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渡江戰役
渡江戰役
時間
1949年04月21日 ~ 1949年06月02日
地點
南京、上海、杭州
相關人物
湯恩伯
、
白崇禧
、
李宗仁
、
劉伯承
、
鄧小平
、
陳毅
、
粟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49年4月20曰,由於南京國民政府拒絕與共產黨簽定國內和平協定,毛澤東和朱德立刻向人民解放軍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正式揭開了共軍渡江戰役的序列。共軍共分為東、中、西三個集團分別向長江的國軍發動猛烈的攻擊。
共軍強渡長江後向中華民國國軍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最終,解放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並朝全國經濟中心、當時世界四大都市之一的上海進軍。
解放軍在這一戰役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國民政府原本希望通過守住長江防線,劃江而治的願望落空,此後為解放軍進軍福建及華南、西南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的進程,渡江戰役後不到半年,中國共產黨即掌握中國大多數區域,並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背景:
1948年末至1949年初,第二次國共內戰經過了三大戰役,中華民國國軍的精銳重兵集團大部分被消滅,中國人民解放軍則空前強大,控制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渡江作戰的軍事準備。
自1948年秋以來,軍事上失利加上經濟上幣制改革失敗。12月27日,南京公教人員眷屬連日緊急疏散。1949年1月21日上午10時許,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召集在南京黨政軍高級人員百餘人,在其官邸舉行緊急會議。蔣宣布下野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總統,1月22日,提出與中共方面進行和平談判,但蔣仍以中國國民黨總裁身份掌握軍政大權,整頓軍隊、冀望依靠長江防線劃江而治。並籌劃將主要機關和重要物資撤至粵、閩、台等地,預備將國庫儲備運往台灣。
2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向所屬各部發布「京滬杭戰役預備命令」。2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電示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3月中旬或下旬,應準備占領浦口及炮擊南京。3月25日砲轟安慶。3月28日,桂系軍隊自動撤出安慶,集中九江,窺伺南昌;安慶國軍獨力撐持,「甚為危急」。至4月中,解放軍對長江北岸的國軍據點進行清除,除浦口、裕溪口、安慶還有國軍據守外,其他長江北岸據點都被肅清。
4月1日,國共雙方代表團在北平進行「北平和平談判」。4月13日,張治中由北平電李宗仁與何應欽,謂周恩來於今日面交「國內和平協定」一件,「內分八條,二十四款」。張治中又上蔣介石一電報,謂到北平後,中國共產黨言論態度,意在逼降,並勸蔣「毅然放下一切」。4月15日,國共談判代表擬定了《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商定於4月20日簽字。4月20日,行政院院長何應欽對中國共產黨所提八條二十四款,斷然予以拒絕。李宗仁、何應欽電告北平國民政府談判代表張治中拒絕簽字,和談破裂。隨即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向人民解放軍下達了渡江作戰命令。
Top
發生過程:
1949年4月20日18時,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7、9兵團組成的中線集團率先發起渡江作戰,21時,第9兵團第25、第27軍和第七兵團第24、第21軍組成的第一梯隊渡江登陸,標誌渡江戰役正式開始。21日,占領南岸的銅陵、繁昌等地。
1949年4月21日夜,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以木帆船為主要渡江工具,開始強渡長江,實施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方法,一舉越過湖口至江陰間的長江防線,解放軍登上灘頭陣地,突破國軍防禦,國軍的多次反擊被打退。解放軍先後爭取了國軍江陰要塞守軍和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倒戈,控制了江面,從灘頭向縱深發展,多路穿插分割國軍防線。22日解放軍東集團、西集團分別占領縱深5至10公里的灘頭陣地。
國軍長江防線完全崩潰,國軍最早動搖的是第8兵團,於21日開始撤退,22日下午,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開始實施向浙贛鐵路沿線、杭州、上海方向總退卻,第1綏靖區22日開始撤退;第7綏靖區和首都衛戍總司令部23日開始撤退。企圖在上海、杭州、浙贛鐵路沿線組織新的防禦戰線。
4月23日,解放軍東集團占領丹陽、常州、無錫等地,切斷京滬線鐵路,並進占鎮江。解放軍中集團占領蕪湖,展開追擊戰先後捕捉殲滅了國軍第7綏靖區部分守軍。
渡江戰役中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所屬第35軍是惟一部署在長江北岸於南京正面的軍,22日對浦口地區發起攻擊。22日晚,第35軍先頭部隊103師偵察連進入南京。此前不久,代總統李宗仁等國民黨要員乘坐飛機離開南京,國民政府中下層官員也慌忙撤離,22日,國民政府宣布撤離首都南京遷往廣州。
23日晚,第35軍開始渡江,未經激烈戰鬥就於次日占領南京。24日凌晨,104師312團3營9連占領總統府。
5月3日杭州為解放軍所攻占,國軍的長江防線經不起共軍的考
驗,維持不到短短三日既全面潰絕,整個江防部隊被殲滅了20多萬人,損失過半,約有20萬軍隊退守上海,其餘4萬多人散進閩浙一帶,國民黨江淮一帶只剩上海孤城一座。
歷史影響:
共軍渡過長江,占領南京、杭州後,又陸續攻占長江沿岸的南昌、武漢等重鎮,並且發起上海戰役,目標直指國府最重要的經濟重鎮以及國際門戶上海。
渡江戰役是繼「三大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優勢兵力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行動。解放軍在這一戰役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國民政府通過守住長江防線,劃江而治的願望落空,此後為解放軍進軍福建及華南、西南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政權的進程。
渡江戰役發起後不到半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即在北平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年底國民政府全數遷往台灣,大陸地區不久後就全面淪陷。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