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刺殺狗肉將軍
刺殺狗肉將軍
時間
1932年09月03日
地點
濟南
相關人物
張宗昌
、
鄭繼成
、
張作霖
、
馮玉祥
、
鄭金聲
、
姜明玉
、
蔣中正
、
閻錫山
、
李宗仁
、
張學良
、
韓復榘
、
吳佩孚
、
孫傳芳
、劉懷周、金壽良、
石友三
、
程希賢
、陳鳳山、王壽彭、
楊度
、
楊宇霆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張宗昌是奉系軍閥頭目之一,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等,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背景: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掖縣人;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奉系軍閥頭目之一;曾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
1925年,張宗昌任山東省軍務督辦兼主席,獨掌軍政大權。1927年,被張作霖派往河南,攻打馮玉祥部,馮玉祥的將領鄭金聲與張宗昌部激戰於河南蘭考一帶。不料,因部下姜明玉叛變而被俘,鄭金聲被張宗昌槍殺於濟南。
1928年,蔣、馮、閻、李發動第二次北伐,集中兵力解決山東問題。4月30日,北伐軍三面包圍濟南城,張宗昌讓出商埠一帶交給日軍接防,然後出逃。5月1日,北伐軍攻入濟南。5月3日,日軍藉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濟南慘案’,大肆虐殺濟南軍民。
張宗昌部隊全部瓦解後,見東山再起無望,於1930年夏赴日本當了寓公。
‘九一八’事變後,張宗昌於1932年初從日本回國,住在北京鐵獅子胡同,張學良一個月給他三萬塊錢,讓他好好待著,等中國和日本打起來,去東北組織遊擊隊。但張宗昌依然惦記著山東,並打起‘抗日’招牌,希圖重返山東,捲土重來。此時,正值韓復榘任山東省主席,怎能容下這個心頭之患?他親自趕到泰山普照寺,與正住在這裡的馮玉祥密商殺張方案,決定由鄭金聲的養子鄭繼成去刺殺張宗昌。
韓復榘給張宗昌發電報,承諾張返魯之後,定提請南京政府,允准其回魯召集舊部,並委任張為‘山東剿匪司令’云云。不久前,韓復榘和張宗昌才在北京結拜為兄弟,兄弟結拜,卻不是為情,而是要命。
Top
發生過程:
張宗昌赴濟南,張學良、吳佩孚、孫傳芳等人堅決反對;張宗昌一度猶豫,但看到韓復榘的電報,不禁怦然心動,又重下決心至濟南‘舊地重遊’。為避免再有人勸阻誤事,張宗昌帶領承啟處長(總管)劉懷周、參謀長金壽良等人,秘密從豐台站匆忙登上火車,趕赴濟南。韓復榘派石友三、程希賢(時任濟南警備司令)等人到車站迎接,安排在石友三公館。
期間,韓復榘熱情相待,言辭欽敬,給張宗昌灌了不少‘迷魂湯’,並指使石友三、程希賢等人以宴會、打牌、招妓等方式,使張無暇他顧。
張宗昌到濟南後,受到韓複榘的盛情款待,石友三也被邀來作陪。但是,幾天下來,也沒聽韓複榘提到‘共謀大事’,張宗昌感到很失望。
此後,韓復榘請張宗昌暫還北京,等待中央任命;其實,韓復榘是想調虎離山,讓其死在路上。有另一個說法:在珍珠泉西花廳的宴會上,張宗昌無意中看到了鄭金生的畫像,似有所察覺,為免不測,張宗昌也不願在濟多留。恰巧,3日上午,張宗昌接到姨太太電報,稱其母病危,讓他立返北京;據說,這是張學良借張宗昌姨太太之名發的。
張宗昌立即向韓復榘辭行,韓復榘也顯得很焦急和同情,當即派人為張宗昌訂了當晚6點25分從浦口開往北京的202次列車車票。韓設午宴餞行;下午,藉口到辛莊閱兵,讓石友三、程希賢代為送行,製造自己不在現場的假象。
1932年9月3日,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與好友陳鳳山提前埋伏在濟南火車站內。下午,張宗昌帶兩個護兵劉懷周、金壽良要回北平,6點左右開車前,張宗昌站在車廂口向送行者招手告別時,身穿灰色大褂的陳鳳山從人群中一躍而出,舉槍瞄準張宗昌喝道:“我打死你個王八蛋!”但槍未打響。
身高近兩米的張宗昌見勢不妙,隨身攜帶的新式德國造手槍又在餞行宴會上送了別人,只好掉頭就跑,列車前送客的人均四散五逃。陳鳳山隨即追上車去,又射擊一槍,仍未響。張急開東頭車門而逃,陳鳳山已追上,再擊一槍,亦未響。
三槍過後,陳鳳山即被劉懷周在車中抱住,鳳山極力掙脫緊追。張跑到餐車盡頭,啟門跳下,向北逃命,陳鳳山在後追趕,兩名隨從在陳鳳山身後追趕,向陳鳳山開槍;陳鳳山被鐵軌絆倒,彈從身上飛過。此時四面槍聲大作,鄭繼成上前,一槍將劉懷周打倒,追至三月台北面7股道時,一槍將張宗昌擊中倒地。陳鳳山立起後,又對張頭部擊兩槍,即結果了張宗昌之命。
兇手並沒有逃跑,他回到車站,在月台上高呼:“我名鄭繼成,鄭金聲是我叔父,我過繼給他為兒子。我殺死張宗昌,一為革命增光﹔二為黨國增榮﹔三為山東和全國除害﹔四為我父報仇!”
鄭繼成、陳鳳山隨即投鋼甲車前之執法隊自首,被送至第三路軍軍法處。
張宗昌在濟南火車站暴屍一天後,於1932年9月4日移柩館驛街西首皖新街安徽鄉祠。
事件發生後,一時成為轟動全國的頭號新聞,山東各界紛紛電請南京政府赦免鄭繼成的殺人罪。
三日後,鄭繼成被送到濟南地方法院,經檢察處開過偵查庭3次,復經審判開庭3次,判了7年有期徒刑。
翌年1月,鄭繼成被赦免,後被送進陸軍大學將校班學習,抗日戰爭開始時,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將軍麾下任軍法總監。
歷史影響:
雖說歷史上對張宗昌的評價偏向負面,然而他在山東主政期間,還是做過幾件扶持文化、教育有價值的事情,對當時的山東起到過一段的正面作用。
1926年,在張宗昌的命令下,山東6個公立專門學校合併,在濟南建省立山東大學,自此歷史上正式有了「山東大學」的名號。當年8月5日王壽彭到職視事,掛出校牌,9月5日舉行開學典禮,王壽彭在會上發表了“讀聖賢書、做聖賢事”的訓詞,「山大」即正式開課。
除了寫詩和扶持教育,張宗昌還主持印刷出版過《十三經》,據看過張版《十三經》的印刷業人士說,那是歷史上印刷和裝幀最好的《十三經》。
據考證,其印刷出版《十三經》和當時名士楊度有關。當時,張宗昌聘楊度為總參議,楊度與其感情甚洽;張宗昌曾向張作霖保楊度為教育總長,因楊宇霆反對而未實現。其時張宗昌在山東提倡復古,楊度力勸張宗昌要多做好事,並建議他重刻《十三經》。張有的是錢,一聽之下,立即照辦,指令找一部好版,限時完成。楊度代張宗昌寫了一篇序文,寫成後由張宗昌用薄紙蒙在原稿上,一筆一筆地摹寫,算‘督辦親筆’,刻入書中。
(資料來源,參考:wiki101、人民網、百度百科、鳳凰網)
Top
回上一層