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軍閥割據
軍閥割據
時間
1916年06月06日 ~ 1928年12月29日
地點
全國各地
相關人物
軍閥割據
資料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
簡介:

「軍閥割據」泛指20世紀初,中華民國初建時期,影響中國政治格局的各種地方勢力,名義上雖歸「中央政府」領導,但實際上卻在根據地以各種手段建立及擴大自己的勢力,掌握行政、財政、軍政等絕對權力,尤其以軍隊作為主要的政治資本,勢力最強大者即可掌握當時中國的正式主導政府(北洋政府)。主要勢力早期為北洋軍閥、滇系軍閥、粵系軍閥等,後期則由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桂系軍閥、直系軍閥、奉系軍閥等取代。

狹義而言,軍閥割據時期可限縮於1916年袁世凱死後直到1928年東北易幟的13年期間。但1928年之後,雖然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各路新舊軍閥依然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獨立性,軍事上與政治上的明爭暗鬥或有收斂但不曾停止,直到1930年中原大戰也未能消滅,導致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也沒有徹底建立統一的國家軍政體系,大大影響作戰能力。

背景:

一、軍閥勢力的起源

民國軍閥的地域性起於清朝末年,由於中央軍隊八旗和綠營戰鬥力低下,在征討太平天國等民間勢力時,必須依靠地方團練,最著名的是湘軍和淮軍。隨著清廷的衰落,地方團練的勢力日趨擴大,足以影響中央的政策決定,形成地方領導人的威勢、軍力都凌駕中央的現象。

清朝末年,由於庚子拳亂引發的八國聯軍,清廷受到嚴重打擊,慈禧太后體認到面對西方勢力的衝擊訴諸傳統武力乃毫無作用,因此開始主導新政,建立新軍,核心部隊由袁世凱建立,即日後的北洋六鎮。新軍原先計畫在全國建立36鎮,大約五十萬正規軍,成為全國主要武力核心,但國庫為了應付庚子賠款已經空虛,除了北洋六鎮之外再無經費可建設各地新軍,因此交由各省自行辦理,於是各地新軍便成為地方自籌自招自練的軍隊,中央根本無法掌握,也註定了日後各地軍閥割據、各自為政的結果。

即使位於中央的北洋六鎮,也未必能受到清廷政府指揮。北洋新軍的核心架構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所訓練的軍官,對於袁世凱個人的忠誠度高於對清廷政府。辛亥革命發生時,清廷下令北洋六鎮討伐革命黨,但新軍卻不肯動作,清廷只能再重用袁世凱以抵抗革命。這些原屬清廷的北洋新軍高階軍官,在民國成立後就成為北洋軍閥,而地方新軍則成為各地軍閥的基礎。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一時無法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統合地方權力,必須取得各地軍事將領及仕紳領袖的支持以維持安定,因此直接委派各省都督進行軍政治理,於是各省都督名正言順地同時掌握軍政經濟大權,儼然一地之王。

二、時勢造就軍閥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將領們群龍無首,內部的派系爭鬥直接浮現,各地有實力的人物為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紛紛組建軍隊劃分勢力範圍,形成北洋軍閥。

經濟方面,而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時期,建立了完善且實力強大的自然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土地為生產資源、自給自足的經濟方式只要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就能形成完整的經濟體系並獨立發展,為軍閥割據提供有利的經濟條件。

社會方面,由於中國有大批在地的地主與紳商,對全國性的市場沒有興趣,只保護自己所處範圍內的利益,在勢力範圍內利用工會、商會抵制外來經濟。辛亥革命時他們擔心自己的既有利益受到侵害,害怕民國政府的土地改革與限制私人資本發展,因此支持當地實力派人物尋求保護,成為當地軍閥有力的統治支持者與經濟來源之一。

三、外國勢力的扶植利用

辛亥革命後,列強擔心中國取得獨立地位,會影響各國在華利益,必須在各地尋求、建立統治當地的代表,因此樂於向軍閥提供經濟、技術上的支持。帝國主義與封建軍閥相互利用,各取所需。華盛頓會議後帝國主義在華勢力重新洗牌,美國勢力上升,民國軍閥的勢力更加膨脹。帝國主義在華分贓不均,直接影響了不同軍閥的戰爭,導致中國內亂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