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
時間
1935年05月24日 ~ 1935年05月25日
地點
西康
相關人物
劉伯承
、
聶榮臻
、
蔣中正
、韓階槐、黎林、
楊得志
、賴執中、
毛澤東
、
劉亞樓
、孫繼先、熊尚林、帥士高、趙章成、
林彪
資料來源:中華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強渡大渡河」是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西康省冕縣(今屬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地區大渡河上進行的一次強渡事件。
背景: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渡過金沙江,經會理、德昌、瀘沽,來到冕寧,紅1軍團1師1團擔負了光榮的先遣任務。軍委為了加強領導,充實力量,特派劉伯承、聶榮臻分別擔任先遣司令和政委,並把軍團的工兵連、炮兵連配屬一團指揮。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長征途中,被國民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軍隊圍追堵截至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蔣中正希望,在前有大河阻斷,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全殲紅軍,使紅軍變成‘石達開第二’。
此時,駐守橋北面的是川軍的一個營,營長叫韓階槐,他堅決執行上級命令,將跨越大渡河的瀘定橋上面的橋板收走,把河南岸的船全收到北岸去,並且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堆滿了柴草,準備見到紅軍到來,就放火燒街。
Top
發生過程: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24軍第5旅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3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鐘戰鬥,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安順場一帶大渡河寬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聳立。在紅軍到達之前,川軍已搶佔了這一地區,正在構築工事,憑險防守,情況對紅軍十分不利。
得知紅軍已到,韓階槐派一個連長去安順場南岸放火燒街,不料安順場當地有一個著名士紳,同時也是寧屬彝務總指揮鄧秀廷部的副團長兼彝務營營長,叫賴執中,由於安順場街上的房屋大多都是他的財產,所以他立刻上前阻止燒街,賴執中與燒街連長發生爭吵與扭打,最後導致兩人一同去北岸找川軍團長評理。賴執中為保護他的財產,向團長報告:紅軍根本沒有來,這是一個假情報,我親眼所見紅軍從大道北上,沒來這條小道;並保證說:只要紅軍一到,我自己就先把這條街燒了,絕沒二話。團長對賴執中的話將信將疑,因為他確實得到情報指出,在大道發現紅軍主力北上;就這樣,雙方達成妥協。
而實際上,這只是毛澤東的一個計策,在大道北上的紅軍,只是劉亞樓的一個小股部隊,偽裝成紅軍主力向北佯攻。
賴執中保全了安順場以後,回到南岸,並且為了紅軍真的到來後可以逃命,還私藏了一條船。而紅軍的突然到來,使賴執中猝不及防,逃到山裡,他私藏的這條船也被紅軍獲得。
25日晨,紅1團開始強渡大渡河。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紅1軍團紅1師紅1團1營營長孫繼先親自從第2連挑選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戰前,先遣隊首長親自向領導領導交代任務,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關係全軍成敗,一定要戰勝一切困難,完成任務,為全軍打開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
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18個突擊隊員(連孫繼先在內)每人佩戴一把大刀,每人背1挺花機關槍(衝鋒槍)、1枝短槍,每人帶5、6個手榴彈,並且帶著工作器具,以2連長熊尚林為隊長,分成兩批,熊尚林帶領第一批8人先渡河,孫繼先帶領第二批8人再渡河。
18名紅軍突擊隊員利用僅有的這艘船,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激流中前進,迎著川軍的密集炮火與機槍掃射,冒死向北岸突擊,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展開反撲衝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18名勇士戰勝了驚濤駭浪,衝過了川軍的重重火網,終於登上了對岸。川軍見紅軍衝上岸灘,便往下甩手榴彈。
紅軍突擊隊員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階死角作掩護,沿台階向上猛烈衝殺。戰鬥危急時,在南岸配合作戰的劉伯承急令炮火掩護,4發炮彈全部打到川軍反撲的隊伍人群當中,川軍大亂,紅軍突擊隊員拼死衝鋒,川軍潰不成軍,四處逃散。在南岸火力的支援下,突擊隊員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的反撲,鞏固了渡河點,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闢了一條通道。
佔領北岸的紅軍突擊隊員又找來幾艘渡船,後續部隊加緊搶渡,及時渡河增援,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插翅難飛、不可逾越的天險防線,前後共渡過8000餘人。
歷史影響:
紅軍部隊成功地「強渡大渡河」,18勇士的英雄壯舉,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強渡大渡河是紅軍的一次生死之戰,能否渡過河去,是中國革命的關鍵。為了渡過大渡河,在作戰開始前,先遣隊首長對這次作戰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同作戰部隊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作戰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作戰部隊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勇氣,為作戰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強渡大渡河成功之後,由於大渡河水流湍急,連木板都會被湍急的漩渦捲到河底,根本沒辦法架橋,數萬紅軍只有幾艘小船擺渡,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但蔣中正的追兵距離紅軍只有2天路程,於是紅軍在安順場制定了一個冒險的新計畫:由劉伯承和聶榮臻率領第一方面軍1師和幹部團(紅軍最精銳隊伍,完全由幹部組成)坐船渡江,為右路軍,順大渡河向北走,奪取瀘定縣城,而剩下的紅軍由林彪率領,為左路軍,放棄渡河,順大渡河南岸向北走,兩軍隔岸並進,儘快奪取連接大渡河兩岸的瀘定橋,這就是史稱「飛奪瀘定橋」的戰役。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百度百科、中華網)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