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戰役
天津戰役
時間
1949年01月03日 ~ 1949年01月15日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孫連仲傅作義蔣中正陳長捷劉亞樓、秋宗鼎、林偉儔杜建時劉雲瀚、李世傑、李漢元、李葉靖、范玉書、張越群、何卓、羅先、陳廖華、陳昆、陳直、李上達、李學正、劉順楚、曾會奇、王治熙、饒啟堯、徐奇春、余和、姚葛民、程德煌、柴玉峰、吳繼先、曾加林、楊威、白英傑、宋捷、鄧寶珊
天津戰役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天津戰役是平津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最重要的大規模城市攻堅戰。

背景: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軍隊即於9月30日在塘沽登陸,進駐天津、北平、唐山、秦皇島等地區,接著空運國軍第94軍到天津和唐山一帶。1946年9月,又海運第62軍到秦皇島登陸,接替第94軍在天津和唐山的駐區。1947年春,美軍撤走後,又於8月調第92軍接替第62軍在天津的駐區。以上國軍的活動,都是在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的指揮下進行的。到1947年年底,華北“剿總”成立以後,即由“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指揮。

1948年夏,經過易縣、淶水戰役的失敗後,時任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的傅作義鑒於解放軍的野戰威力,採取了集結部隊於平綏、北寧鐵道線區的措施;將張垣、北平、天津作為三個基點,連同平津張鐵路線上的重要城鎮,預行工事設施,以為依據,實現“靈活機動、集中優勢”的“依城決戰”方略。

然而9月下旬濟南解放,10月初東北完全解放,華北的國民黨軍更為孤立暴露。無論華東、中原解放軍的北進或東北解放軍的入關,聯合起華北解放軍,都要形成為絕對優勢。(當時傅所指揮的連雜編的護路旅、保安團以及後勤部隊,不逾五十萬)對此形勢再不容排成一線,必須集結一頭,策定根本動向。

10月後,蔣中正與傅作義不斷討論,最終傅傾向於“依託美援保持津沽”的向東靠,以觀望形勢。其認為有能力保住平津,支撐華北(防止東野直驅徐蚌),得到了蔣中正的支持。

依照此意圖,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在天津構築大量工事,進行固守。

1948年11月,解放軍向平綏線的張家口和新保安進攻,傅作義又將駐天津的94軍兩個師西調平綏線,將第86軍由秦皇島調駐天津。當張家口和新保安相繼解放,傅作義的嫡系部隊被殲後,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迫近平津,傅作義又於12月10日急將第62軍的兩個師從北平、豐台凋到天津。

從此,天津戰役前夕守衛天津的國軍計有:第86軍三個師,第62軍兩個師,第94軍一個師,河北省兩個保安師,天津市警備旅一個旅;臨時增編的有第62軍第317師和第94軍第305師(人員武器不全),加上憲兵第四團、汽車兵團、警察等,共約十三萬餘人。

遵照中央軍委及中共平津前線總前委命令,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以第 l、第2、第 7、第 8、第 9縱隊全部和第 12、第 6縱隊各一部共22個師 34萬人,配屬大口徑火炮 538門、坦克 30輛、裝甲車 16輛,同時以1個縱隊(2個師)位於軍糧城地區監視塘沽,並準備截殲天津突圍的國民黨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