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四一二事件(清黨)
四一二事件(清黨)
時間
1927年04月11日 ~ 1927年04月18日
地點
上海、廣州、北京
相關人物
四一二事件(清黨)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國民黨的「清黨」事件又稱四一二事件, 中國共產黨則稱之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得到了法國等國的支持後,率領部下及上海地方勢力(一說為青幫成員)取締蘇聯顧問並逮捕、處死中共黨員與部份民眾之事件。

背景:

一、國共之間的矛盾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汪精衛掌握政權,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則掌握軍權。1926年,中國共產黨在政治顧問鮑羅廷影響下,在國民革命軍中發表北伐必敗論,並於廣州市區散發傳單反對北伐。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會議討論北伐問題,並通過反對北伐決議,此舉等於是公然和堅決北伐的蔣中正對抗。3月發生中山艦事件,蔣介石以武力平息,和鮑羅廷及中國共產黨的關係陷入危機。

5月15日至5月22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在廣州召開,張靜江、吳稚暉、孫科等提出《整理黨務案》,對中國共產黨參與國民黨務的人數和權限做出規定。

7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10月,中國共產黨組織上海工人反對北洋軍閥政府,武裝起義失敗。11月,北伐軍控制長江流域,國民政府決定遷都武漢,蔣則極力主張遷都南昌。11月22日,第三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大會,布哈林批評中國共產黨在暴力奪取土地所有者土地方面不夠堅決,要求中國共產黨在支持民族革命同時,著手解決農民覬覦地主土地問題。會後便採取所謂土地革命與國民革命上的雙重支持策略[8]。12月9日,國民政府遷至武漢。一個月後,南昌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議決,中央黨部駐南昌。

1927年2月21日,遷都至武漢的國民政府中央決定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三中全會,駐於南昌的國民黨中央黨部也召開會議,並開始掃蕩在江西中國國民黨部佔優勢的蘇聯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左派,取回掌控權。隨著蔣軍向北向東推進,這股奪權風潮由江西、安徽、福建、浙江,迅速擴展。

而武漢方面,1927年3月10日至3月17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後,其執監委暨候補委員八十名中,中國共產黨員約佔三分之一,中國國民黨左派亦佔三分之一,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各部部長暨其秘書,中國共產黨員亦佔一半以上,國民政府已由蘇聯顧問與中國共產黨全權把持。並開始安排倒蔣行動。

蔣決計和中國共產黨斷絕關係,與剛回國的汪精衛商討發動清黨,驅逐蘇聯顧問,與中國共產黨決裂。但汪精衛建議蔣親自去武漢說服中國共產黨,把國民政府和黨部遷到南京。

二、共黨本身的矛盾

1926年春,蘇聯領袖加米涅夫、共產國際領袖季諾維也夫及其支持者組成新反對派,向托洛茨基傾斜,雙方組成反對同盟(聯合反對派),共同反對史達林的中國政策。在爭論中,中國北伐成為爭論熱點。史達林忽視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要求中國共產黨停止煽動下層群眾,遵守中國國民黨命令,認為可以利用中國國民黨打敗西方帝國主義並完成革命。而托洛茨基則希望由中國共產黨進行正統的無產階級革命,反對中國國民黨。

三、上海的情勢

由於共黨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排外運動危及商界利益,上海財閥虞洽卿和錢永銘到南昌親訪蔣介石,答應為蔣籌集軍費,條件是要求蔣維持上海現狀,反對赤化。

1927年3月,北伐軍先後克復上海、南京。3月20日晚,國民革命軍東路軍進入龍華,包圍上海。3月21日,上海工人在中國國民黨鈕永建和中國共產黨周恩來等領導下,發動第三次武裝暴動,佔領租界外的上海市區,建立一支工人糾察隊2,700人。3月22日,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率軍開進上海。

3月24日,國民革命軍中路軍攻下南京。入南京時,國民革命軍魯滌平、程潛、賀耀組等部殺害、掠奪外僑。英、美、日領事分別報告,以大量事例證明搶劫領事館是由中國共產黨主導,蔣介石下令追查負責任者。英美軍艦以此為由炮擊南京,造成國際衝突,是為「南京事件」。蔣嚴電阻止事態擴大,靜候政府以外交解決。中國國民黨元老蔡元培、李烈鈞等,舉發「共黨破壞革命,危害國本之逆謀」。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決議,通過「非常緊急處置案」。

3月25日,白崇禧說:「工人旦有擾亂,駐軍必將負責繳械。」3月2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吳敬恆、蔡元培、張人傑、李煜瀛在上海提出護黨救國案。3月29日,中國共產黨請示蘇聯,強調準備抵抗。4月,白崇禧任淞滬衛戍司令,配合蔣在上海清黨。

中國國民黨右派,如蔣介石等認為: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國民黨內部勢力日益膨脹,「黨中有黨」,如不早日剪除,今後會更難控制。再加上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革命軍攻克的地方實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無端殺害其所謂階級敵人,並剝奪其合法財產,還衝擊了少數北伐軍官家屬,也是清黨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四、國際態度

在國民革命軍北上過程中,長江流域約有上千名傳教士逃離駐地,前往上海避難。1927年初,漢口英租界和九江英租界受到衝擊並被國民政府收回,於是英國大規模調動在華軍隊,以保證不會失去上海公共租界。2月26日,法國總領事那齊亞要求巴黎方面供應上海大亨、青幫領袖杜月笙武器彈藥,不久,法租界巡捕房總捕頭Captain Etienne Fiori為杜月笙和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費信惇安排了秘密會見,費信惇同意杜月笙的武力可以穿過公共租界,前往閘北的左派基地行動。

1927年4月6日,北洋政府也在各國公使館的默許下,搜查蘇俄大使館,搜出蘇聯企圖赤化中國之千餘文件,和共產國際發來的大量指示、訓令,並拘捕避居於大使館內的共產黨員李大釗等6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