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海安戰鬥
海安戰鬥
時間
1946年07月30日 ~ 1946年08月03日
地點
江蘇
相關人物
李默庵
、
粟裕
、
毛澤東
、
譚震林
、
蔣中正
、
陳誠
、張鼎丞、
鄧子恢
、
曾山
、
成鈞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海安防禦戰」又稱「海安戰鬥」,屬於「蘇中戰役」的一部分。
背景: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後,國民黨軍以58個旅約46萬人的兵力,向華東解放區發動進攻,其中,蘇中解放區是主要方向之一。第一綏靖區李默庵指揮5個整編師15個旅約12萬人,企圖首先侵佔如皋、海安,爾後再沿南通、贛榆公路和運河線北進,以配合淮北國民黨軍進攻淮陰。
原本,毛澤東命令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出擊淮南,實行外線作戰。粟裕考慮到蘇中地區物產豐富,補給方便,部隊熟悉地形、民情,因而在蘇中作戰比較有利。於是,便向中央軍委建議:華中野戰軍主力首先在蘇中作戰,然後再執行中央軍委的部署西出淮南。這一建議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毛澤東也認為:先在內線打幾仗,再轉外線,政治上更為有利。
粟裕和華中野戰軍政治委員譚震林據此決定:集中華中第1、第6師和第7、第10縱隊共19個團3.3萬餘人,在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民兵配合下,運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法,迎擊進犯蘇中的國民黨軍。
1946年7月13日,「蘇中戰役」打響,「海安防禦戰」屬於第三階段。
Top
發生過程:
第二階段的如皋戰鬥結束後,國民黨軍隊已損失1.6萬人和大量的武器彈藥,蔣中正和參謀總長陳誠大為震驚。陳誠奉蔣之命,急忙跑到南通召開黨政軍聯席會議,重新部署作戰計畫。他們下令麇集江南的第二梯隊整編第65師、整編第21師等7個旅10萬餘人渡江北進,集中兵力向海安進攻;同時,以第83師第63旅、整編第25師第148旅,自姜堰、白米一線向東出動,兩路合擊海安。為防止被各個擊破,採取錐形攻勢,其整個戰鬥正面不足三十里,縱深僅二十餘里,各旅完全靠攏前進。
面對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步步壓來的強敵,粟裕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思考,決定撤出海安,並提出了初步的作戰方案:第1、第6師集結於海安東北地區三倉河一帶休整待擊,7縱在海安週邊打運動防禦戰。
然而,許多人對這個作戰方案想不通,認為撤出海安太可惜了。粟裕雖然深信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但不敢獨自作出決定;他迅速返回遠在300里外的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駐地淮安,打算徵求其他領導同志的意見。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粟裕終於趕到了淮安。在華中分局常委會議上,到會的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曾山等同志,對粟裕提出的主動撤出海安、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案進行認真討論,一致認為反擊敵人,總以打勝仗為原則,寧可喪失一些地方,不可舉行勉強的無把握作戰;因此,決定在海安先實行運動防禦,爾後主動撤離,創造新的戰機。
8月1日上午,粟裕在會議結束的第二天返回海安前線,擔任海安運動防禦戰的第7縱隊兩個團已從7月30日開打,直到8月3日,歷經四晝夜阻擊戰,因國軍力量強大,且靠得很緊,不易殲滅,粟裕當即下令撤離,主動放棄海安。
這一戰,國軍死傷約三千人,共軍傷亡二百餘人。
華中野戰軍撤出海安,造成國軍的錯覺(因該處為水陸交叉要點,通、如、海之屏障,地位重要,共軍卻未堅守)而誤判情勢。國軍佔領海安後,李默庵錯誤認為‘蘇北共軍大勢已去’,無力再戰,決定重新調整部署,大肆分兵廣佔地盤;以新7旅守備海安,65師160旅、187旅西開姜堰,49師的105旅進佔西場、丁家所,並且在東起海邊,西至揚州的300華里地段上,建立一條軍事封鎖線,割斷這地區與東台、興化的聯繫,並對泰州、海安到海邊一線以南地區進行‘清剿’,然後,準備與徐州南下部隊會師,實現第二步作戰計畫——會攻兩淮。
8月6日,華中野戰軍4中隊從無線電偵察獲知,國軍已經開始由海安進攻李堡。粟裕決心反攻:以1師攻擊李堡、角斜;6師16旅攻擊丁家所;18旅位於丁家所西北、西場以南地區,7縱隊位於賁家巷以南及以東地區,共同打擊海安的國軍援兵;剛抵蘇中前線的5旅(成鈞部)及軍特務團,位賁家巷以北地區,為總預備隊。
8月10日晚上,第四階段的李堡戰鬥開始。
歷史影響:
「蘇中戰役」具有解放戰爭戰略初戰的性質;國軍參戰部集中15個旅計12萬兵力,華中野戰軍參戰部19個團,計3.3萬人,在約4:1的兵力對比下,華中野戰軍堅持集中優勢兵力,並利用解放區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戰法靈活,在連續作戰中得到及時休整、補充,不斷增加了戰鬥能力,因而獲得了勝利。
此役,以華中野戰軍‘七戰七捷’的全面勝利告終,共殲滅國軍5.3萬餘人,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的士氣。
(資料來源,參考:人民網、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