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護國之役
護國之役
時間
1915年12月25日 ~ 1916年07月14日
地點
雲南、廣西、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廣東、陝西、
相關人物
護國之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護國之役(又稱護國戰爭、護國運動)是民國四至五年,即1915年至1916年)發生在中國的內戰,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於北京宣佈接受君主立憲帝制,起初曾表示支持君主立憲國體的蔡鍔背叛袁世凱,唐繼堯、李烈鈞等發動雲南起義,宣布雲南獨立,並且發動反北洋政府的內戰。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佈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後宣佈取消帝制,並於數月後病逝。

背景:

1913年因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被刺殺引發二次革命, 孫中山等欲以武力取代袁世凱失敗,結果孫中山等被通緝而流亡日本,國民黨則於1913年底被解散。1915年8月,楊度等人發起「籌安會」,鼓動君主立憲制。袁世凱的法律顧問美國專家古德諾教授發表《共和與君主論》,表示中國適合君主立憲。但進步黨首領梁啟超寫成《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表示反對,並私下與其學生、參政院參政、前雲南督軍蔡鍔密謀討論反對帝制。10月「國民代表大會」進行國體投票,結果都同意君主立憲國體。由此,國號為中華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進入籌備階段,中華民國五年(1916年)也預定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