計畫轉進以保存後續作戰實力。
儘管徐州於5月仍終為日軍所佔領,但也僅是一座空城,所有重要戰略物資及人員,均已安全向西撤離,對國軍日後抗日作戰,提供穩定而持續的後勤資源,影響甚鉅。
同時,1938年的徐州會戰除了是抗戰以來首場大捷,更是中日戰史上影響深遠的戰役,其一、此次會戰,是國軍所打下首場勝仗。其二、適切而靈活戰略指導,充分證明國軍不但能守,而且能攻,雖裝備劣勢,亦可以英勇之精神與靈活戰術運用彌補,以收克敵制勝之效。其三、此次會戰除日軍被迫逐次用兵,除消耗大量有生力量,更遲滯了日軍進攻速度,為部署武漢保衛戰贏得了時間。其四、全國軍民受到鼓舞振奮,更加堅定抗戰到底的信心,一掃上海南京等地淪陷的悲觀情緒。
Top
中外雜誌 48
‧
六十年來的中國(十一)
中外雜誌 55
‧
抗戰採訪錄第六章:大武漢保衛戰前後
中外雜誌 66
‧
汪偽政權群魔亂舞-滬上往事之七
中外雜誌 99
‧
追念張故校長伯苓先生
中外雜誌 113
‧
胡景翼與國民二軍(下)
中外雜誌 152
‧
抗暫時期黃河決口真相
中外雜誌 158
‧
東北變色記(九)--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中外雜誌 172
‧
劉玉章戎馬關山
中外雜誌 176
‧
十不死回憶錄(五﹚
中外雜誌 189
‧
滇軍血戰臺兒莊
中外雜誌 190
‧
盡忠報國黃百韜
中外雜誌 199
‧
中州豪俠張鈁(三)
中外雜誌 203
‧
雜記江蘇紅禍
中外雜誌 210
‧
邱清泉戰徐州
中外雜誌 219
‧
陳誠將軍二三事-人間閒話之六
中外雜誌 223
‧
大刀雄兵殲敵:宋哲元與二十九軍
中外雜誌 232
‧
關麟徵的傳奇(三)
中外雜誌 236
‧
南京舊事(二)-怵目驚心話當年
中外雜誌 238
‧
怵目驚心話和談-南京舊事之四
中外雜誌 245
‧
誰得?誰失?平心論中日之戰
中外雜誌 254
‧
台兒莊血戰記
中外雜誌 256
‧
梅貽琦傳稿(四)
中外雜誌 287
‧
白山蒙塵黑水吞聲-東北變色記終篇
中外雜誌 363
‧
中外名傳(二十六)顧祝同戴陽潘錦瑞葉光黃基蔡維屏戴笠
中外雜誌 365
‧
無情戰地有情天(上)-日本小兵在中國戰地的回憶
中外雜誌 381
‧
程潛的毀譽(下)
中外雜誌 385
‧
中外名人傳(四十八)
中外雜誌 400
‧
由立功到立言 張秉均編著戰史
中外雜誌 459
‧
曾國藩的中興大業靈丹(下) 從馬英九的「請纓負責」談起
中外雜誌 471
‧
幸有三身 軍人.商人.報人(四)
東方雜誌復刊 864
‧
抗戰期間黃河決口經過紀實
東方雜誌復刊 916
‧
外交詩話補遺(七)
Top
書名:
民國人物新傳
‧
關麟徵的傳奇
書名:
韓復榘與西北軍
‧
28.蘭封大戰
‧
29.徐州會戰
‧
46.西北軍解體
‧
50.第三路軍(二)
‧
73.結局
書名:
共赴國難──國共合作抗戰紀實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一、濟南棄守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七、蒙城保衛戰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九、蘭封戰役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二、大戰林准關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八、徐州大突圍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三、臨沂保衛戰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六、血戰禹玉山
‧
第八章 徐州會戰─ 四、滕縣保衛戰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