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
時間
1883年12月 ~ 1885年04月
地點
山西、北黎、廣西鎮南關
相關人物
馮子材、潘鼎新、劉銘傳、唐景崧、劉永福、黃繼炎、利士比、孤拔、波里也、尼格里、迪舍納、米樂
中法戰爭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簡介:

中法戰爭(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戰爭過程中,法海陸兩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均無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占基隆,卻因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台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䜣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樞) ,但後期台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且有馮子材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給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導致費里政權垮台。

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清方承認法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諸殖民地的宗主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於台灣設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事件背景:

面對著法國侵略越南和我國西南邊疆的嚴重局面,清朝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分歧。

主戰派是頑固派官僚和清流派人物,一些則是地方疆吏了,如兩江總督劉坤一,駐法公使曾紀澤,籌辦福州海防大臣左宗棠,兩廣總督張之洞等,屬抗戰派。他們認為“越南為中國外藩,本應保護”、“中國與越南唇齒相依,法國侵占越南,“此唇亡齒寒之患也”,“法人通商紅江(何),規取越南北境,命所在尤注滇南……”,“中國自固藩籬,斷無坐視之理”。

而主和派以李鴻章為代表。而總的來說,對抗戰是不積極的,是妥協的,越南曾兩次派使向清政府求援。 1882年,法政府以“剿辦土匪”為名,派廣西軍駐紮越南北寧,雲南軍駐紮越南的山西,還派人聯絡劉永福,也把黑旗軍作為對法作戰的力量。法國侵略者一面向北圻進犯,一面誘使清政府與他談判,以便使清政府承認他在越南取得的權益。

1882年,法國公使寶海提出談判問題,清延派李鴻章與他談判,於當年12月簽訂了一項備忘錄,擬定越南事宜三條:

①倘中國將雲南、廣西駐軍撤出,法國則不得佔土地和貶削越南國王的統治權;

②開放保勝為商埠;

③中法兩國在雲南廣西之外與紅江(紅河)中間之地,應劃定界限,北歸中國巡查保護,南歸法國巡查保護。

這就是說,要中國以撤兵,通商作為交換條件,兩國分割越南北圻。茹費理二次組閣後,推翻寶海三條,召他回國,並派援軍大舉進攻北越,使越南形勢驟趨緊低。 1883年4月末,清廷派李鴻章“前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所有廣東、廣西防軍均歸節制”。

李鴻章作為主和派代表人物,他從保存淮軍和北洋海軍的實力出發,總是找藉口為主和張本。在7月中旬,清廷把李鴻章調回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任。張樹聲回兩廣總督本任。張樹聲是主戰的,他奏請清廷採取對策,以保護中越的宗藩關係,建議清政府令曾經澤與法國交涉,並遍告各國,同時建議備戰。 12月旬,清政府派員前往越南宣布“天朝威德”,一時清政府又傾向主戰,通過外交途徑通知法國,山西等地駐有中國軍隊,要求法國慎重從事。法國不予理睬,於當月,孤拔率軍攻山西,清軍將領,雲南巡撫先期逃亡興化,黑旗軍血戰三天,斃戰300餘人,最後山西失陷,這樣,中法戰爭就以此時法國進攻山西的中國駐軍為標誌而正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