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陳去病
陳去病 1874-1933
陳去病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去病
生日
1874
卒日
1933
籍貫
江蘇省吳江縣
組織
南社
學歷
秀才
相關事件
陳去病,原名慶林,又作慶麟,字伯儒、百如、佩忍,號伋倩、巢南、垂虹亭長、勤補老人,曾用筆名季子、南史氏、病禪、南巢子等,江蘇吳江人,中國近代文學家,南社創始人之一。

陳去病出生於蘇州,幼年讀私塾,曾中秀才,後因憂心時局而在鄉創辦「雪恥學社」,後又參加蔡元培組織的中國教育會。1903年,陳去病赴日本考察,於留學生主辦的《江蘇》雜誌任職,曾參與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等團體。不久,陳去病返國活動,曾與劉師培編輯《警鐘日報》等,並於1906年加入同盟會,後輾轉於江蘇、安徽、浙江等地擔任教師、報刊編輯,同時宣傳革命;亦熱衷於國學保存運動。1909年,陳去病與柳亞子等人在蘇州成立南社(前身之一的黃社即為陳去病所創),為當時規模最大的革命派文學團體。

民國成立後,陳去病回到杭州擔任編輯,在二次革命時曾響應,失敗後一度隱去,後受浙江督軍呂公望聘為秘書。護法運動開始後,陳去病曾南下響應,擔任護法參議院秘書長、大總統府諮議等,後因六一六事變而離開。孫中山重回廣州後,陳去病一度返粵投效,不久又回到浙江,於東南大學、上海持志大學等校任教,並與柳亞子組織將蘇民治建設會。北伐期間,陳去病曾獲國民黨西山會議派選為中監委,後因不滿蔣中正執政而退出政界,轉任南京博物館館長,致力於文史研究。1933年10月4日,陳去病在家鄉病逝。留有《浩歌堂詩集》、《明末遺民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