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江浙戰爭
江浙戰爭
時間
1923年09月03日 ~ 1923年10月13日
地點
上海、杭州、宜興、長興、嘉定、瀏河、青浦、安亭、江山、衢州
相關人物
齊燮元
、
盧永祥
、
孫傳芳
、
夏超
、
何豐林
、
段祺瑞
、
吳佩孚
、
曹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江浙戰爭,又稱齊盧戰爭、甲子兵災,是1924年9至10月間,中華民國江蘇督軍齊燮元與浙江督軍盧永祥之間進行的戰爭,也是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導火索。
民國初年,上海雖然在行政上屬於江蘇省,但駐防上海的歷任淞滬護軍使均屬於皖系,事實上受治於浙江督軍,不受屬於直系的江蘇督軍節制。1924年9月,江蘇督軍齊燮元,聯合福建孫傳芳向浙江督軍盧永祥發動進攻。9月3日,江蘇軍在江蘇宜興打響了第一槍。江浙戰爭正式爆發。9月18日,因浙江警務處長夏超倒戈,齊燮元的軍隊攻陷杭州,盧永祥退往上海。10月,兩軍在上海近郊發生激戰。10月13日,盧永祥下野東渡日本,江浙戰爭結束。
背景:
直皖戰爭後,皖系軍閥隨著段祺瑞的倒臺而分崩離析,一部分下野,另一部分改投直系軍閥,只剩浙江督軍盧永祥與淞滬護軍使何豐林替皖系軍閥保住浙江、上海兩塊地盤。上海的財政收入長期由盧永祥獨霸,造成盤踞江蘇的直系軍閥心生不滿。
1920年10月,蘇皖贛巡閱使兼江蘇督軍的李純死於任上,齊燮元繼任江蘇督軍。齊燮元擔任江蘇督軍後,一心想將上海攫為己有,而盧永祥則視上海為自己的經濟生命線,堅決不肯放手。
1923年10月10日,曹錕通過賄選登上總統寶座。12日,盧永祥發表通電,不承認曹的總統地位,並聲稱與北京政府斷絕一切聯繫,這就使曾為曹錕賄選籌措經費出大力氣的齊燮元與盧永祥矛盾更深。最終因盧永祥收編福建來的客軍,違反與直系先前的約定,遂給了直系軍閥挑起戰爭的口實。
Top
發生過程:
1924年9月3日上午10時,蘇軍在江蘇宜興開了第一槍,江浙戰爭爆發。蘇軍原想一鼓作氣攻佔浙江長興,不料卻遭到浙軍的頑強抵抗,進攻受阻。浙軍及其大炮埋伏在長興附近的山裡,距宜興不過三十里,炮火能直接轟擊駐紮在宜興平原地區的蘇軍;而蘇軍的大炮轟擊浙軍時,因浙軍駐於山中效果不大,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江浙戰爭爆發後,雙方主要在宜興、滬寧線、嘉定、瀏河、青浦五個方向展開激戰。宜興方向:戰爭爆發後,蘇軍進攻受阻,延至5日,浙軍反擊,攻至距宜興僅十餘里處,蘇軍大潰,並有三營兵力嘩變。7日,浙軍進佔蜀山。齊燮元急調安徽第五混成旅增援,終於擋住了浙軍。之後,雙方相持於蜀山與宜興之間。
滬寧線:沉寂兩天後,至6日晚,兩軍在安亭激戰,雙方飛機亦趕來助戰,但終因勢均力敵,兩軍遂處於膠著狀態。
嘉定方向:9月3日晚,蘇軍進攻嘉定西門,守軍抵擋不住,形勢岌岌可危。4日,浙軍楊化昭部6個營奉命增援。5日,雙方發生激戰。6日,蘇軍繼續猛攻,但楊部為能征慣戰之師,沉著迎戰,終將蘇軍擊退,兩軍於是在嘉定附近對峙。
瀏河方向:9月4日下午,蘇軍發動攻擊,浙軍開炮予以抵禦。下午5時,浙軍抵敵不住蘇軍的猛攻,退守羅店,瀏河落入蘇軍手中。是日晚8時,蘇軍乘勝進攻,浙軍急調楊化昭部主力增援才穩住了陣腳。5日淩晨3時,蘇軍派300名敢死隊衝鋒,不料陷入重圍,全軍覆沒。蘇軍見狀急忙收縮,浙軍趁機追擊,並進佔瀏河。此後蘇軍援兵趕到並反攻數次,均被浙軍擊退。6日晨,浙軍發佈總攻擊令,迫使蘇軍撤至原防地。
青浦方向:9月5日,蘇軍由安亭兵分兩路,一路進攻距離安亭6里的泗港口,另一路進攻泗港口西南的白鶴鎮。至6日下午3時,雙方激戰於青浦北十餘里的孔宅。由於浙軍的拼死抵抗,蘇軍未取得任何重大進展,之後,兩軍保持對峙態勢。總之,戰爭初期,雙方雖傾盡全力,但始終呈膠著狀態。
1924年9月8日,戰爭形勢發生突變。閩贛聯軍由於張國威貢獻了佈防圖,輕易佔領了仙霞嶺並於16日攻下江山、18日進佔衢州。原來,江浙戰爭爆發後,福建的孫傳芳故意沒有採取統一步驟發動進攻,而是靜觀時局的變化,試圖等到江浙雙方兩敗俱傷時再動手,以收漁人之利。當他看到江浙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浙軍的主力被蘇軍牽制住時,突然出兵,從側後殺入浙江。
盧永祥意識到浙江無法抵擋兩面夾擊,因此決定放棄浙江退保上海。他認為只要保住了上海,憑藉上海的物力與財力,今後還能東山再起。9月18日,盧永祥攜帶大批細軟逃入上海。浙軍群龍無首,蘇軍趁勢進攻,相繼佔領嘉興、長興等地。同時,蘇方海軍也密切配合陸軍,從長江炮轟駐守瀏河的浙軍,致使浙軍向瀏河以南敗退。蘇方空軍亦派出四架轟炸機連日轟炸浙軍,使浙軍銳氣大減。面對蘇方陸海空立體式進攻,浙軍大敗,紛紛逃向上海。至9月底,浙江戰火熄滅。
北京政府在盧永祥離杭赴滬後,任命孫傳芳為閩浙巡閱使兼浙江督辦,夏超為浙江省長,齊燮元兼淞滬護軍使。
佔領浙江後,蘇、閩兩支大軍齊向上海殺來,並分別於1924年10月4日、8日、10日和13日相繼佔領金山衛、松江、青浦、龍華,逼近上海。盧永祥、何豐林見大勢已去,遂於10月13日發表通電,自解兵權。當日上午,盧永祥、何豐林等人逃入上海租界。江浙戰爭遂以蘇勝浙敗而告終。
歷史影響:
江浙戰爭不僅是江、浙地區軍閥爲爭權奪利而進行的戰爭,更是整個直系軍閥與反直系軍閥勢力之間的重大較量,這次戰爭使得皖系軍閥自直皖戰爭以後又受到一次沉重的打擊,從此以後,皖系勢力一蹶不振,在政治與軍事方面已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江浙戰爭直接導致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的爆發。因吳佩孚強勢介入江浙戰爭,影響浙江、奉天、廣東結成的同盟,給予奉系張作霖出兵的機會。張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失利後,經過兩年多養精蓄銳,實力大增,段祺瑞、孫中山亦遙相聲援,再加上馮玉祥陣前倒戈,終於迫使吳佩孚遁走,曹錕被囚,直系勢力因而瓦解,由奉系取而代之。
Top
中外雜誌 121
‧
馮玉祥與西北軍(七)-西北軍事史話之八
中外雜誌 124
‧
俺爹爹(四)
中外雜誌 168
‧
憶許世英
中外雜誌 234
‧
許世英的故事
中外雜誌 291
‧
林長民二三事
東方雜誌 558
‧
我的興趣 18
‧
我的興趣 8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