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長治戰役(上黨戰役)
長治戰役(上黨戰役)
時間
1945年09月10日 ~ 1945年10月12日
地點
山西上黨
相關人物
閻錫山
、
劉伯承
、
鄧小平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發生於1945年山西省上黨地區,也就是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內,是抗日戰爭結束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後,國共兩黨發生的首次軍事衝突,是1945年國共衝突的一部分,也成為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序曲。
該戰役於重慶談判期間,由共軍主動發起,且成功打擊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領導權,並對共產黨的談判開啟有利新局面。這次戰役殲滅了中國國民黨地方實力派之一閻錫山所屬的晉綏軍11個師的部隊,使得閻錫山部實力大損,以致於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未能對中共發動攻勢,並且無力自保其視為禁臠的山西省,不得不藉助中央軍守衛山西。
背景:
1945年8月中旬,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秉承蔣中正的意旨,令晉綏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率第19軍、第61軍一部和一部分偽軍共計1.7萬人進入晉東南,佔領了八路軍從日軍手中占領的襄垣、潞城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部隊包圍的長治、長子等縣城。其軍部率3個師駐守長治,其餘部隊和地方部隊守衛襄垣、長子、屯留、潞城、壺關等縣,企圖依託長治周圍這六個據點佔領整個晉東南。
1945年8月下旬,在華日軍向國民政府投降,閻錫山部隊第19軍史澤波率4個師準備在山西上黨地區接受日軍投降。但該地區恰好位於晉冀魯豫根據地的太行分區與太岳分區兩區之間,態勢孤立。8月26日,中共中央軍委在關於各地軍事部署的指示中,要求太行軍區應即集結主力,「收復上黨全區,採取一切有效手段徹底消滅偽頑,逼敵投降」,31日再度指示劉伯承和鄧小平,「閻部一萬六千占我長治周圍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須堅決徹底全部殲滅之。」
據此,劉鄧部署了對上黨地區作戰行動,準備收復該地區的這六城。集結太行軍區主力、陳賡部及冀南一部共約2.8萬人進行上黨戰役。
Top
發生過程:
9月10日,中共晉冀魯豫軍區出動太行、太岳、冀南3個縱隊攻擊閻錫山控制的各個城鎮,不出10天,攻克大部分據點。
20日,第19軍被圍困於長治,史澤波固守待援。閻錫山得知長治被圍,一方面給史澤波鼓氣告其「上黨必爭,潞安必守,援軍必到,叛軍必敗」,另一方面調集第7集團軍彭毓斌率領第23軍和第83軍馳援長治。
中共採取圍城打援的辦法,在白晉線設伏,將支援長治的彭部包圍在了屯留北部山地。
10月5日,援軍被全殲。閻錫山見援軍失敗,急令史澤波突圍。10月8日,史澤波率部突圍南逃,12日,在沁水以東被共軍攔截消滅,史澤波被俘。
戰役至10月12日共軍取得完全勝利,晉軍共3.5萬人被殲,其中3.1萬人被俘,損失山炮24門,機槍2000餘挺,各種槍1.6萬餘支,國民革命軍第7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戰死,第19軍軍長史澤波被俘。上黨戰役中被殲滅的閻錫山部隊占其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歷史影響:
上黨戰役使得閻錫山損失11個師,對於閻部是沉重打擊;對於中共,這次戰鬥不僅解除了晉冀魯豫解放區的直接威脅,而且使其在重慶談判中佔有了更有利的局面。
從此,中共的晉冀魯豫解放區日益鞏固,成為後來中共解放全國的重要基地,並為後來設立中共中央華北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奠定了初步條件。
閻錫山失去第19軍後,已經無力獨自守禦山西,故不得不請求中央軍進駐山西,從而結束了閻錫山自民國初年獨自統治山西接近長達40年的割據局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