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風流才子
風流才子
時間
1889 ~ 1931年03月22日
地點
北京、上海、天津
相關人物
袁克文袁世凱、方爾謙、張伯駒張學良溥侗、劉梅真、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棲瓊、袁家嘏、袁家彰、袁家騮、袁家驥、袁家華、袁家宜、袁家藏、吳健雄袁克定黃金榮杜月笙、金碧艶、金玨屏、余叔岩、方地山、宣古愚、張丹斧、馮小隱、范君博、余大雄、張作霖張宗昌徐世昌于右任周瘦鵑包天笑、劉山農、孫東吳、劉襄亭
風流才子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簡介:

袁克文,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生於朝鮮漢城(今首爾),5歲那年,適逢甲午中日戰爭,袁克文隨父回國。師從方爾謙,熟讀四書五經、八比文,精通書法、繪畫,頗能詩詞歌賦,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昆曲名票,和張伯駒、張學良、溥侗並稱“民國四公子”。

背景:

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三姨太朝鮮人金氏所生,因為大姨太沈氏未生子女,所以袁克文從小便被過繼給大姨太收養。沈氏對這個兒子十分疼愛,他提出任何要求都會得到滿足。袁克文小時候很頑皮,既沒有正正經經地唸過書,也沒有正正經經地練過字,但是他聰明過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所以儘管他像呆霸王薛蟠那樣不好好讀書,可他填詞、作詩、作文章,卻件件皆精,寫的字也風流瀟灑。因此袁世凱對他有些偏愛,甚至一度想立他為“太子”。

大姨太的驕縱,加上袁世凱的偏愛,造就了袁克文的揮霍、任性、驕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賭、抽(鴉片)樣樣都幹。後因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又反對袁世凱稱帝,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

慈禧太后一度要把自己的侄女指婚給袁克文,袁世凱不願因此受制於慈禧就立刻謊稱袁克文從小便和一戶人家的女兒有了婚約。

17歲時,袁克文和長蘆鹽的富商劉尚文的女兒劉姌(字梅真)結婚。此時,袁世凱正在直隸總督任上,總督的公子結婚,自是賓客盈門熱鬧非凡。袁克文是才子,劉梅真工於詩詞,熟悉音律,彈得一手好箏,寫得一手漂亮小楷,曾有《倦繡詞》一冊行世,是不折不扣的才女。婚後,二人琴瑟和鳴,十分恩愛。

袁克文生性風流,新婚尚有新鮮勁兒,不久後再度徘徊在風月場裡,很少住在家裡,不是在旅館,就是住在戲班子,有時候連最低級的‘老媽堂’,他也照樣住。起初和他舉案齊眉的劉梅真日漸心灰意冷,夫妻感情趨於淡漠。他在外風流過後回到家中,劉梅真忍不住要和他吵架,他既不回嘴,也不辯解,只是哈哈一笑,笑完了,拂拂衣袖,揚長而去。用袁靜雪的話說:“繼續過著他那荒唐的生活”。

如此風流的袁克文還娶了五個姨太太,她們是:情韻樓、小桃紅、唐志君、於佩文、亞仙,沒有名分或「一度春風」的情婦那就更多了。在袁克文的《寒雲日記》中,他曾多次提到‘瓊姬’,也就是棲瓊。棲瓊也是風月女子,溫婉多姿,善解人意,一時深得袁克文寵愛。然而日久生卷,袁克文準備撒手,他的結髮妻卻出面了。劉梅真對棲瓊喜愛無比,從自己的私房錢裡取了三千大洋為棲瓊贖身,接回袁府。

袁克文有4子3女,袁家嘏、家彰,家騮、家驥,女家華、家宜、家藏。家嘏1961年死去,三子家騮留學美國,成為有名高能物理學家,他的名片上只有自己名字三個字,是父親的手跡;家騮之夫人吳健雄也是核子物理學家。

袁克文有詩文傳世,亦喜愛名人故事,亦喜研究蒐集葉子戲資料,撰有《雀譜》一卷,由余大雄作序,又編《葉子新書》,登載在《半月》雜誌上,另還有《沿革表》、《角戲志》、《鴛鴦局圖經》。他說:「得明代葉子一局,從而略窺古法,復搜集天津、丹徒、臨沂、歙縣諸地之葉子,附以雀牌,作《沿革表》,紀其嬗變,作《角戲志》,疏其法例,合為一編,命曰《葉子新書》。戲雖無益,亦一代之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