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遷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遷
時間
1912年04月02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孫文
、
袁世凱
、
蔡元培
、
汪兆銘
資料來源:解放軍報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和同盟會會員主張設首都於南京,希望袁世凱到南方就職。臨時政府派遣迎袁專使到北京後,北京突生兵變。袁世凱藉口北方局勢不穩,不能南行;列強與北洋領袖亦要求臨時政府北遷,袁必須留京。3月6日,臨時參議院決議允袁在北京就職。4月2日決定臨時政府北遷。
背景: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參議院辭職,推薦袁世凱繼任。孫中山於辭職咨文中提出三項條件,即臨時政府必須設在南京、新總統必須到南京就職、新總統必須恪守《臨時約法》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切法律章程。孫提出此三項條件的用意在於,北洋軍以北京為勢力中心,袁世凱南下後必可減弱其勢力;再憑藉《臨時約法》規定政務實施採責任內閣制,削減總統職權,希圖防止袁世凱挾北洋軍強大武力行專制統治。唯袁世凱無意南下,於北京兵變後,表示需坐鎮北方,不能離京受任,參議院只能允其在北京就職。
Top
發生過程:
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電請其蒞臨南京就職,並派蔡元培、汪兆銘等人北上歡迎。1912年2月27日,專使抵達北京。2月29日,北京東安門外發生兵變,次日天津、保定駐軍亦生變亂。日本公使調兵入京護衛,局勢緊張。 袁據此不願離京,稱「北方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目前不便南下。」蔡元培等乃於3月4日電告參議院,請遷就袁意,於北京設臨時政府,以定大局。參議院遂在3月6日決議辦法六條,同意袁在北京就職。4月2日,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於北京。4月8日,國會開幕,正式國會成立,並於4月21日起,於北京集會。
歷史影響: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中華民國正式建國,但直到同年3月《臨時約法》制定,以及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全國政治統一,中央政府組織才完整建立。此外,列強為維護自身利益,皆支持袁世凱籌組政府,南京臨時政府雖三次致電各國要求承認,但未獲一字回覆,北遷後才得到各國承認,是清朝滅亡後第一個國際公認的合法中國政府。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