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冬季攻勢
冬季攻勢
時間
1939年11月26日 ~ 1940年04月01日
地點
河南、山西、江西、浙江、廣西、湖北、綏遠
相關人物
冬季攻勢
資料來源:華強軍網
簡介:

冬季攻勢是指1939年11月26日至1940年4月1日對日抗戰期間,由南嶽會議策定反攻作戰計畫,發動北起包頭,南迄北海的冬季攻勢,以二、三、九戰區擔任主攻,配合1939年10月完成之第二期整訓部隊。

國軍總計在冬季攻勢中斃傷日軍7萬7386人,俘虜日軍400餘,繳獲步槍2743枝。各戰區雖未能按計劃獲得預期效果,但已達成牽制消耗之目的。中共在作戰初期發動晉西事變,針對國軍第二戰區與冀察、魯蘇戰區,併吞地方抗日團隊,擴張根據地,共軍主動襲擊朱懷冰、石友三、喬民禮、侯如墉及鹿鍾麟等部,八路軍隨後在晉東南一帶搜括抗戰公糧,造成國軍給養困難,成為國民政府冬季攻勢之最大損失。

背景:

日本自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經過一年零四個月的戰鬥,雖侵占中國大片國土,但被殲四十多萬,到1938年10月攻占武漢、廣州後,由於戰線過長,兵力不敷使用。

1938年10月底,日本軍切斷了國民政府由香港輸入軍事物資的渠道。由於日軍占領了南寧及其周邊地區,也嚴重危及了滇緬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國軍為總結前一期對日作戰的經驗教訓,並制定出下一期的戰略方針,1938年底及1939年初分別在湖南南岳及陝西武功召開軍事會議,總結了前一期對日作戰的經驗與教訓,制定出了下一期的戰略方針:「國軍續采持久戰略。連續發動有限度之攻勢與反擊,以牽制消耗敵人,策應敵後游擊部隊,以加強敵後方之控制與襲擾,粉碎其以華制華以戰養戰之企圖,同時抽出部隊,輪流整訓,強化戰力,準備總反攻,以擊滅入侵之敵」。同時,簡化了指揮機構,撤消了兵團、軍團及步兵師中旅的編製,步兵師由過去的兩旅四團制改為三團制,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

確保滇緬國際交通線的安全。武漢、廣州失守後,國民黨政府接受英美援助的通道只剩下粵港國際交通線和滇緬國際交通線。由於潮汕、南寧的失守,粵港國際交通線已被日軍切斷,滇緬國際交通線也受到日軍的極大威脅,隨時有被切斷的可能。為確保這條重要的國際交通線安全,國軍決心發動冬季攻勢,將日軍趕出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