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長江突圍
長江突圍
時間
1949年04月21日 ~ 1949年04月23日
地點
長江沿岸
相關人物
蔣中正、陳慶堃、桂永清陳誠
長江突圍
資料來源:海軍司令部
簡介:

長江突圍是中華民國政府剿匪徐蚌會戰失利後,渡江戰役開始後,試圖將長江沿岸軍艦轉移至東海、台灣海峽,而中國人民解放軍意圖截擊艦艇的一場戰役。

當時,中華民國海軍計有永嘉、永定、永修、逸仙、信陽、營口、楚觀、武陵、美亨、美樂、聯華、聯勝、聯榮等十三艘艦艇成功突圍,從而保全中華民國海軍實力,為兩岸得以分治打下基礎。

中華民國海軍艦艇的長江突圍,也在隨後數十年,讓國軍長期保有在台灣海峽的制海權,使得共軍無法輕易度過海峽攻取台灣。

國防部評價:是役不僅保存海軍大半艦艇,維持國軍海上戰力,這些艦艇更成為日後捍衛臺灣海峽的屏障。

事件背景:

中華民國建立後,由於經費不足、軍閥混戰,使得中華民國海軍發展進入停滯期。直到北伐完成後,於十年建設期間,海軍才有較大規模的建艦計劃。期間由於中華民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勝利國,使得當時海軍獲得第一批戰利艦。

早在中華民國建立時,為了持續發展海軍,而成立中華民國海軍署。1928年北伐勝利後,1928年12月1日,國民政府在國民政府行政院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署,任命陳紹寬為署長。該署下置總務處和軍衡、軍務、艦械、教育、海政五司。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將海軍署擴建為國民政府海軍部,下設總務廳及軍衡、軍務、艦政、軍械、海政、軍學等六司,並開始培養海軍。初期艦隊約44艘,排水量3萬餘頓;至抗戰前夕,艦隊增至58艘,5萬餘噸。

對日抗戰爆發後,為了節省經費,中央政府於1939年將海軍部降為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而後海軍在日本艦隊攻勢下自沉長江,海岸線的喪失使得海軍僅剩少量炮艦在內河與內湖佈雷,阻撓日軍利用河道將船艦、軍隊及補給深入中國內部。1945年9月1日,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處,軍政部部長陳誠兼任處長,而掌實權的副處長為周憲章少將,審批「海總」的全部公文,辦理海軍有關事宜。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日本降艦數十艘,美國也贈與登陸艦20餘艘、護衛艦數艘,使得海軍得以重建。1945年12月,撤銷海軍總司令部,同時將軍政部海軍處擴大為海軍署,由軍政部長陳誠兼任署長。

1946年07月01日海軍署撤銷,改編為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隸屬中華民國國防部,陳誠以參謀總長名義掛名海軍總司令。1946年10月16日,國民政府正式發表中國駐英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桂永清為海軍副總司令,代理總司令職。國共內戰於1949年接近尾聲時,部份海軍撤出長江,另有大量海軍人員因與陸軍系的蔣中正政權長期不和,而脫離中華民國海軍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在江蘇省泰縣白馬廟鄉(今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國軍投誠艦艇以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且企圖謀奪國軍更多的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