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國軍1947年重點進攻
國軍1947年重點進攻
時間
1947 ~ 1947
地點
中國
相關人物
毛澤東
、
蔣中正
、
薛岳
、
陳誠
、
胡宗南
、
顧祝同
、
湯恩伯
、
張靈甫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重點進攻,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國軍於1947年採取的戰略,指重點進攻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山東和陝北。國軍採取該戰略以取代1946年採用的全面進攻戰略。國軍的重點進攻最終遭到失敗,被迫轉入重點防禦。
在重點進攻中,國軍在陝北戰場占領共產黨根據地延安和在山東戰場的發生的孟良崮戰役等均為第二次國共內戰中的著名軍事行動。
此後,國軍地盤日小,兵源糧食補充,漸感困難,加以法幣價值日貶,國民經濟趨向崩潰,士氣日漸低落,而整個軍事組織之弱點,和指揮系統之凌亂,也日漸暴露。
相反,解放軍在此期間取得更大優勢,並且向南推進了不少。這亦有助解放軍繼續南下推進。這也使國軍改用重點防禦,導致其最終的敗局。
事件背景:
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投擲原子彈之後,蘇聯軍隊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國共軍隊為爭奪受降權開始爆發內戰。8月下旬,閻錫山部隊在長治地區接受日本投降,中共視其為心腹大患,發起了上黨戰役。同時,國軍沿平綏、同蒲、平漢、津浦等鐵路,向華北推進受降。共產黨軍隊則予以阻止,內戰之火愈演愈烈。
同時,在蘇聯的默許之下,中共軍隊滲透進入東北,而國府認為東北問題屬於主權外交問題,不承認中共的占領。11月,根據中蘇協議,國軍進入東北接管,但受到蘇聯阻撓。輾轉登陸後,在山海關遇到中共阻擊,東北爆發內戰。1946年1月,在馬歇爾的調停下,國共簽署了停戰令,然而3月開始,隨着蘇軍撤離東北,國共再度大打,全面爭奪。4月,國軍在四平與林彪部共軍發生激烈戰鬥,5月初,國軍新六軍突破共軍防線,18日占領四平。
在馬歇爾施壓下,6月初,國民政府發布第二次停戰令兵力上的對比是:中共軍在1945年9月擁有127萬正規軍和268萬民兵。以滿洲國軍為代表,最高峰時在編人數超過80萬的偽軍有相當高比例又是被雙方軍隊收編大部分加入國軍,小部分加入中共軍。這些改編都是在日本投降後幾個月完成的。到1946年6月國民革命軍擁有軍隊430萬,能夠用於機動作戰的高素質部隊200-220萬在國民革命軍中,一直存在着有裝備精良訓練充分的部隊和受差別待遇的人員素質和裝備水平都低,軍紀也較壞雜牌部隊並存的現象,後者經常與中央系部隊互相敵視,難於統一指揮。
停戰談判中斷,內戰掀起,國民政府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1946年6月,蔣在美國支持下,調160萬正規軍,向解放區全面進攻,解放軍有力反擊。面對蔣全面進攻戰略,解放軍堅決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之作戰原則。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制定以殲滅國軍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為主之積極防禦之戰略方針,領導解放區軍民奮起還擊,經過8個月作戰,迫使國軍放棄全面進攻之計劃,於1947年上半年將進攻重點放在山東和陝北。
Top
發生過程:
1947年3月10日,各路國軍20萬在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揮下,分由洛川、宜川向延安進攻,中國共產黨調動5000兵力,憑藉地雷和伏地堡壘頑強抵抗,國軍19日攻入延安。國軍宣稱斃傷解放軍1萬6千餘人,俘虜解放軍1萬餘人。中共中央主動從延安撤退,彭德懷西北野戰軍2萬餘人開始在陝北高原進行遊擊戰,期間獲得青化砭、羊馬河、沙傢店等戰鬥的勝利。
在山東南部,解放軍郝鵬舉率領2萬人歸附國軍。蔣調31萬人企圖與解放軍華東主力在臨沂地區決戰,結果四個月戰事又以損失41萬5千餘人而告失敗。4月初,津浦鐵路徐州至濟南段打通,國軍包圍解放軍陳毅部於沂蒙山區。
顧祝同率領60萬國軍進攻。由於國軍採用齊頭並進戰術,將軍隊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導致解放軍遊擊戰朮無法奏效。但粟裕提出以山東解放軍主力決戰方式粉碎圍攻的方式最終被採用。4月30日,據新華社統計,國軍在4月份被解放軍折損合10個半旅,奪佔國軍駐守縣城48座。
在孟良崮戰役中,整編第七十四師全軍覆沒,師長張靈甫陣亡。
5月初,胡宗南國軍經過3個多月戰鬥,仍未達到其殲滅中共中央的目的。
在華北地區,國軍兵力空虛,聶榮臻組建晉察冀野戰軍機動作戰。自1947年5月起,解放軍徐向前、彭德懷等部開始圍攻太原,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堅守。
6月,國軍繼續自魯南向北進攻,國軍齊頭並進,步步緊逼。
6月6日,解放軍攻陷熱河赤峰。6月16日,國軍被迫放棄安東省會。解放軍開始進攻遼寧瀋陽。6月,解放軍猛攻四平街,國軍守軍陳明仁部堅守月餘,殲敵甚眾,蔣特電嘉勉。1至7月,林羅部圍攻四平,血戰未克,兵力受損。
6月18日,胡璉整編第十一師占領中共山東指揮部所在地魯中南麻鎮。此時因劉鄧軍在魯西進攻,國軍被迫自魯中回援,陳毅粟裕部隊乘機進攻南麻整編第十一師,但因連降大雨,解放軍彈藥受潮,攻擊出現困難,久攻未克。此時國軍再度調集大軍圍攻,陳粟部因多處軍隊有遭遇合圍危險,傷亡較大,因此放棄圍攻,撤至黃河以北惠民。
同年夏天起,解放軍逐漸掌握優勢,開始主動反擊。6月30日,國民政府司法院最高檢察署通緝毛澤東、周恩來等。7月31日,中國共產黨正式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經過一年內線作戰,解放軍粉碎了國軍全面進攻,基本挫敗其重點進攻。戰爭第一年,解放軍殲滅國軍112萬人。國軍總兵力由1946年6月的430萬下降到373萬,官兵士氣下降,113個旅被殲滅或受到過殲滅性打擊,用於機動作戰兵力寥寥可數。經過一年作戰,解放軍總兵力由127萬上升到195萬,正規軍擴展至近100萬人。
歷史影響:
1947年6月,內戰爆發一年,國軍損失正規軍78萬人,非正規軍34萬,佔領解放區城市335座;解放軍損失35.8萬人,收復城市288座。7月26日,解放軍總部發表第一年戰績總結公報,解放軍共殲滅國軍正規軍78萬人、非正規軍34萬;解放區原有面積239萬平方公里,現有面積220萬平方公里;原有人口1.49億,現有人口1.31億;原有城市506座,現有城市423座。
9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之《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指出人民解放軍第二年作戰之基本任務為: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中國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同時以一部分部隊繼續在內線作戰,收復失地。此後,國軍地盤日小,兵源糧食補充,漸感困難,加以法幣價值日貶,國民經濟趨向崩潰,士氣日漸低落,而整個軍事組織之弱點,和指揮系統之凌亂,也日漸暴露。
相反,解放軍在此期間取得更大優勢,並且向南推進了不少。這亦有助解放軍繼續南下推進。這也使國軍改用重點防禦,導致其最終的敗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