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顏惠慶
顏惠慶 1877-1950
顏惠慶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惠慶
生日
1877年04月02日
卒日
1950年05月24日
籍貫
江蘇省上海縣(今上海市)
組織
學歷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文學學士
相關事件
顏惠慶,字駿人,上海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外交家,曾數度出任國務總理、外交總長。

顏惠慶出身基督教家庭,父親為牧師,曾協助聖約翰大學的創立。顏惠慶早年就讀英華書院、聖約翰書院、同文書院等校;1895年時與胞弟顏德慶赴美國留學,入維吉尼亞州聖公會中學。1897年,顏惠慶入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期間兼任教會學校教師,並曾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1900年,顏惠慶以文學士畢業歸國,在上海聖約翰大學任教,亦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翻譯、編輯;1906年,顏惠慶接受清廷歐美留學生考試,授譯科進士。

1907年,顏惠慶以二等參贊身分隨駐美大使伍廷芳赴美就職,並至喬治‧華盛頓大學(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進修外交理論、國際法,並加入美國國際法學會。1909年,顏惠慶返國擔任外務部主事、參議,兼遊美學務處總辦。辛亥革命期間,顏惠慶任袁世凱內閣外務部左丞,開始受到袁世凱重用。民國成立後,顏惠慶升任外交部次長。

1913年,顏惠慶出任駐德國、丹麥、瑞典公使,一戰時期中德斷交後移駐丹麥,並擔任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顧問。1920年,顏惠慶回國出任外交總長,被視為親英美對抗日本的一派,期間恢復了中德邦交,並參與華盛頓會議,並四度出任代理國務總理,亦曾兼任外交、農商、內務等部。1926年段祺瑞臨時執政府垮台,顏惠慶第五度出面組閣,並代行臨時執政一職,一個月後即卸任隱居天津。

九一八事變後,顏惠慶應邀出席外交會議,任對日特種委員會委員,同年底外調駐美公使,次年轉為駐國際聯盟首席代表。1933年,顏惠慶調任駐蘇聯大使,直到1936年因身體因素辭職回國,轉入慈善界活動。抗戰期間,顏惠慶於1939年以特使身分赴美國尋求援助,後返回香港居住。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顏惠慶拒絕與日方合作而遭軟禁。戰後,顏惠慶任國民政府委員,後當選為立法委員;1949年,顏惠慶應李宗仁之邀出面協助國共和談,談判破局後,顏惠慶留在上海養病而未遷臺。中共建政後,顏惠慶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50年5月24日,顏惠慶於上海病逝。編有《英華標準雙解大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