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袁世凱逝世
袁世凱逝世
時間
1916年06月06日 ~ 1916年06月06日
地點
北京、河南項城
相關人物
袁世凱逝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由於袁世凱死時仍是在職的總統,因此黎元洪繼任總統後,仍以在職國家元首的規格給他治喪。

當時中央政府除了撥50萬公款用於喪葬費用外,還通令文武機關下半旗、停止宴樂27天,民間娛樂也停7天;文武官員和駐京部隊一律佩戴黑紗;設立恭辦喪禮處,以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齊三人承辦大喪典禮,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3人總負責。

袁世凱死後,那些在護國戰爭中反對他的袍澤故舊也紛紛冰釋前嫌,趕到北京悼念,所以袁世凱的葬禮辦得備極哀榮。由於葬禮過於奢華,最後結算時發現入不敷出,政府所撥的專款扣去葬禮費用後不足以建造墓地工程。

為此,段祺瑞等人聯名發起公啟,請求社會各界人士解囊相助,最後又湊到25萬元,才最終結束了袁世凱的喪事。

事件背景:

袁世凱,字慰廷,號容庵,漢族,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今項城市)袁張營村人,故又稱袁項城。清末民初重要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北洋新軍領袖,對近代中國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現代化以及漢族傳統文化的恢復作出過重要貢獻,是中國警政、中國司法現代化的奠基人,對中華民國的成立起到關鍵作用。曾任清朝內閣總理大臣、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和中華民國大總統等職。

袁世凱出身官宦家族,於清末投身行伍,後隨軍赴朝鮮參與平定壬午軍亂,又在朝鮮甲申政變中指揮軍隊擊潰日軍,被清廷委以重任,回國組建新軍,襄贊洋務運動及清末新政,自道員、巡撫、總督累升,至入值軍機處,甚至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清末頭號權臣。辛亥革命期間,袁世凱是大清帝國的直接終結者,他用和平手段勸使大清皇帝遜位,臨朝稱制的隆裕太后詔授袁世凱全權組建臨時政府,中華民國因而得以真正成立,並完整繼承晚清版圖。

當選為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後,袁世凱延續自己在前朝當政時的改革思想,發展民族實體經濟,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在贛寧之亂和廿一條事件後,伴隨著政局和社會亂象,質疑共和立憲的聲音甚囂塵上。相較於落伍的君主專制及在中國踉蹌而行的共和立憲,部分列強當時施行的君主立憲被認為對擁有千年君主歷史的中國地區更為有利,袁接受推戴後,著手建立年號為洪憲的中華帝國,但在日本及反袁勢力(蔡鍔、中華革命黨、梁啟超等)的摧挫中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