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黃金運台
黃金運台
時間
1948年11月 ~ 1949年10月
地點
上海、廈門、台灣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蔣經國
、
宋子文
資料來源:共識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由於從1948年開始,隨著中華民國國軍在遼西會戰的戰敗和徐蚌會戰的失利,蔣中正對中華民國政府前景感到擔憂。以中華民國政府名義,下令將包括黃金在內之中華民國國庫資金,利用海、空運多梯次運往台灣與廈門,以作為反攻大陸之用。運送黃金以1948年11月至1949年10月間為最高潮,總計因為內戰,先後搬到台灣及廈門的黃金數近400萬兩。
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最艱困的歲月中,這批黃金成為台灣金融、財政從戰火廢墟中復興崛起的資本,多用於新台幣發行準備金、軍費及其他政府支出。直到韓戰爆發後不久,美援來到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才不再依賴這批國庫黃金。
背景:
國共內戰期間物價波動,為了穩定金融秩序,1948年8月,剛就任總統的蔣中正下令凍結物價,發行金圓券,強迫收兌民間持有的黃金、外匯,並派出蔣經國「打老虎」。結果,不到3個月,雖然收回黃金184萬兩,但因為打老虎政策失敗,金圓券立即貶值,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國民政府也搖搖欲墜。
隨著國軍在戰場上節節失利,蔣中正希望能陸續將國民政府、軍隊、軍眷、故宮文物、國庫資產與相關檔案等遷移到台灣,用於振興台灣、為日後反攻大陸做準備。
其中包括作為金圓券準備金的上海中國銀行的國庫儲藏黃金,以及南京中央銀行的國庫儲藏黃金等。這些黃金對於日後穩定台灣新台幣價值發揮重要作用,使台灣社會安定,也避免其落入中共手中。
當年對大陸國庫的轉移不只是轉移了黃金,還轉移了銀元、美元等資產以及相關檔案。
Top
發生過程:
1948年11月底,國府開始秘密計畫運送第一批黃金,由蔣經國、宋子文、俞鴻鈞為負責人,並組成策劃小組進行謀劃和執行。其中,蔣經國負責軍隊溝通,宋子文負責海關調度,俞鴻鈞負責公文協調。宋子文認為,由外國人負責的海關總署不會幹預中國內政,消息比較不容易走漏。海關總署緝私艦「海星號」由於其載貨量大,被宋子文選中運送首批黃金。此外,蔣還通過密電要求俞鴻鈞務必在一星期內將大陸國庫中的約一半的黃金運到台灣。
1948年11月30日夜,上海外灘開始戒嚴,此時只有海關總署緝私艦「海星號」轉向了中國銀行的碼頭,搬運工開始將一擔擔的木箱從金庫里向外搬出,此首次運出上海國庫黃金共200萬兩,其中105萬兩來自美國,是抗日戰爭末,為穩定中國法幣援華黃金628萬兩之一部分。
1949年1月1日,共有60萬兩黃金從上海分別通過海星號、美朋號運出,其中海星號裝載50萬兩黃金運抵台灣,另有10萬兩黃金由美朋號轉至廈門鼓浪嶼。1月10日,蔣中正派蔣經國赴上海拜訪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希望其將中央銀行以庫存準備金之美金與黃金徙置台灣,以策安全。
1月20日至1月21日,從上海通過海平號和美朋號共同運出90萬兩黃金轉至鼓浪嶼。
1949年2月6日,通過空軍運輸大隊的共9架飛機同時從上海和南京運出了總共55.4萬兩黃金遷抵台灣,其中南京金庫的被全部運空。
1949年5月19日至5月27日,從上海通過漢民輪和錫麟輪共同運出19.4萬兩黃金遷抵台灣。10月,通過中基艦將之前從上海轉到鼓浪嶼後僅剩的12.5萬兩黃金遷抵台灣。
總計因為內戰,先後搬到台灣及廈門的黃金數近400萬兩。
歷史影響:
國庫黃金運台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支出一直依賴著這些黃金。當時對這些黃金的支出主要分成了三大類:一、新台幣發行準備金80萬兩。二、軍費支出172萬兩,其中約90多萬兩用於國共內戰,未能運台。三、政府支出:90萬兩。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美國此後一年援助中華民國政府約一億美元,政府支出不再依靠國庫黃金。
國庫黃金在運台後,俞鴻鈞和周宏濤曾向蔣中正建議,認為運台黃金不是國民黨的私產,應儘快將其入庫。韓戰爆發後不久,美援來到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才不再消耗國庫黃金。後蔣中正採納了俞鴻鈞和周宏濤的建議,下令將剩餘的國庫黃金統一存放於台灣銀行在新店文園營區的金庫。
根據中央銀行資料報告,1950年6月,入庫的黃金共180萬兩。這些從大陸搬來的黃金,在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初期,做為新台幣發行準備金、對外購買糧食、軍火,穩定了台灣經濟、軍心與民心。
Top
中外雜誌 407
‧
探親懷舊之旅
中外雜誌 410
‧
軍人政治家 陳大慶傳真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