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
時間
1895年05月02日 ~ 1895年05月02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康有為
、李鴻章、
梁啟超
資料來源:筆與置評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公車上書,指康有為於清朝光緒21年(1895年)率同梁啓超等一千兩百位公車聯名向北京的光緒皇帝上書,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此舉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誌,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
因漢代以公家車馬送應擧之人赴京,其後便以"公車"作爲擧人入京應試的代稱。1895年4月,清政府向日本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國人反對。當時正逢會試,廣東擧人康有爲集18省擧人在今宣武門外的松筠庵起草上書光緒帝的"萬言書",提出遷都、變法、練兵、拒和主張,簽字者達1300餘人。5月2日,"萬言書"被投遞到都察院。以西太後爲首的賣國集團逼迫光緒帝提前在和約上蓋印,都察院拒絕接受上書。"公車上書"雖然失敗,但沖破了清朝士人、百姓不得干政的禁令,提出了近代維新改良的政治綱領。
事件背景:
光緒20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敗於日本。光緒21年(1895年)春,參加完乙未科會試的各省舉人雲集北京,等待發榜。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內割讓台灣及遼東,賠款白銀二萬萬兩的突然消息傳至,群情激憤。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內地十八省與中國東北舉人接連響應,共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各省舉人與數千北京官民集於「都察院」門前請代奏光緒帝。
Top
發生過程:
「……朝廷命李鴻章赴日求和,議定割讓遼台並賠款二萬萬兩。3月21日談判電報抵達北京,我提前得知消息,馬上讓卓如(梁啟超)去鼓動各省。先鼓動了廣東舉人上折子抵制和議,湖南舉人隨聲附和,28日兩省舉人同時呈遞奏折,廣東80餘人,湖南全省參與。我與卓如又分別拜托朝中官員進行鼓動,各省舉人均極為憤慨,連日上奏,奏章堆滿都察院……我認為士氣可用,遂召集18個省舉人在鬆筠庵集會商議,簽名者達1200餘人,我用一天兩夜時間起草了一份萬言書,內容包括拒和、遷都、變法三大項。卓如、孺博(麥孟華)連日抄寫,傳遍京城,士氣憤湧。4月8日前去投遞,都察院以皇上已在和約上用璽,事情無法挽回為由,拒絕接受上書。」
歷史影響:
2005年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茅海建在《近代史研究》第3期和第4期上發表《「公車上書」考證補》,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檔案及其已公開發表過的檔案文獻,從政治決策高層的角度,重新審視公車上書的背景、運作過程及其影響力。其觀點是:「公車上書」是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是由政治高層發動、京官組織的上書,其數量多達31件,簽名的舉人多達1555人次,且上書已達御前;另一個是由康有為組織的18行省舉人聯名上書,那是一次流產的政治事件。而且康有為組織的18省聯名上書,並不是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為根本沒有去送。由此學術界進行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並且對「公車上書」進行了進一步的審視和研究。
Top
中外雜誌 214
‧
風塵逸俠吳稚暉(上)
中外雜誌 332
‧
改革‧反改革:康有為與袁世凱(一)
中外雜誌 410
‧
中外名人傳(73)
中外雜誌 499
‧
吳稚暉突破舊習氣,啟迪新思維(上)
Top
書名:
孫中山傳
‧
第二章 推翻封建帝制,創建共和民國 第三節 努力開拓革命新局面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